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我不是教你詐,是叫你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道德經》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也是華夏民族的智慧源泉之一。《道德經》中蘊含了許多寶貴的哲理、智慧,對中國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在研究《道德經》,並從中汲取智慧。

《道德經》似乎離我們的生活很遠,裡面講了一些玄之又玄的道理,晦澀難懂;可它似乎又離我們的生活很近,可以指導我們的所作所為。

我們到底該怎樣把《道德經》的智慧運用於生活和工作中呢?

老子:我不是教你詐,是叫你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很多人認為,《道德經》的作者老子是個陰謀家,《道德經》講的是陰謀之學,老子的學說是:表面上無為,背地裡無所不為!其實這是對老子最大的誤解。

老子並不是一個陰謀家,他也沒有教人陰謀詭計。恰恰相反,老子是教人如何做一個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一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

《道德經》中有六句話,如果你理解了這六句話,就能夠遵從老子的教誨,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了。

老子:我不是教你詐,是叫你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道德經》第四十八章說: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為學指的是追求外在的經驗知識,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經驗知識越積累越多。但隨著知識越來越多,人的慾望也不斷增加。比如說,你學了金融知識,你就想去投資,讓自己的財富越來越多。你學了機械知識,你就想造更快更強的機器。你學了醫學知識,你也會希望大展身手,成為主任醫師,賺更多的錢……不論你學什麼,都會帶來慾望的增長,因為你學的知識、技能就是你謀求利益的工具。

因此老子提出了“為道日損”,他並不是反對學習知識,而是認為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要去除那些慾望。知識還是要積累的,但是慾望必須減少,當慾望被降到最低時,就是無為了。

老子說的“無為”,當然不是指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做的人是廢人,怎麼會受到老子的推崇呢?所謂無為,就是指不強作妄為。什麼是強作妄為呢?就是追逐那些本不該屬於你的東西。比如很多人追求高收益,去投資那些高風險的項目,這就是強作妄為。結果有些人投了數字貨幣虧得一塌糊塗,有些人糊里糊塗進了傳銷被騙得只剩下褲衩……

老子:我不是教你詐,是叫你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說: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怎麼做才是無為呢?人應該效法大地,大地效法的是蒼天,蒼天效法的是道,道效法誰呢?道是宇宙的本原,它沒有可效法的對象,它的本性就是自然而然。

所以,人也應該像道那樣純任自然,順應萬物的自然規律,也順應自己內心的精神需求,而不是追逐外物,追逐慾望,迷失於物慾之中。這即被老子稱為“自然”,也被稱作“無為”,無為就是自然。

老子:我不是教你詐,是叫你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三、無為而無不為

《道德經》第三十七章說: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這句話最容易引起誤解。許多人指著這句話說:“看,老子讓人表面上什麼都不做,實際上什麼都做,老子是個陰謀家,《道德經》講的是權謀之道。”錯,錯,大錯特錯,這完全誤解了《道德經》的本意。

在這句話中,“無為”是處事的態度與方法,“無不為”則是無為的結果。老子的意思是,如果你能順應自然規律不妄為,那就沒什麼事做不好。

可見老子哲學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的,他仍著眼於“為”,鼓勵人們去“為”,去為整個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但是老子同時認為應當“為而不恃”、“為而不爭”,也就是說,你在貢獻自己的力量時,要摒棄自己的私慾,不要佔有努力的成果,而要讓自己成果被社會大眾分享。其實所有的妄為都來自於個人的私慾,如果你沒有私慾,也就不會妄為了。

老子:我不是教你詐,是叫你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四、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道德經》第八章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老子認為,具有最高道德的人就像水一樣。那水有什麼樣的性質呢?

首先,水滋潤萬物,養育萬物。任何生物都離不開水,莊稼需要水來灌溉,人和動物也需要飲水來維持生命。如果人不吃飯,可以堅持十幾天,但如果不喝水,幾天就死了。

但是水在滋養萬物的同時,並不佔有萬物。水總是默默無聞的,從不誇耀自己,也從不自恃有功。事實上,如果在不缺水的時候,人不會覺得水有多寶貴,甚至認為水是可以隨意浪費的東西。

另外,水還有一種特性,就是總是流向低窪的地方。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總是喜歡追逐權勢,向上攀爬,但老子認為人應該向水學習,甘願處在較低的位置上。

老子:我不是教你詐,是叫你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五、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說: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說,水不爭,所以世上沒有什麼能戰勝水。

水是世間最柔弱的東西。人把水注入什麼容器,水就呈現出什麼形狀,人讓水往哪裡流,水就會往哪裡流。

但是水又是世界上最不可戰勝的東西,別看水那麼柔軟,但是世上最鋒利的刀子都無法切斷水流,這就是“抽刀斷水水更流”。柔弱的水卻可以戰勝一切剛強的事物。俗話說:水滴石穿,水一滴一滴的滴下來,可以將堅硬的石頭滴穿。柔弱的水如果彙集到一起,便形成了世間最為洶湧磅礴的東西,它將摧枯拉朽,沒有什麼可以抵禦滔天巨浪的威力。

人也要向水學習,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在這裡老子宣揚的也不是陰謀論,而是讓人全心全意的為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才能最終成就自己。

居士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則新聞,有一個拾荒賣破爛的老人,靠賣破爛的收入供養了很多貧困兒童上學讀書。這位老人正像柔弱的水一樣,他感動了全國人民,成為全國人民的榜樣,正說明了“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道理。

老子:我不是教你詐,是叫你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六、致虛極,守靜篤

《道德經》第十六章說:

致虛極,守靜篤。

人怎樣才能無為、不爭呢?老子認為,爭是因為人的心中有私慾,如果人沒有私慾,就會無為、不爭、順任自然了。

《道德經》中說,人的心靈本來是空靈寧靜的,就像嬰兒一樣,並沒有那麼多私心雜念。但是外界的擾動,使得人心塞蔽不安,充滿了私慾,不再空靈寧靜了。所以人要通過“致虛”、“守靜”的修養方法,讓心靈復歸於寧靜,就像嬰兒一樣。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老子:我不是教你詐,是叫你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