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十三五走到尾聲,安防產業的下一個雪亮工程在哪裡?

當十三五走到尾聲,安防產業的下一個雪亮工程在哪裡?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 季瑜生

紅海、藍海?硬件、軟件?碎片、統一?後端、邊緣?

平靜已久的中國安防產業,在歷經三十多年發展後,從未有一刻像今天這樣面臨如此深刻的鉅變。

海面之上,是新玩家華為、AI企業的集體入局掀起了玩家格局上的大洗牌與市場競爭態勢的重塑;

而海面之下,則是一場事關產業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走向的理念之爭:攝像頭是否可以由軟件定義?下一個為產業帶來千億市場的“雪亮工程”在哪裡?與此同時,它的建設又與此前的雪亮工程有什麼區別……

其衝撞之激烈,市場機遇之大,在新銳AI安防企業澎思科技的CEO馬原眼中,甚至不亞於當年手機產業從功能機走向智能機,那個魅族、小米、華為、OV群雄迭起的時代。

當十三五走到尾聲,安防產業的下一個雪亮工程在哪裡?

那是個造神的年代,更是個產業格局重塑的年代,當看到它在安防產業重演,已經在行業中摸爬滾打數十年的馬原決心親自入場,(針對澎思科技的具體介紹以及融資情況,智東西此前曾發文專門報道對話澎思科技CEO馬原:成立不到一年融資三輪,小而美的AI安防公司如何虎口奪食?)

作為一家2018年9月才成立,僅一年時間就落地二十餘款產品,定位於AI安防企業的公司,澎思不僅招攬瞭如申省梅這樣在松下有著27年研發、落地經驗的行業專家擔任首席科學家,同時也與富士康、360等企業建立了密切的資本以及業務上的合作。

同時,這一生猛的態勢延續到了剛剛落下帷幕的第十七屆深圳安博會上。在雲集了海康、大華、宇視、華為等一眾大牌安防產業巨頭的1號國際展館之中,成立了僅一年的澎思在今年也佔得了一席之地。

而在展館之外的主會場門口站定,也很少會有人忽視這家企業的存在。對比旁邊連續包下了五塊廣告牌,用一片白底紅logo極具美感的設計來傳達自身理念的華為;澎思的操作簡單而粗暴,字號加大加粗,“打印複印”式的藍底大白字“澎思科技”,一眼望去直接而搶眼。

當十三五走到尾聲,安防產業的下一個雪亮工程在哪裡?

那麼,在這樣一個產業變遷過程之中,作為一個新銳的AI安防企業,他們是如何看待這個產業的變化與機遇?

他們是如何確定自己在產業中的位置與長期戰略?

與此同時,這一年多的成長中,他們經歷了怎樣的困難與成長?

通過深度對話澎思科技CEO馬原,我們試圖還原這樣一個產業節點下的典型企業的所思所見,他們的觀察無疑會在海大宇等傳統玩家以及華為等強悍殺入的闖入者之外,給帶來我們一些新的思考與認知。

在他看來,立體化、信息化會是雪亮工程之後,安防產業下一個增長點;而眾神雲集的安防產業儘管已經發展了三十年,如今才真正開始信息化、智能化;而當前的安防市場也正是一片藍海……

以下內容為智東西與馬原獨家專訪的核心內容提煉,在不改變受訪者原意的基礎上,對內容略有刪改。

一、面向安防產業下一個5年的“雪亮工程”,澎思的機會在哪裡?

問:請您先簡單聊一聊這次澎思科技在安防展中重點產出的產品。

馬原:澎思一直說自己是一家計算機視覺和物聯網技術的全棧公司,在產業鏈上擁有全棧能力。而安博會正是是廠商展示落地能力、交作業的過程。

在技術上,我們特意推出了從來沒有對外展示過的澎思無人巡邏警車。整個車的生產、設計、製造全流程,我們實現了快速落地,這得益於公司技術底座底盤打得比較好。

產品形態上,澎思沒有發佈板卡、算法或者平臺,而是直接把面向場景的產品做出來展示,包括澎思智能視圖大腦、全結構化解析平臺等軟件平臺,人臉識別門禁、便攜式人像布控系統等智能硬件,還有智慧社區、智慧校園、智慧樓宇等垂直場景解決方案。

理念上,澎思的行業屬性更重了。現在雪亮工程趨近於結束,下一個重點方向是什麼?國家去年底提出了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我們是最早跟進的。

問:也就是說立體化、信息化會是未來行業與澎思的重點發力方向?

馬原:對,因為雪亮工程作為“十三五”產物已經接近尾聲了,下面“十四五”要往哪個方向走,國家已經指了方向。新的需求必然會帶動新的研發、新的產品、新的落地、新的應用。澎思的反應很快,第一時間推出了方案,當第一批客戶有這種需求時,澎思至少是手邊上能選的前三家公司之一。

當十三五走到尾聲,安防產業的下一個雪亮工程在哪裡?

問:雪亮工程到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具體的需求上的區別是什麼?對於企業能力的要求又有什麼不一樣?

馬原:雪亮工程更多還是政府驅動和買單,技術特點上更多是偏後端,把視頻傳回來分析。到了下一階段,安防走到了“最後一公里”,要覆蓋的場景更多,視頻的量會有數量級的上升,同時解析也會不斷往邊緣拓展,對企業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我們一方面豐富算法,除了人臉識別,構建視頻的全結構化解析能力,行人、車輛、非機動車、指定物體的檢測跟蹤和屬性描述等;另一方面也推出全結構化相機、計算盒子等邊端的智能硬件,以滿足治安防控業務的需求。

問:很多AI企業在安防上的切入相對並不是重點,澎思有什麼不一樣嗎?

馬原:如果你定位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尤其是做計算機視覺的人工智能公司,你先得是一家優秀的安防公司,才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強人工智能公司。因為計算機視覺目前最大的應用場景和剛需就是安防。就像微軟要先是一家系統公司,後面才是偉大的IT公司、雲服務公司。

澎思星辰大海的目標一定是做人工智能,但做人工智能的前提是先把安防做好。相應的,複雜的場景化、全結構化、全視圖的解析能力都不具備,怎麼說你是一個安防公司?

二、成立一年多來澎思的成長與規劃

問:從A輪到現在也過去了一段時間,您覺得澎思最大的成長和變化是什麼?

馬原:澎思A輪融資之後一個重大的任務就是產品化。現在澎思的產品線已經比較完整,產品質量和產品體驗從工藝到供應鏈,已經可以完整承接市場需求。這個速度可能很多公司要到B輪才能達到。

算法上,進展基本上符合預期,甚至部分是超過預期的。我們在人臉識別、行人再識別、視頻結構化等計算機全棧能力上有了新的突破。

硬件上,今年我們大概推出了有20幾款不同的智能硬件,基本上覆蓋了目前AI安防落地最豐富的幾個場景。

在軟件層面,我們已經完整地推出了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解決方案所需要的平臺,今年行業裡其實只有寥寥幾家在做這個事情,我們反應還是比較迅速的。

問:像上一輪的投資人360、富士康是不是我們背書比較好的渠道?

馬原:富士康是硬件製造,為我們將來向2C業務上發力有幫助;360主攻的是安全,國家層面未來對安全的重視只會越來越高。

問:當前部門建設情況如何?

馬原:主要包括算法、軟件、硬件、營銷四大部門。創業公司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要設置太多的部門,這會強化部門壁壘,簡單直接一點按職能劃分就可以了。

問:未來還會去引入哪些維度的技術人才呢?

馬原:雲、大數據,都是我們在重點引入的。這跟行業發展也有關,目前智能類的前端安防行業只有6%,等它變成96%的時候可做的事就多了。

說白了,安防行業正在體會一把當年別的行業的信息化、互聯網化,甚至移動互聯網化和大數據的過程。

問:有可能安防也是澎思發展中的一個節點,未來做自動駕駛或者其它的一些方向,也有這個可能?

馬原:對,基於安防場景,我們的自動駕駛巡邏警車已經在用了。

基因上來講,澎思的基因一定是人工智能公司,但同時我們要考慮現實的一部分。

問:澎思的期待,就在於申老師這一邊?

馬原:對,申老師的加入對我們的幫助非常大,她加入之後,公司核心技術研發團隊就帶起來了,從落地實戰到前沿技術的探索,都加快了非常多。戰術上是直接拿到成績,戰略上來講是給公司未來3到5年可能面對各種新的挑戰,探索了各種新的技術,儲備好了技術和資源。

問:戰術上的成就具體如何體現?

馬原:我們發佈了全結構化的視頻解析平臺,這意味著我們正式在安防行業的全視圖解析能力上具備了完整的全鏈能力,這個是今年業務上最大的進展。

另外大家也看到,澎思今年在ReID、視頻ReID、ICCV等國際競賽上有很好的成績,這也側面說明了澎思的技術實力。

問:戰略上的技術、資源儲備,又具體是什麼?

馬原:一方面是從全球視角探索人工智能前沿科技,為公司涉足新的業務領域做技術上的儲備和研發,比如這次安博會發布的自動駕駛巡邏警車。

另一方面是對人才的吸引力。申老師是一個少見的結合工業界和學術界的複合型人才,她在松下27年的經驗,對很多青年學子吸引力還是非常大的。這對澎思直接的影響就是,剛開始招聘的時候可能還要解釋自己是誰,現在則有了更多篩選的餘地。

三、如何看待安防的紅海理論與海大宇、華為等友商?

問:您這一年感受到行業有什麼比較大的變化嗎?

馬原:整個行業大家都開始重視數據、場景和後臺了。過去可能大家更關心的圖像穩不穩定,高不高清。現在大家都關心的是你有多少種算法,能處理多少數據,能夠解決多少場景的問題,大家的思路都開始往後端想了。

問:您覺得安防是紅海嗎?畢竟是海康、大華、宇視三家一直都在,華為也在,分給剩餘企業的市場,也許並不如我們想象的大?

馬原:安防的本質是IT,而IT行業的歷史規律就是最初都在賣硬件,但是後來硬件慢慢變得不值錢。當年一個電話幾百塊錢,而且只能打電話。後來功能機有了增值服務短信,再到智能機,手機變成了平臺了,真正提供用戶的是服務。

安防也一樣,現在佔大比例的收入主要還是硬件。但隨著AI引發的變革,國家2017年正式發佈《 GA/T 1399 公安視頻圖像分析系統》和《GA/ T1400公安視頻圖像信息應用系統》等標準,安防產業的軟件化、信息化這才真正開始。安防的市場空間增量也就在於這個地方。

從國家政策層面來看,叫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信息化這個詞在別的行業都不怎麼提了,但安防行業現在還在做,證明它真的是現在才剛開始。

安防行業現在正屬於小米才創業的時期,雷軍剛剛把第一臺小米手機點亮,所有人現在都摩拳擦掌,機會來了。

為什麼這個時候還有企業進入安防市場?如果這時候已經是紅海了,那麼一定沒必要。是因為大家看到了藍海,只有藍海才能掀起足夠大的風浪,產生足夠大的變化。

問:從硬件走向軟件或者數據維度的價值上移過程才剛剛開始,或者說您也是認同華為軟件定義產品的這個思路嗎?

馬原:對,這一件事不管怎麼說,這個方向絕對是對的,而且大家都看到了。

問:很多傳統企業,他們會說這是一個碎片化的市場,一個軟件沒有辦法定義這些碎片化的市場需求?

馬原:當年諾基亞、摩托羅拉也都這麼說的。諾基亞當年有多少款手機?但現在,最後你發現大家手機都長一樣。

安防還有一個數據我覺得是不合理的,安防行業從業人員是130萬,去年市場規模七八千億,產品只佔不到兩千億。

而軟件定義硬件,用戶就能通過物聯網能力能直接服務客戶,遠程重啟、升級、跟蹤,不再需要那麼多的運維人員,將過去碎片化的市場有可能會部分連接起來。

問:前端的硬件還是要很碎片化的去生產,但是往後端,它可能是一個更統一的市場?

馬原:對,不過目前我們的硬件計是這種搭積木式、模塊式的,無非是套不同的殼、不同的感官元件,覆蓋不同的場景,相關產業鏈已經很成熟了。

同時,我們也在鋪視頻盒子,換什麼算法都可以。畢竟不管廠商怎麼說,從用戶端來講用戶,他也希望攝像頭能根據我的需求去改變功能。

問:類比手機,現在會有非常明確的產業分工,華為做手機,微信是超級APP,另外也會有安卓系統,還有各大應用商店。如此類比,澎思在安防的定位會類似於哪一種呢?

馬原:一個森林中也是有生態位的,不可能只有一棵樹。華為瞄準的是整個AI時代的標準化的基礎設施,比如海思芯片、最新發布的HoloSens算法商城。在華為的基礎設施之上,我們這樣第二層級的公司就像互聯網中的軟件公司,可以在它的生態中開展業務。

四、創業的孤獨與成長

問:剛剛談到特別多哲學、思維、管理方面的內容,這可能是你目前想要去突破的一個瓶頸?

馬原:作為企業創始人必須要不斷離開舒適區。作為員工,幹好95%的事情就是優秀,但老闆卻要解決一群人那另外的5%。

創始人其實很孤獨的,走在最前面,左右之間沒有可以交流的人,有非競爭關係的創業者才能彼此感同身受、互相理解。

問:那你什麼時候最孤獨?

馬原:創業的這條路一定是孤獨的,但問題是創業的那一刻起,你就要適應這個事情。它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一個常態,你要擁抱甚至享受它。

問:哪個時刻這種孤獨的感覺會最明顯呢?

馬原:顧不上孤獨才是常態。類似於去滑雪,當我還正在準備報一個班的時候,突然被人一腳從200米的高臺踹下來了,那個時候你不會想孤獨,你會想我千萬別死。

包括此時此刻,我還在繼續往下滑,每天腦子填滿的都是下一步要做什麼,這麼做對不對,怎麼找新的戰場,顧不上孤獨,可能退休那天會孤獨吧。

問:剛剛分享了別人的至暗時刻,你自己的呢?

馬原:我覺得跟別人比起來,澎思還沒到。但是會不會有那一天呢?不好說,只能說做好準備。如果真有那一天來臨,也不一定是壞事。

問:時刻準備著?

馬原:對,時刻準備著。不過,那些有至暗時刻的人都是已經擁有了好多,但是又失去。澎思還很年輕,正往上爬坡。青年沒有危機,還在可能性的階段。

問:上班與創業,不太一樣的地方在於哪裡?

馬原:不太一樣的地方就是我覺得效率提高了,可以直接把東西做出來給別人看。過去是說服別人,現在直接拿結果說話。

工作模式的改變是突然之間的。過去是說服別人,現在是以引導和幫助別人發現答案為主,更多的是去提問。今年我們校招還出了個導師計劃,直接由CXO來帶應屆生。一方面可以吸引優秀的學生,同時也激發CXO的思考,人到一定階段以後,容易用經驗指導工作,卻忘了當年入職的時候,自己是個多麼無知的年輕人。

這些事可能不影響澎思的今年、明年和後年,但五年後澎思能不能進入下一個臺階,跟這些非常相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