西遊記之——唐僧肉到底應該怎麼吃

西遊記之——唐僧肉到底應該怎麼吃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西天路上有了這樣一個傳說:取經人唐三藏乃十世修行的羅漢,如來座前的二弟子金蟬長老轉世,吃了他的肉便可長生不老!

長生不老。這個詞太有誘惑了,秦始皇為它派出了徐福去海外三山尋找不老藥;平凡世人為它或修佛或學道,想著飛昇想著解脫。花果山天產石猴,不也是為西遊求長生才會泛海飄遊,尋到靈臺山找到菩提老祖修行的麼。而且在菩提老祖傳授技藝時,一次又一次問“可得長生麼?”如果不,那就堅決不學。後來才有了半夜三更由後門而入學藝的故事情節。

石猴是這樣,別的妖精自然也不例外,沒有誰喜歡做妖精,妖精也不是那麼輕易能做的。每個做妖的都不容易,成妖也是要付出好多艱辛與困苦的。這個艱辛與困苦便是修行,而且要好多好多年,才能修成人形。在這個過程裡,還有可能發生好多好多意外,還記得那個《白蛇傳》裡的白娘子白素貞麼?辛辛苦苦修煉那麼久,剛化為人形便遇到了法海,不能不說太點背。

便遇不到法海之流的好管閒事者,老天也不會放過。《西遊記》第二回“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合元神”有過一段記述,頗可一看。我們知道,那孫悟空其實也不過天生一個妖精而已,其師菩提老祖曾在他學會長生不老法術後告訴他:你既通法性,會得根源,已注神體,卻只是防備著‘三災利害’。悟空道:常聞道高德隆,與天同壽,水火既濟,百病不生,卻怎麼有個三災利害?菩提祖師道:此乃非常之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丹成之後,鬼神難容。雖駐顏益壽,但到了五百年後,天降雷災打你……再五百年後,天降火災燒你……再五百年,又降風災吹你……

西遊記之——唐僧肉到底應該怎麼吃

雷火風便是妖精修行路上三大災。看過《聊齋》故事的朋友都知道,那裡面常有狐狸精跑到人家屋子裡躲避雷擊的故事,大家只看到了後面的浪漫,卻忘記了雷擊帶給妖精們的巨大恐怖。

做人不容易,做妖更不易!

然而突然間便出現了終南捷徑,這個捷徑便是唐僧肉。

吃了他的肉便能長生不死,這可真是太有誘惑力了。

還有比這更簡單的事情麼?

我估計世界上若真有這樣一唐僧,他的肉恐怕到不了妖精之口,身邊的人便早早就吃光了——只怕還不夠吃的。

雖然人是不習慣吃同類肉的。然而在這樣的誘惑面前也未必能堅守這一準則,而事實上翻開中國歷史,吃人肉的事其實也屢見不鮮。西楚霸王項羽便捉過漢中王劉邦之你要烹而食之,而劉邦卻道“分我一杯羹”,可見項劉都是喜歡吃人肉的;若遇到饑荒之年,那“易子而食”“人相食”的故事就更多了。所以魯迅老爺子借狂人之口說原來中國歷史根本就是一吃人的歷史,誠然不錯。

人且吃人,何況妖精?何況吃了人肉便得長生?

西遊記之——唐僧肉到底應該怎麼吃

在這樣的情形下,唐僧去西天,要不被妖精吃不是奇怪麼?

然而唐僧還是去了,而且好像是義無反顧的去了西天。

他不怕麼?

不可能不怕。《西遊記》第十二回“玄奘秉誠建大會,觀音顯象化金蟬”中有這樣的對話,洪福寺中,唐僧決意西天去取經,他的徒弟道:“師父呵,嘗聞人言,西天路遠,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無回,難保身命。”玄奘道:“我已發了弘誓大願,不取真經,永墮沉淪地獄。大抵是受王恩寵,不得不盡忠以報國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難定。”

渺渺茫茫,吉凶難定。

這是唐僧說得。可見他也是怕的。他之所以要去,是當時的情形已經身不由己。皇帝為他復了仇,觀音又顯聖來點化。箭在弦上,他不得不發!

然而後來路上的情形呢?他卻變了,好像不怕死了一般。甚至對孫悟空說:我便是被哪個妖精蒸了煮了,也不讓你來陪我去西天!為什麼?

當然是因為那個時候他已經知道了自己不會死!

或者是觀音曾經告訴過他:你有我送你的袈裟禪杖,你有三個武功蓋世的徒弟,你是如來的弟子……反正你是不會死的,你便一門心思西行就是了!

西遊記之——唐僧肉到底應該怎麼吃

可惜小妖精們不知道這些。妖精們總是低等了一些,要不就不是妖而是神仙聖佛了。他們從來沒想到過,如果唐僧肉吃了不會死,那唐僧肉又怎麼可能輕易吃得到?如果能吃到唐僧肉,那就是說唐僧都會死,吃他的肉還有個屁用?這不成了悖論了麼?

唐僧肉的傳說根本就是佛家制造的一個謠言,那些妖精便是這個謠言的犧牲品,肉沒吃成,倒是成全了唐僧的九九八十一難。悲夫?

再退一步講,便唐僧肉真的就能吃了長生,那捉住了便早早吃掉也就是了。西行路上,捉到唐僧的妖精們可不是少數。細看一下我們就知道,大約捉到唐僧後不外兩種處境,有些妖精是一心想著吃了唐僧,比如白骨精,有些妖精是想著和唐僧結下姻緣,比如玉兔精。

想好事的妖精咱就不說了,只說些想吃他的妖精。唐僧肉要如何吃呢?其實想來也簡單,二十八宿的奎木狼在寶象國客串妖精時書中記載他在寶象國可是生吃宮女的,喝一口酒便啃一口人頭。這可不是爽快?

可惜其他的妖精卻總有些奇怪,似乎不喜生食人肉,於是也便錯過了機會。

《西遊記》第二十回“黃風嶺唐僧有難,半山中八戒爭先” 黃風怪想得是“或煮或蒸,或煎或炒,慢慢的自在受用不遲。”

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元神助本心” 金角大王捉到豬八戒計劃是“把他且浸在後邊淨水池中,浸退了毛衣,使鹽醃著,曬乾了,等天陰下酒”,想來拿到了唐僧也是如法炮製。

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敗,木母被魔擒” 紅孩兒,卻說那怪自把三藏拿到洞中,選剝了衣服,四馬攢蹄,捆在後院裡,著小妖打幹淨水刷洗,要上籠蒸吃哩,

第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西洋龍子捉鼉回” 鼉龍怪是想“要蒸熟了請人”。

第四十八回“魔弄寒風飄大雪,僧思拜佛履層冰” 鯉魚精捉到唐僧想得是“把這和尚剖腹剜心,剝皮剮肉”。

第五十回“情亂性從因愛慾,神昏心動遇魔頭” 青牛怪卻有花樣“把唐僧捆了……且抬在後邊,待我拿住他大徒弟,一發刷洗,卻好湊籠蒸吃。”。

第六十五回“妖邪假設小雷音,四眾皆遭大厄難”黃眉怪“將三眾抬入後邊收藏,把行者合在金鐃之中永不開放,只擱在寶臺之上,限三晝夜化為膿血。化後,才將鐵籠蒸他三個受用”,看情形,也是要蒸著吃的。

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一體拜真如” 獅駝嶺三妖的成算是“把那四個和尚蒸熟,我兄弟們受用,各散一塊兒與小的們吃,也教他個個長生。”

第八十六回“木母助威徵怪物,金公施法滅妖邪” 豹子精謀劃拿到唐僧後“挑水刷鍋,搬柴燒火,把他蒸一蒸,我和你都吃他一塊肉,以圖延壽長生也”

第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夜觀燈,玄英洞唐僧供狀” 犀牛怪們是“且把唐僧將鐵鏈鎖在後面,待拿他三個徒弟來湊吃。”沒說如何吃,想來不是蒸就是煮了。

西遊記之——唐僧肉到底應該怎麼吃

妖精們看來對飲食是不甚講究的。根本不知“烹調”為何物,只知蒸與煮——金角還多會一個醃,估計可能也是因為豬八戒皮厚的緣故。

不過也不奇怪,這書是《西遊記》麼,一路是遇到的妖怪都是洋妖洋怪,原本是不懂吃的文化的。便到今天也還是這樣,那些外國鬼子們依然不會吃,於飲食一節相當生疏,所以總弄些快餐牛排之類的。老外們到中國遊玩無一不喜歡神州美食,見到中國菜都恨不得吞了舌頭。可以想像一下,若是當年西方來了個僧人東遊,想來咱中國的妖精是不會那麼輕易吃了他,蒸煮是不消說的,還有煎、炸、燉、煨、炒、爆、熘、涮、燒、烤、燴、熬、燜、拌、醬、熗、貼、氽、扒、溻……絕對能讓洋和尚有八八六十四死法,種種不同,九九八十一種種烹調,味味各異。

西天路上的小妖精們是悲哀的,因為他們就只知道蒸與煮,所以吃不到美味的唐僧肉。

更悲哀的是,他們習慣要等上一等。等什麼呀,人是鐵飯是鋼呀,一頓不吃餓的慌。既然捉到了,便早早的開了腸破了肚收拾了下水,或蒸或煮或醃或炸或煎或燉,等什麼呢?再等,黃花菜都涼了!唐僧肉當然不會涼,讓孫悟空他們給弄走了又。

要是捉了就吃,還會丟了唐僧?既然吃了唐僧肉便能長生不死,還怕什麼孫悟空會找上門來?便吃了唐僧肉等著他找上門好了,由得他砍由得他剁——反正死不了,你怕他做什麼!

偏偏那些妖和唐僧一樣笨蛋。

十萬八千里路,那麼多妖精,只能聞聞唐僧的味,卻終於沒能一飽口福。還不如聞一下人參果,還能多活三千年!

所以西遊記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兩件事:一,別輕易相信別人的話,特別是誘惑性很大的宣傳——比如吃了唐僧肉會長生的話——這些話往往是陷阱;二,認準了的事情,便早早去做,不要考慮這考慮那——比如唐僧,既捉到了,便早早吃就是——遲疑會讓你失去機會!

西遊記之——唐僧肉到底應該怎麼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