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京劇之“前三鼎甲”余三勝

圖說京劇之“前三鼎甲”余三勝

余三勝

余三勝,湖北羅田人。春臺班當家老生,世稱“漢派”。他是道光年間由湖北到北京的漢調藝人之一,在徽漢合流形成京劇的過程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開闢了行腔婉轉、流暢動聽、以韻味見長的演唱風格,即“餘派”,這同程長庚的實大聲洪是完全不同的。

余三勝能戲很多,如《定軍山》黃忠、《探母》楊四郎、《當鐧賣馬》秦瓊、《捉放曹》陳宮、《戰樊城》伍員等,其中唱西皮較多,最擅長唱“反二黃”,如《碰碑》《烏盆記》《牧羊卷》等。

余三勝非常聰明伶俐,長得一表人才,小時東腔戲班來附近村裡演出,他跟隨戲班開始了學戲生涯。13歲,被父親送到安徽學漢劇,起初學的是末。學了三個月出臺,出臺後學了生、末。因學得行當比較多,哪個演員沒來他可以代演,這樣慢慢唱紅了。1824年進入北京後,在三慶班唱配角,唱了兩三年轉路去天津唱漢劇,漢劇的語言是湖北話,花腔多,為了使天津觀眾聽懂,他慢慢加入北方話。第二次進京,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進入了余三勝藝術生涯的鼎盛時期,余三勝通過徽劇和漢劇的融合,吸收崑曲和秦腔等多門戲曲藝術的元素,海納百川,創立京劇。

自清初至道光,無論崑腔、京腔還是秦腔,所演劇目莫不是以旦角為主。就"花部"戲曲而言,幾乎無一不是以做功為主的旦角戲。徽班也是這樣,第一個進京的三慶徽班就是以名重一時的旦角演員高朗亭為其領班人。乾隆年間刊刻的《綴百裘》中所載當時流行的"花部"劇目都是以旦角為主的戲。

然而自漢戲進京之後,形勢逐漸發生了變化,演男性角色的劇目日多,尤以老生為主之劇目數量最大。於是徽劇由旦行為主迅速演變為以生行為主。到了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當時雄踞北京劇界的三慶、四喜、和春、春臺、嵩祝、新興金鈺、大景和等七個戲班,除大景和以淨行任花臉為領班人外,其餘六班,如三慶的程長庚、春臺的余三勝和李六、四喜的張二奎、和春的王洪貴、嵩祝的張如林(亦作"張汝林")、新興金鈺的薛印軒,均是以老生行為領班人。而大景和班中亦有梅東這樣聞名當時的老生演員。《都門紀略》所載上述七班演出的劇目計有80餘出,而以老生為主的劇目則佔一半以上。

當時競爭激烈,各個戲班都要出戏,余三勝(春臺班)比程長庚(三慶班)的嗓音條件差點,他善於創新,把漢劇的劇本、聲腔、板式都帶到徽班裡面融合,如《空城計》。在6個老生領班中,余三勝所擅長的老生劇目遠遠高出其他5人。《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京劇"條雲:"道光後期,梨園風氣突然又起變化……演出劇目隨之亦改以老生為主,且都是唱功戲或唱做並重的戲,如《文昭關》、《讓成都》、《法門寺》、《草船借箭》、《四郎探母》、《定軍山》、《捉放曹》、《碰碑》、《瓊林宴》、《打金磚》、《戰樊城》、《打漁殺家》等,這些劇目至今大都還保留在京劇裡。"文中列舉的12種以老生為主的戲,有6種為余三勝所主演或擅演者。這說明,在徽劇由旦角為主轉為老生為主的變化過程中,余三勝發揮了最重要的作用。

余三勝的四個貢獻,一、以旦角為主,改為以生行為主。二、把漢劇劇本帶到北京去,唱忠臣戲、宮廷戲。京劇劇本百分之七十都是漢劇劇本。三、獨創了“反二黃”,比如《碰碑》。四、語言,把“羅田腔”“湖廣音”帶到京劇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