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其實有兩位末代皇帝,一位是溥儀,另一位活到1942年才去世

1898年9月18日,譚嗣同和梁啟超等人在北京懶眠衚衕譚嗣同住處,共商戊戌變法下一步行動。此時的光緒皇帝,正在養心殿踱步,梁啟超在《譚嗣同傳》中寫道:

“光緒畏西后(慈禧),不敢行其志,故思於對抗西后與維護變法之中而求平衡”。事後證明,他們這些商討和思索還是太年輕了。這一天夜裡,慈禧眼線他塔拉·剛毅上報慈禧,康有為和梁啟超等人“蠱惑聖上,並對太后起心思。”第二日,這位不可一世的“女皇帝”,同時完成了幾件“壯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頤和園回紫禁城扣住光緒;同時,差人追捕戊戌變法人士。結果,康有為和梁啟超虎口脫險,譚嗣同不願拋棄光緒,被逮捕,被審判,最後倒在了菜市口的刀下。

這就是晚清的土壤,這土壤上滋生了太多鬧劇:皇帝被太后囚禁,太后向世界宣戰,太后立小兒為儲。但最後這件事上,大家只記得溥儀,卻不知光緒和溥儀之間,還有一位年少皇帝:溥儁。而圍繞溥儁演出的鬧劇,叫做己亥建儲

清朝其實有兩位末代皇帝,一位是溥儀,另一位活到1942年才去世
清朝其實有兩位末代皇帝,一位是溥儀,另一位活到1942年才去世

戊戌變法失敗後,以慈禧為代表的守舊勢力徹底獨攬大權。當時全國分為三股勢力,守舊派,革新派,中間派。守舊派以慈禧為代表,他們面臨的局面是:雖然大權在手,但與時代潮流相逆;革新派以康有為為代表,他們面臨的局面是:精神領袖光緒尚在,只是手中再無權力;中間派則以李鴻章和張之洞等人為代表,他們一方面與守舊派牽扯很深,但又具備改革的意願和能力,這一點決定了他們只能走中間路線,所以用處寥寥。這種局面下,慈禧為進一步打擊革新派,決定廢除他們的精神領袖光緒,另立皇帝,保慶帝溥儁,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登場的

1900年初,慈禧與眾多守舊派大臣,以光緒皇帝名義下詔,冊立溥儁為皇太子,擇日繼位大統。當時的冊立詔書寫道:“光緒疾篤而無嗣,不承社稷之重,著立愛新覺羅·溥儁為皇太子”。立溥儁為皇太子,只是慈禧故施伎倆。由於此時光緒尚在,朝廷內外尚有支持者,慈禧為避免打草驚蛇,同時象徵性地遵循祖制,固作此說。可慈禧萬萬沒想到,這種幼稚低劣的伎倆,立刻被揭穿。一時間

“廢除光緒,另立新帝”的傳聞不絕於耳。

清朝其實有兩位末代皇帝,一位是溥儀,另一位活到1942年才去世
清朝其實有兩位末代皇帝,一位是溥儀,另一位活到1942年才去世

光緒二十六年正月初一,溥儁登臨太和殿,大告天下,登皇帝位,改元保慶。此舉立刻召來全國範圍的劇烈反撲,慈禧和溥儁成為眾矢之的。例如,廣東電報總局致電總理衙門,公開反對慈禧擁立新帝,並強烈要求公開光緒帝現狀。慈禧為緩和局面,公開了一份偽造的光緒皇帝體檢報告,報告中說光緒皇帝身體狀況非常糟糕,不久人世。為對付慈禧這一拙劣伎倆,革新派甚至不惜聯合西方列強,強命西方醫生進入瀛臺為光緒體檢,《義和團史》記載當時的體檢結果為“上(光緒皇帝)體無恙”,這一結論徹底揭穿了慈禧的面目,慈禧自此也失去了天下信任。結果,溥儁登基僅三天,慈禧就迫於各方壓力廢除了溥儁。這出鬧劇,也告一段落。

溥儁登基時,年僅15歲,被廢黜後,西方列強和革新派為徹底斬斷他復辟的可能,強命清王室將他全家流放。《清史稿》載,“端郡王攜其子(溥儁)流放迪化(烏魯木齊),無詔不得返。”

溥儁被流放到邊疆後,在那裡生活了幾年,又回到北京,但旋即染上了毒癮。雖然許多親戚都幫襯過溥儁,不但給他提供資金,甚至和他一起南下廣東戒毒,但始終未能成功。毒癮讓溥儁將資產很快揮霍一空。從被逐出宮後,他的經濟狀況和身體條件每況愈下,最後熬到1942年,死在一座寺院裡。

清朝其實有兩位末代皇帝,一位是溥儀,另一位活到1942年才去世
清朝其實有兩位末代皇帝,一位是溥儀,另一位活到1942年才去世

溥儁之所以沒有坐穩皇位,己亥建儲之所以失敗,主要有三個原因。

己亥建儲違背時代趨勢

清朝末年,雖然守舊派獨攬大權,把持地方權力,但

改革呼聲和浪潮已是時代趨勢。戊戌變法領軍人物之一的譚嗣同在其著作《仁學》中寫道,“封建王朝的思想和禮教,是舊中國的枷鎖,這枷鎖扼殺國人之生命,扼殺新一代人之創造力和思想。”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敲開國門後,晚清的先進知識分子紛紛提出救亡圖存口號。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相繼興起,是清末改革派救亡圖存的實際行動。洋務運動中,中國在經濟、思想和教育等領域均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僅輕工業和重工業領域,就有李鴻章的江南製造總局,張之洞的漢陽鐵廠等十幾個領域,幾百個項目。戊戌變法中,北京的許多學堂直接廢除了一半傳統科目,新增西方學科,《洋務運動與明治維新》載,“時京師學堂廢賦論而置英法語言,又興機械學科和醫學學科。”同時,在經濟和社會領域,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這種時代趨勢下,作為守舊勢力代表的慈禧和她的“傑作”己亥建儲,是完全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儘管由於慈禧掌握者巨大權力,能在短時間內橫行,但全國的反抗就是時代趨勢的最強音。除了前文提到的廣東電報總局在輿論上掀起的反抗外,以康有為為代表的維新志士們也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反抗。例如,康有為在日本公開反對己亥建儲時,曾評價這次建儲是

“呂后擅自廢立,董卓廢舊立新,必致山呼海嘯(《答山本憲》)。”即便以李鴻章和張之洞為代表的中間派,甚至慈禧的堅定支持者榮祿,都不支持這件事。他們雖然沒有明確反對己亥建儲,但李鴻章曾對榮祿說:“這種事,如果你參與進去,你有幾個頭夠殺?(《夢蕉亭雜記》)這足以證明他們在己亥建儲中的立場。

清朝其實有兩位末代皇帝,一位是溥儀,另一位活到1942年才去世
清朝其實有兩位末代皇帝,一位是溥儀,另一位活到1942年才去世

光緒皇帝無辜

光緒皇帝當時的處境,其實比之後的溥儀還難做。首先,光緒有清朝血脈,為清朝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第二,光緒是一位處於變革時代的皇帝,這一社會背景決定了他必須變革,才能坐穩江山。第三,如果瞭解光緒在戊戌變法中的舉動就知道,光緒是一位真正的君子,他光明磊落,胸懷天下,也算得上明察睿智,但他有一個巨大不足,

缺乏勇氣。這種性格,或許可以成為治世明君,但在亂世和變革中,是絕對沒有立錐之地的。第四,他身邊還有個慈禧。

這四點因素給光緒帶來的是:有心殺賊,無力迴天,而且最後被活生生撕裂了。從慈禧的角度看,她是破罐破摔,自不必說,她深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便決意如希特勒一樣,帶著她的“第三帝國”走向毀滅。“我不能活,那就都不要活”,就是慈禧的寫照。從光緒的角度看,他年富力強,又是一位積極進取的皇帝,自然想實現歷史賦予他的使命,所以他雖然不勇敢,還是能頂住滿清整個守舊勢力,給戊戌君子們上書房行走的權力,讓他們能隨意初入大內獻計。但光緒拗不過慈禧,所以最終被撕裂了:他有改革之心,無改革之力,既做不到徹底倒向慈禧而背叛改革,又不可能背叛清王朝而除掉慈禧,最終,走了幾年中間路線後,倒下了。

光緒雖然倒下,可他是作為有心無力者倒下的,不是作為罪人

倒下的,所以在當時人們眼中,他仍是一位好皇帝。這時,慈禧祭出了己亥建儲的鬧劇,犯眾怒就不稀奇了。己亥建儲後,反對者最痛恨的,既不是慈禧囚禁光緒,也不是慈禧擁立新帝,而是慈禧在光緒活著時,無端廢掉光緒,擁立新帝

清朝其實有兩位末代皇帝,一位是溥儀,另一位活到1942年才去世
清朝其實有兩位末代皇帝,一位是溥儀,另一位活到1942年才去世

損害西方國家利益

己亥建儲成為鬧劇的第三個原因,在於慈禧這一行為直接觸犯了當時西方國家的利益。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期間,清朝和西方國家的關係非常詭異。一方面,西方的確在欺負中國,另一方面,他們又沒有滅亡清朝的打算,只想置清朝於傀儡的角色。這兩方面造成的局面是:雖然表明上清朝和西方堅決對壘,但清朝還是有巨大的空間進行自主選擇。因此,清朝才有機會進行一系列改革,而光緒帝推進戊戌變法時,西方國家也能從變法中獲取巨大利益。例如,當時在各地興辦槍炮學堂時,西方國家大都會注資並享有分紅。

慈禧剝奪光緒權力的同時,也向西方徹底關上了國門。西方國家利益受損,自然不肯罷休。愚昧昏庸的晚清守舊派妄圖和清朝一同下葬,而西方虎狼的眼裡是顧不得這些的,他們要的只是奴役和利益。己亥建儲時的局面,甚至讓中國本土改革派一度與西方國家站在一起。義和團運動在這一時期,甚至也受到過西方國家的資助,當這麼多勢力同時指向己亥建儲時,慈禧的詭計自然不能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