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A股最賺錢的行業,該怎麼投資?

銀行業被稱為萬業之母,與每個人、企業都息息相關。

大家一起學習一下銀行業的內容。包括不限於銀行業的基本情況、銀行業重點關注指標、哪家銀行值得跟蹤等。

一、銀行商業模式簡析

銀行的商業模式很簡單,按資金的來源和運用將其業務劃分為存貸業務、中間業務和投資業務三類。

存貸業務,指銀行通過存款和貸款利率差異來獲取利差收入,這塊業務有三個比較重要的指標。

一是存款餘額及增速。對銀行來說,存款需要銀行支付利息,是成本。這些年,人民幣存款餘額繼續不斷增加,但增速已經過了高速增長階段,而且,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衝擊,人民幣短期存款有進一步流失的趨勢。下圖顯示,瘋狂四萬億時存款餘額增速超過25%,近幾年增速基本與GDP增速持平,未來的長期趨勢預計也與GDP持平。

二是貸款餘額及增速。貸款代表銀行的利息收入餘額及增速,實際上近些年貸款餘額增速相對也不高,維持在10%-15%之間。

三是存款結構、貸款結構也影響利差收入。比如存款裡如果活期存款佔比逐漸增加,那麼銀行需要支付的利息成本會逐漸減少。比如貸款中中長期貸款佔比增加,那麼利息收入肯定增速更快。

中間業務指不構成銀行表內資產、表內負債,形成銀行非利息收入的業務,包括收取服務費等業務。投資業務又稱為證券投資業務,指銀行購買有價證券的活動,一般在投資收益核算。

下圖是招商銀行的營業收入明細,利息淨收入仍然佔據大頭,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佔比提升,投資淨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等相對不穩定。

由此我們得出銀行兩個最關鍵的指標,淨息差收入和非息收入。根據wind提供的數據,淨息差的趨勢是下降的,2010年至2014年還在2.5%以上,然後落在了2%至2.5%之間。同時非息利息收入佔比逐漸提升,由20%左右上升至25%左右。這是整體銀行業的大趨勢。

此外,銀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撥備覆蓋率,撥備覆蓋率=撥備餘額/不良貸款餘額,比率越高,再次發生減值損失的風險越小。這些年我國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金規模持續增加,撥備覆蓋率不斷得到提高,目前監管部門要求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不得低於150%,實際上很多銀行的比率接近200%了。

如果看財務數據的話,銀行業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增速都在個位數,成長性真的不高,畢竟中農工建的基數大。ROE也一直在下滑,2014年至2018年分別為18.59%、15.95%、14.16%、13.32%和12.69%,一是淨利潤增速低於ROE,二是分紅比例只有30%。

二、A股上市銀行簡析

截止目前,滬深A股共計34家銀行上市公司,總市值約10萬億,佔整個市場達到了16.72%,換句話說,銀行業在A股舉足輕重。整個市場平均市盈率8.6倍,市淨率為1.01倍,幾乎是整個A股估值最低的版塊。

傳統意義上我們一般說五大國有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行等,但是時至今日,招商銀行的市值早已超過了交通銀行。現在A股共有大型商業銀行股13家,工建農中市值均突破1萬億,招商銀行9520億,位於第一梯隊,招行規模上自然比前四家差了很多,原因是外資進來後估值給的高,從PB角度,招商銀行的估值幾乎是其他所有銀行(除了平安)估值的2倍。

很明顯,現在銀行的估值已經拉開了,平安和招行兩隻獨秀,其他的都在地下趴著。

再看區域性城商行,市值最高的是寧波銀行,達到了1596億,超過了華夏銀行,市值最低的是蘇農銀行,市值只有95億。估值方便,寧波銀行、蘇州銀行等估值較高,寧波銀行是城商行的代表,股價漲幅不比很多成長股差,大牛股一隻。

三、哪家有投資機會

說實話,銀行股近些年表現好的代表無非就是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和寧波銀行,同時估值也是高高在上。

三家銀行也是各具特色。招商銀行2016年至2018年ROE分別為16.27%、15.90%、15.79%,在股份制銀行裡一直是最高的。

平安銀行最大的優勢就是股東,財務方便並不突出,ROE連續三年也只有11%左右,淨利潤連續三年複合增長率只有4.31%,所以平安銀行的股價上漲不知道各位怎麼看?

寧波銀行最突出的成長性,淨利潤三年複合增長率接近20%,為所有上市銀行最高。

由此我們還是得出結論,未來哪家銀行的利潤能走出來,哪家的股價無疑最值得珍惜。除了招行和寧波之外,城商行太多了,不清楚是否存在獨特性差異的銀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