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骨頭湯不能補鈣而且嘌呤多,還應該喝骨頭湯嗎?

浩然之士


骨頭湯補鈣的確不靠譜:

骨頭湯嗎,一種人們用的最多的最為常見的一種補鈣方法。很多人用喝骨頭湯的方式給孩子和自己進行補鈣,但現實來看並不靠譜。

骨頭這種食物中雖然含有豐富的鈣質,但是這些鈣質幾乎全被封存在骨頭當中,骨頭湯中真正溶出的鈣質其實非常少。值得注意的是,骨頭湯不但含鈣少還不易吸收,而且骨頭湯中含有不少的脂肪和嘌呤物質,攝入較多容易增加肥胖和痛風的發生風險;所以,骨頭湯喝多了不但不會補鈣,甚至還會把您變成一個大胖子,實屬不靠譜行為。

經常飲用骨頭湯容易產生的“健康風險”:

  • 骨頭湯中含有較多的脂肪物質,常喝易增加肥胖和高血脂的發生風險:

骨頭湯之所以好喝,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其中存在很大一部分脂類物質,而脂類物質攝入過多很容易增加您患肥胖的風險;另外骨頭湯中含有的飽和脂肪酸類物質還容易增加高血脂的患病風險,還會增加一些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 嘌呤物質不少,增加痛風的患病煩惱:

毋庸置疑,骨頭湯這種肉類湯餚中含有不少的嘌呤物質,而嘌呤物質的大量攝入就容易增加高尿酸血癥,甚至痛風的發病風險,這也是不建議尿酸較高人群食用肉湯的一個根本原因。

食用骨頭湯的一些好處:

  • 品鑑美味:

雖然骨頭湯存在一些影響健康的風險因素,但是其畢竟是一種美味,其中的嘌呤物質、呈味物質在一定程度上會呈現出現誘人的美味,正因為如此,喝骨頭湯是對於味覺的一種靠譜滿足。

  • 補充營養:

任何一種食物都有著它獨特的營養素構成,對於骨頭湯同樣如此,骨頭湯中含有蛋白質、脂肪以及一些脂溶性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食用也有補充作用,對於相應營養素的缺乏症也有預防作用。

  • 增強飽腹感:

既然含有一定量的脂肪物質,既然含有一部分蛋白質,那食用之後自然可以為身體供能,這樣一來就能起到增強飽腹感的作用。

食用骨頭湯的一些小建議:

  1. 限量;“少喝”才能減少相應的健康風險。

  2. 熬煮骨頭湯建議您增加新鮮蔬菜、豆製品以及菌菇類等植物性食物的添加量。

  3. 熬煮骨頭湯請少加鹽,減少食鹽物質的攝入量,降低高血壓等問題的發生風險。

  4. 吃瘦肉,請拒絕肥肉和動物葷油。

骨頭湯,一種誘惑味蕾的美味食飲,但卻存在著不少的健康風險因素;為了您的健康,為了您的身體和諧,請靠譜+健康對待。



王思露營養師


你好,非常高興為你解答問題,骨頭湯補鈣以訛傳訛已經好多年了,記得我小時候,母親就經常逼我喝骨頭湯,我天生怕油膩,一見骨頭湯就飽了,可母親總是淳淳誘導我,喝骨頭湯補鈣,能長大個子,一聽能長高,我就會乖乖的喝了,後來當了醫生,尤其近年來對膳食營養的重視,我才知道喝骨頭湯補鈣完全是誤傳。

因為骨頭湯裡含鈣量極低,有人又發明了燉湯時加點食醋,據說會讓骨頭裡的鈣釋放出來,這也是自欺欺人的說法,因為骨頭裡不但含鈣量極低,而且很難釋放出來,即使加了食醋,含鈣量仍然很低,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骨頭湯含鈣量不高,但脂肪的含量卻很高,脂肪含量高了,會影響鈣的吸收,也就是說喝骨頭湯,不但補不了鈣,還會因為油太多,影響了鈣的吸收,人也會長胖,說了這麼多年的骨頭湯補鈣,就是一個天大的誤會,可別上當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陳慶華大夫


骨頭湯補鈣這事確實是謠言了,特別是對於現在一些孩子和老人算是喝骨湯最多的兩大群體,家長總以為這樣孩子就可以身體更好,發育更好,可以長高,而且有一大不部分家長甚至把孩子氣色更好了,當做喝骨頭湯補鈣的功效。



其實這都是表象,就是因為骨頭湯裡含有大量的脂肪!當然,骨頭內鈣的含量雖然多,但這個鈣不是人體能吸收的活性鈣!

孩子的氣色更好很可能是因為孩子長胖了,所謂的“白胖”,胖了自然顯得白一些,也就是氣色好一些。



而對於孩子的補鈣,家長切忌盲目補鈣,雖然從科學上來講,中國的人普遍缺鈣。但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起來,基本上現在的孩子正常飲食就可以,如果真的想看看孩子是否需要補鈣,可以嘗試一下基因檢測,看一下孩子的鈣需求。



而對於家裡的老人,很多喝骨頭湯都是因為骨質疏鬆的病症,但骨頭湯的嘌呤和鈉鹽都很高,根據科學計算,一個人一天可能要和12公斤的骨頭做成的湯才可能達到每人每天鈣攝入量800mg的要求。



如此補鈣有點得不償失,對於老人的身體系統來說是一種損害,不如讓老人多在外面走走,曬曬太陽,多吃蔬菜水果、清淡飲食。

骨頭湯等湯類的食物本事要想味道鮮美,就需要大量的鹽,湯類的含鹽量會很高,對於孩子的成長、老人的身體健康並沒有好處,《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克,日常我們都有超標,湯內的一次含鹽量更很容易超過這個指標。

對於老人、孩子於其喝不健康的骨頭湯真不如每天喝300ml以上的牛奶。



當然骨頭湯也不是一無是處,特別是在冬天的時候,燉來補身子確實是不錯的選擇,冬天氣溫低,人體偏寒,補充一寫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確實可以抵禦寒冷,但建議還是要在骨頭湯裡增加一些蔬菜、蝦皮之類的,這些食物的鈣含量反而很高,同時也要少鹽!建議三高、高尿酸患者少喝。


我是一顆水果西瓜好了


一直以來,我們都信奉一句話“以形補形”,也就是哪裡不行,就把它吃回去。眾所周知,骨頭和牙齒是含鈣量最多的地方。那麼,缺鈣吃骨頭,喝骨頭湯真的有效嗎?答案是否定的!

事實上,骨骼中的鈣質很難溶於水,即便是高溫熬製十幾小時,骨頭湯含鈣量也是微乎其微的,補鈣效果還不如鈣片泡水呢!研究表明,骨頭湯除了能給人體增添脂肪外,對人體就再沒其他益處了。當然,骨頭湯還是挺好喝的。

那麼既然骨頭湯補鈣效果微乎其微,那麼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補鈣呢

1、多攝入含鈣豐富的食物,奶類食物(牛奶、酸奶、奶酪等)、豆類食物、深綠色的葉菜(菠菜、捲心菜、油菜等)、堅果、蝦貝類等。

2、多曬太陽,曬太陽本身不能補鈣,但它能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一般來說,早上九點到十點鐘,下午兩點到四點鐘這兩個時間段的太陽補鈣效果最好。但是,據統計,中國人群維生素D缺乏率奇高,尤其是兒童、孕婦和老人。所以對於平時接觸太陽比較少的人群,補充維生素D還是很有必要的。在選擇維生素D補充劑時建議選擇純維生素D3,或含有維生素D與其他多種維生素的合劑,或維生素D與維生素A大合劑。

3、注意攝入維生素K2,最新研究表明,維生素K2可以通過活化骨鈣素和骨基質蛋白,形成“鈣爪”,主動將沉積在血管壁與遊離在血液中的鈣離子捕捉出來,然後帶著它們迴歸到人體骨骼組織裡,領鈣入骨,生成骨質。因此維生素K2是“血鈣“變為“骨鈣”的關鍵一步,既能從源頭補鈣,也能降低血管鈣化風險。

4、食補不夠,鈣劑來湊,在生活中,用合適的鈣劑配合飲食可有1+1>2的效果。當然,補鈣產品的選擇可不能馬虎。選擇鈣劑時,切記不可盲目追求含鈣量。鈣劑的話,我個人比較推薦湯臣倍健的鈣DK,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維生素D3和維生素K2,對於補鈣來說,還是比較合適的。因為作為一個鈣劑,它不僅僅是補鈣,還因為維生素D3和維生素K2的加入可有效促進鈣的吸收和引鈣入骨,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生活極創意


以形補形是中國的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有部分是正確的,例如吃豬血或者鴨血,可以補血,這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很多以形補形的食補都是錯誤的,例如喝骨頭湯補鈣,吃豬腰補腎,吃豬腦補腦,吃牛鞭壯陽等等,這些都是沒有道理的。特別是喝骨頭湯補鈣,這是流傳非常廣的謠言,在病房,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患者和家屬,手術後喝點骨頭湯好不好,會不會有利於骨折的癒合。

骨頭湯裡面含鈣量非常少

骨頭湯裡面的鈣含量是非常少的,有研究顯示骨頭湯中鈣含量是10mg/L,而牛奶中鈣含量為1113mg/L。粗算一下,一升牛奶中的鈣含量,相當於50L骨頭湯,大家想想,這個差距是不是非常明顯呢。所以,喝骨頭湯是不能補鈣的,效果非常不好。補鈣應該多喝牛奶,豆製品,豆腐,海帶,蝦皮等等。

骨頭湯不健康

骨頭湯為什麼是白色的,特別濃稠,其實主要是脂肪。因為豬骨頭的裡面是骨髓,而骨髓中最主要的物質是脂肪組織,喝骨頭湯,其實是在吃脂肪,長時間攝入大量的脂肪,會導致肥胖,心腦血管疾病。

長時間的煲湯,還會產生較多的嘌呤,高嘌呤飲食會導致高尿酸血癥,痛風等問題。

所以,骨頭湯要儘量的少喝,因為骨頭湯並不能夠補鈣,營養價值也很低,長期喝還有壞處。希望加大不要再相信這樣的謠言。


普外科曾醫生


在吃什麼補什麼的浪潮中,骨頭湯一直被稱作是補鈣界的翹楚。

說到骨頭湯,尤其是小火慢燉成乳白色的樣子,那滋味簡直了。好喝是好喝,但是奶奶、姥姥常說的補鈣,咱就得再說道說道了。

骨頭湯真的補鈣嗎?

骨頭裡面確實是含鈣量比較高,動物體內絕大部分的鈣都存在於骨骼中,但這並不意味著煲出來的骨頭湯就是補鈣的良品啊。人家裡面含的,咱得有辦法吸收才能起到補鈣的作用啊。

骨頭裡面的鈣很難溶於水,就算把骨頭在火上或高壓鍋裡燉再久、哪怕你用醋燉骨頭,骨頭裡的那些鈣也很難溶解進湯裡,即使有,也只是很少一部分。

雖然補不了鈣,但它脂肪倒是可以補不少。

喝的每一口湯都含有超高的脂肪、膽固醇和嘌呤,想想都容易胖。

所以,骨頭湯不補鈣,它能補的是脂肪,是月半。

想補鈣,倒不如多食用牛奶、奶製品或豆製品等來得更容易、更實在一些。同時還要注意,單補鈣是不行的,還需注意維生素D的補充(促進鈣吸收)。


在山上種土豆


關於補鈣,太多誤區,一次說透來:

1、骨頭湯幾乎補不了鈣。

2、骨頭湯補鈣是老前輩流傳下來的土辦法。是最原始的營養學。


3、中山大學蔣卓勤教授用各種鍋具,鐵鍋、砂鍋、皇后鍋、高壓鍋等熬骨頭湯,結果發現,每碗湯含鈣量最多在5mg上下,按中國營養學會的調查發現,南方人一天飲食攝入鈣375mg,北方人一天飲食攝入鈣400mg,所以建議成年人每天應額外補鈣800mg。如果喝排骨湯,要160碗。誰能喝下呢?佩服佩服。

4、人的一輩子都要補鈣,嬰幼兒、學齡前、青少年補鈣為了成長髮育,中青年補鈣是維持骨鈣峰值,中老年補鈣是預防骨鈣流失。

5、蔬菜含鈣量高,能補鈣嗎?NO。有人吃通心菜、菠菜,反而抽筋。葉菜含大量草酸、植酸,反而導致鈣的流失。如果飲食中攝入鈣不足,又吃太多蔬菜,其中的過多草酸進入血液,跟血液中的大分子鈣結合,就是腎結石、膀胱結石。90%的腎結石、膀胱結石都是草酸鈣,想想這是為什麼呢?

6、通過抽血檢查人體是否缺鈣是惡作劇。人體的鈣有兩種形態,其中1%的是液態鈣,主要存在血液中,相對穩定。其他99%的固態鈣在骨骼和牙齒中。骨密度才是衡量是否缺鈣的正確姿勢。




7、如何補鈣才能增加骨密度呢?光補鈣還不夠,還需要補鎂,鈣:鎂比例要2:1,也要補充維生素D(或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C、生物類黃酮都有助於鈣的吸收、利用。

8、小蔥拌豆腐是不是好菜呢?YES。不僅僅是好看,也是食物屬性的溫熱寒涼巧搭配,豆腐性寒,小蔥性熱,正好寒熱互補、陰陽平衡。豆腐中的鈣也在腸道中與小蔥中的草酸結合形成草酸鈣,直接從腸道排走,避免多餘草酸進入血液。

9、古代巫醫給民眾吃草木灰治病,還真有效,奧秘在哪?草木含豐富的鈣、鎂、鐵、硒等礦物質,燃燒成灰,其實是破壞草木中的草酸、植酸等阻礙礦物質吸收的“階級敵人”,補充礦物質當然就能“治療”某些缺乏病,諸如缺鐵性貧血、缺鈣、鎂引起的痛經、高血壓、失眠、骨關節炎等疾病,哈哈,巫醫聰明的很。

10、骨質增生不是鈣多了,恰恰是鈣缺乏的自我保護。骨質增生的朋友,往往有骨質疏鬆甚至腎結石。骨質疏鬆、骨關節炎、腰椎綜合徵的朋友,應及時補充臨床證實能增進骨密度的綜合營養補充劑、補充葡萄糖胺等。



11、日常膳食中,小魚的骨頭、蝦皮、芝麻醬是鈣的良好來源。


用戶6111234890


骨頭湯不能補鈣,正解。

骨頭湯嘌呤含量高,正解。

那麼,還能喝骨頭湯嗎?骨頭湯對您來說是美味嗎?如果是,適量喝一點當然也沒問題啊!

如果您沒有血脂代謝異常,高尿痠痛風等方面的相關問題,只要愛喝骨頭湯,完全可以放心的喝,只要不是天天喝,頓頓喝,偶爾喝點骨頭湯,完全是沒有問題的。即使有上述2方面問題的朋友,如果實在愛喝,偶爾喝點骨頭湯,也不會有什麼大礙。

美味可口的骨頭湯,要是說它大補,真的談不上,但是要是說它一無是處,也並不公平。很多朋友都認為骨頭湯可以補鈣,但實際上,骨湯中所含的鈣質並不高,鈣是一種很難溶解的物質,通過熬製的方式把骨頭中的鈣質熬到湯裡,只是一種想當然的想法,實際上,研究發現,1000ml骨湯中鈣的含量僅僅為2mg,比起我們成年人日常推薦攝入的鈣量每天800mg的量,還差的遠的多,因此,想要通過喝骨頭湯補鈣,確實是不太靠譜的事情。

如果細心品嚐,即使不加入醋這樣的調味品,骨湯中一般也會有一種微微的酸味,這種酸味來自於熬製過程中溶解到骨湯中的氨基酸,還有一部分是骨湯中的核苷酸,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嘌呤,數據顯示,每100g的豬骨湯中,所含嘌呤含量高達180mg,屬於名副其實的高嘌呤食材了。嘌呤進入體內後,會在體內進行一系列的氧化過程,最終轉化為尿酸,因此,對於高尿酸人群來說,想要減少外源性的尿酸生成,確實要注意,一定要適量少喝骨頭湯。

那麼骨湯裡面到底含有什麼營養的,實際上在我們熬製的骨湯中,主要的成分當然是水,除了水分以外,還含有一定量的脂質,通常以飽和脂肪酸居多,除了脂質以外,還含有少量的蛋白質,氨基酸,脂溶性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元素,因此,和骨頭湯,對於補充身體營養,還是有一定作用的,而如果是肥胖型的人群,或者已經出現高血脂脂質代謝異常問題的朋友,也不宜多喝骨頭湯,骨湯中含有飽和脂肪酸的脂質較多,不利於血脂的代謝和脂質的吸收,同時也不利於體重的控制。

如果看完這些介紹,有的朋友說,那骨頭湯還喝什麼,這不是垃圾食品嗎?判斷一種食材是不是垃圾食品,不應該這麼簡單粗暴,舉個例子,對於一個有高血脂問題的大胖子來說,骨湯確實不是一個好的食材,而如果是一個營養不良的正處於生長期的困難兒童,那麼能夠喝上一頓排骨湯,吃點肉,就又成了不錯的營養補充了。因此,對於骨頭湯來說,如果是身體瘦弱,缺乏營養的情況,適量的多喝點,是沒有問題的,而如果是本來不缺營養,甚至已經出現營養過剩的情況,就不妨少喝點骨頭湯,少吃點大魚大肉,多吃點新鮮果蔬來的更健康營養。

關於喝骨頭湯的問題,給大家總結以下幾個小建議——

1. 可以喝,但是要適量喝,結合身體情況來喝;

2. 高尿痠痛風的朋友儘量少喝,痛風急性發作期別喝;

3. 高血脂肥胖問題的朋友儘量少喝;

4. 骨湯中蛋白質含量並不高,想要補充蛋白質,還不如把肉吃了,另外蛋奶也是蛋白質的很好的補充來源;

5. 骨湯中的鈣質含量也很低,和骨湯起不到補鈣的效果,想要補鈣不如多吃些富含鈣質的食物,如豆類、奶類、雞蛋、芥菜、紫菜、海帶等,日常攝入量較低的,可以考慮合理的服用補劑來補充;

6. 有些朋友喜歡給術後的病人熬骨頭湯喝,但實際上,對於術後虛弱的病人,或胃腸道虛弱的情況,並不適合喝骨頭湯來補益,骨湯中的飽和脂肪酸並不易於消化,如果造成消化不良性腹瀉,反而可能影響術後的恢復和治療。


李藥師談健康


骨頭湯不補鈣不等於對骨骼沒有好處

骨頭湯補鈣不存在的,這一點經過這幾年的科普宣傳逐漸已經被大眾所熟知。不過,骨頭湯還應該喝麼?其實,不補鈣不等於對骨骼沒有好處。骨頭湯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在經過小腸水解吸收後對骨骼和關節來說有益處。

如果關節老化,可以用氨基葡萄糖配合骨頭湯食用

骨骼的生長、退化和膠原蛋白的新陳代謝有關。我們常常會看到有肉皮凍的製作是在熬煮後放涼就會有自然的膠質。其實骨頭湯是非常便宜的一種膳食骨膠原的來源。如果關節老化,可以用氨基葡萄糖配合骨頭湯食用。

骨頭湯上品

這裡對骨頭湯是有衡量標準的。熬湯後的浮油一定要撇去,脂肪含量降低。另外熬煮的成品放涼後可以成凍為上品。

補一句,麻辣燙裡的奶白“骨頭湯”,你應該知道只用骨頭不用“添加劑”是幾乎不可能的。所以,說吃火鍋、麻辣燙喝骨頭湯的可以退下了。

我們是茄子健康營養師,答你所惑,解君之憂。歡迎留言諮詢和轉發。祝您和家人健康幸福。


茄子營養師


骨頭湯不補鈣還應不應該喝?當然應該喝啊!因為太好喝了!

骨頭湯味道鮮美,還是大眾眼中的營養食物,甚至是“補品”,並且種類還很多,比如豬骨湯、牛骨湯等,再往裡面加上各種提升鮮味的食材,如玉米、海帶、山藥,讓人不知不覺就喝了好幾碗。這麼美味的食物,如果不讓人喝,簡直太沒有道理了。

但是喝大骨湯也得看心態,如果單純為了好喝,那麼喝多少都沒問題,只要你的身體可以接受。如果是衝著大骨湯補鈣、補營養、補身體的功效去的,那麼還是不必了。因為喝骨頭湯本來是為了補鈣為了長個兒,但是滿腔熱血地喝了一陣大骨湯之後,人沒往高處長,很可能還往橫向長了不少。

骨頭湯補鈣,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都是不爭的事實,因為喝的就是骨頭湯嘛,不補骨頭還能補什麼?“以形補形”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的存在於人們的認知裡。但是大骨湯補鈣,還真的沒什麼用處,因為首先骨頭裡的鈣可溶到湯裡的很少,再有,這些溶到湯裡的鈣質也不是易於人體吸收的形式,別說喝骨頭湯了,拿起骨頭直接啃也不見得有用,那麼我們幹嘛都跟大骨棒較勁呢,牛奶這種既方便購買又方便飲用的食物可比大骨強太多了。喝一袋牛奶只需短短一分鐘,熬一鍋大骨湯則需要好幾個小時,最後一碗又一碗地喝下去,鈣一點沒補上,滿滿的脂肪喝嘌呤倒是一點也沒浪費全都進肚了,這種補鈣,簡直太沒有效率了吧。


鈣以及各種礦物質都要講究吸收利用率,也就是說食物中的含量高還不行,它所存在的形式能不能被人吸收利用才是關鍵。大骨湯中的鈣難以被人吸收,並且高脂高嘌呤的湯汁是很多人群的禁忌,像是高血脂、冠心病、高尿酸血癥患者等,不當地食用大骨湯都會對自身造成或多或少的不利影響。

牛奶及製品中含有的乳糖和少量維生素D,都是促進牛奶中鈣被人體吸收的重要物質,可使牛奶中的鈣生物利用率大大提高,這使得牛奶可以稱得上是補鈣的最佳食品。


補鈣其實可以很簡單,成人每日鈣的適宜攝入量為800mg/天,300~500g純牛奶(1~2袋),50~100g豆製品,300~500g綠葉蔬菜,基本上就可以滿足每日鈣的需要量。蝦皮雖然鈣質豐富,但是其重量輕,日常食用量小,所以從中獲取的鈣量並不理想。

大骨湯,不僅不補鈣,還會使人們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和嘌呤,大量食用不利於很多疾病的控制。但是這麼好喝的東西誰捨得放棄呢?所以,降低食用頻率以及食用量,每個月喝一次,每次1~2小碗,記得不要將湯裡的肉和各種食材棄掉,因為大部分營養還是在肉和食材當中,喝湯是為了美味,吃肉才是為了營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