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不平等是如何傷害美國經濟的?

如果收入分配得更加廣泛,美國經濟就能以更快速度增長並且能夠避免負債率上升。否則,就需要通過增加負債來維持消費的持續增長。最重要的是,收入廣泛分配帶來的好處最終會“向上滲透”,甚至惠及富人。

收入不平等是如何傷害美國經濟的?

文 | 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

收入不平等正在傷害美國經濟。

大多數人會花掉所掙來的每一分錢。但富人往往都會把全部額外收入儲蓄起來,這意味著收入的高度集中會削弱消費需求,並威脅到新增投資的產生——就像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一樣。

我們對此並不陌生。原美聯儲主席馬里納·埃克爾斯在其1951年的回憶錄中寫到,大蕭條出現之前,美國的財富集中度非常高,猶如一個“強大的抽吸泵”——吸走了那些把收入花費在商品和服務上的人們的購買力,然後把收入轉移到最有可能儲蓄的人手中。

埃克爾斯認為,這最終降低了資本的價值。畢竟,“大規模生產必須有大規模消費與之同時出現,而大規模消費意味著需要財富分配來賦予人們購買力。這種購買力又和國家經濟機器所提供的那部分商品和服務相對應。”如果工廠生產的東西沒人買得起,那麼工廠就沒有任何價值。

收入集中度上升意味著,只有通過借貸才能推動消費增長。20世紀20年代,“高就業率”只有“藉助於債務的極度擴張”才能實現。然而,1929年股市崩盤之後,私人部門的借貸能力崩潰了,消費者支出也是如此,失業率隨之飆升。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特別是從2000年至今,美國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急劇擴大。一直到2008年,這一趨勢都與私人債務的迅速增加同時出現。1984年,家庭債務約佔可支配收入的64%。到2007年年底,負債率已經翻了一番還多,達到收入的134%。這一大幅增長髮生在房地產泡沫時期。當時,不斷膨脹的估值和寬鬆的信貸標準使得擁有房產的美國人可以用房屋作為抵押,來支付從浴缸到汽車再到家庭旅行等每一項消費。艾倫·格林斯潘和詹姆斯·肯尼迪估計,從2001年到2005年,這種做法刺激消費支出每年增長了3%。

債務熱潮並沒有導致消費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增長:平均消費支出與1947年到2000年之間的穩定水平大致相同。債務僅僅足以防止消費與消費者收入一道停滯不前。那種低支出狀態原本可能會導致美國大部分的產能失去價值。從這個角度來看,金融危機只不過是對過去損失的一種確認。從那以後,美國的債務和支出都增長緩慢。

經濟學家邁克爾·庫霍夫、羅曼·蘭西爾和巴勃羅·維南特在一篇論文中提出了類似的觀點:無論是在20世紀20年代,還是2008年之前的幾年裡,都是高收入者借款給大眾,從而使得低收入者消費下滑的幅度不至於太大。然而,“由此導致的低收入者負債率大幅上升造成了金融脆弱性,最終使金融危機爆發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他們認為,“危機”是收入不平等加劇的“最終結果”。

這並不是說收入不平等總是壞事。當資源稀缺時,就有必要限制消費並優先考慮有價值的投資項目。例如,19世紀當美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時就經歷過這種情況。那時,隨著新增財富“涓滴”到社會各個階層,甚至是最貧窮的人群,收入集中曾幫助每個人變得富有。

但是,到了上世紀20年代,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不再面臨物質資源的短缺。過去的一百年裡,投資並沒有受到資本成本的限制。投資者擔心的是,是否有充足的需求來支撐新增產能的合理性。如今,企業可以以歷史最低利率獲得近乎無限的資本,但卻沒有理由進行投資,因為產品需求的增長不夠快,不足以證明更多投資的合理性。

在這種環境中,收入不平等是對經濟的拖累。當美國企業發現籌集資金很容易時,收入不平等加劇卻使他們很難進行額外的資本支出。富人和他們所控制的企業不斷增加的儲蓄,必須以某種方式與消費者收入的緩慢增長達成“和解”。只有兩種方式可以實現:要麼家庭和政府儲蓄下降,要麼國民儲蓄因失業率上升而下降。

換句話說,收入不平等加劇給消費增長造成的下行壓力要麼導致工廠和企業破產(並伴隨失業),要麼美聯儲通過增加家庭或政府債務來刺激消費增長。美國在上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同時經歷了這兩種情況,最近又重蹈覆轍。

當企業投資僅僅受限於未來消費預期,而不受資本成本約束時,收入集中會導致消費和投資同時降低。如果收入分配得更加廣泛,美國經濟就能以更快速度增長並且能夠避免負債率上升。否則,就需要通過增加負債來維持消費的持續增長。最重要的是,收入廣泛分配帶來的好處最終會“向上滲透”,甚至惠及富人。

本文作者邁克爾·佩蒂斯是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也是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Carnegie Endowment)高級研究員。

翻譯 | 雲譯

《巴倫》2019年4月18日報道“The Good News About Income Inequality? It Can’t Get Much Worse.”。《財經》獲道瓊斯旗下《巴倫》(Barron's)在中國大陸獨家授權,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投資建議不代表《巴倫》傾向;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