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家鄉把聊天叫啥?

正義來臨


我的家鄉是安徽淮北的,我們這裡把聊天說為,拉呱,平時沒事的時候一起啦啦呱,沒事的時候拉上幾位好友一起喝著酒吹著牛,談談往事啦啦人生,這就是我們這邊聊天的意思,

還有安徽其他地方的朋友嗎?說說你們那裡把聊天叫什麼?

歡迎評論留言





TouTiao大表哥


在外地時間久了,還真忘了聊天用家鄉咱們說,本人是張家口壩上的,我記得是打算聊天的時候,一般都是說,✘✘✘過來叨拉一會,但是年輕一點或者關係好一點的,就有其他的了,誰誰誰,過來瞎撇一會,撇逼一會,其實就是瞎說瞎扯得意思,當他說的太離譜了,另一個人就會說,你真能瞎撇瞎扯。當然現在年輕人說過來談會心,過來坐一會,就是聊天的意思了。



小豬開車


聊天,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天聊!雖然各地方叫法、說法不一樣,但是性質是一樣的。我老家在農村,記得小時候,不管春夏秋冬,茶餘飯後,總有三五個人在衚衕口,聚集在一塊,有說有笑,有的端杯水,有的叼支菸;有的席地而坐,有的脫下只鞋墊屁股底下,文明點的搬個馬紮;女的們往往手裡帶點活:納個鞋底、織個毛衣啥的。尤其是夏天,人最多,時間也最長,有時能到深夜!也算農村一道靚麗的風景!😜



我們那時管這叫“哨閒篇”、“溜大街”,其實最通俗的說法是:“在當街歇著來”、“在當街歇了會兒”“在當街說了會兒話”“在當街聽了會兒說話滴”😂,我這樣一說,是不是連地域都暴露了😄!如果,你和我是一個地兒的,你會不會覺得很親切、心裡很暖和😊!


小米愛生活sa


我們家鄉把聊天叫做“訪古”?這個詞也是一個諧音詞,是我根據當地方言諧音而造的一個詞。



小時候在老家,沒事了就找鄰居去聊天,回到家裡父母就問:“去哪兒瘋了?”我就答道:“和✘✘✘訪古了。”等到長大了,到了市裡上大學,同學來自各地的都有,我有一個好朋友,也是我的同桌,每次無聊了找我聊天就說:“我倆拉拉。”後來我才知道就是拉拉家常的意思,書面語言就是聊會天。



不同的地方對聊天的叫法不同,也就是方言不同,這應該屬於一種地方文化。地方文化也是我們值得研究的文化,你的這個問題提的好,讓我們再次提及地方文化的研究。



你們家鄉是怎麼說聊天的,也可以給我留言吆,彼此交流一下。


小木森林


真是不記得了,因為爺爺那輩是知識青年下放才在我的出生地,從小家裡講普通話,因為家裡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不是一個地方的人,奶奶杭州,爸爸贛州,媽媽才是地道本地人。現在我們三姐弟找的伴侶也是三個不同省份的,所以,我們現在一家人,來自五個省。


寶寶奧特曼


我是山西省洪洞縣的,我們這裡把聊天叫排,或者排排、排達排達,哈哈,都是方言,大家不要笑話。下面我說一段我們的方言,看家人們能聽懂多少。“喂,聯手,還早的多里回自啥家呢,好長司見木點倆,好好錯錯兒,排達排達”哈哈哈,懵了吧?還是我來翻譯一下“喂,兄弟,天還這麼早回家幹嘛去,好長時間沒見面了,好好聚聚聊聊天”哈哈哈哈,你的明白?😂😂😂😂😂


光頭老李笑看人世


我的家鄉山西大同,關於“聊天”一詞,大同方言有“呱啦,呱嘰,諞一會,諞西遊”等,還有一些似乎是行為性詞語,其實在我們方言中,也是聊天的意思,比如“咱們一會坐坐吧”,其實就是“咱們一會聊天”的意思,“咱們一起出去走走吧”也就是“咱們一起出去聊聊天”的說法!更有意思的是例如“咱們中午好好弄一頓哇”,其實際意思是“邊喝酒,邊好好聊天”!


康康說山西


我是一個河南人現在在西安,我們河南老家把聊天叫的很普通,如果閒著沒事大家就會坐在一起聊天,怎麼說呢:幹啥嘞,某事兒過來吧,可長時間都某擱一塊兒說話兒了。簡單來說就是“說話兒” 沒錯我們河南人說話兒化音比較重,但我覺得兒化音挺好聽的,在外地突然聽到老鄉的聲音就會感覺很親切,俗話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兒化音聽著簡單,可學起來並不是那麼回事兒,你有學過嗎,如果沒有的話就來試一試吧,會很有趣的,河南人小李歡迎大家來學習河南話。


緣來西瓜VS小李疙瘩


我們老家在河南商丘,老家聊天叫:“佛話”、“佛佛話”、“拉啩”、“拉拉啩”、“噴噴”、“噴一會”、“咉咉”、“咉會”。。。

夜晚,點點繁星,村頭麥場上,漸漸聚攏了鄉親們,女人一般都帶著小凳子和蒲扇,男人則是空著手,隨便找個地方蹲下來,有的掏出煙來,用火柴點上,火柴划著那一刻,映出坳黑色的臉,一旁的女人就說道:“還吸,都咳成啥了”。。。

以前,每到麥收季節的晚上,我們老家總會重複這樣的場景,這就是老家聊家常的方式,老家的土話叫“佛佛話”,再土點叫“拉拉”。

聊天沒啥固定主題,天南海北,家長裡短,農活莊稼,想哪說哪.....通常一個多小時,女的說:不早了,該回家了。大家便隨和說著:走吧,然後心滿意足地散去。

白天,聊天的很少,即使冬天農閒時,大家也不怎麼聚集著聊天。偶有親戚來,天特冷時,便抱來柴草,烤著火說說話。

現在,這樣的場景很少了,一是現在的虎蚊比較厲害,難以忍受。二是家裡人出去打工的多,除了老人孩子,人少了。三是孩子作業太多,也沒空做遊戲了。

曾經的童年,憶起,都是無盡的失落

唉.....





騎牆看夢60後


離開故鄉已久,難以忘記故鄉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事。都說自己家鄉美,最美的還是人,遙想當年,一群人茶餘飯後,東家走走,西家坐坐,時不時圍在一起擺上了“龍門陣”

小山村沒有大城市的喧譁,卻也不是那麼的寂靜。秋收冬藏,也是村裡人放假的時候,走走親戚,親戚來了!都要擺上一陣,小孩子時不時往前湊上去,什麼,說的什麼。“大人講話不要插嘴”只好灰溜溜的坐遠一點,一圈人時高時低的談論著。當談到有的細節處,往往放低聲音,害怕別人聽見一樣!看起來十分有趣。

“龍門陣 ” 陣不同於諸葛亮排兵佈陣那麼厲害,但有的時候,同樣比起打仗不差上下。東家西串,你來我往,也是“龍門陣”的厲害的地方,幾個人東家長西家短,其中一個就是叛徒,往往會細密,把“龍門陣”的陣法傳了出去,這個時候,過不了幾天,你的耳邊就會響起驚天動地的吵鬧聲。都是細密的人乾的好事,時高時低的叫喊著。年長的老人一般會站出來說幾句,叫你們不要擺“龍門陣”不要擺.......

每年7到10月,都是報名參軍的時候,年輕人都會踴躍參加,最後的結局都是村長家的,村長親戚,家族裡的,成功光榮入伍。這個時候無論男女老少,都會一起擺上“龍門陣”了!有高興的,有嘲諷的,有心裡不舒服的,憑什麼.....他家可以,最後又傳到了別人耳朵裡,又是一場“離間計”對“龍門陣”

鎮裡面下達通知政策了!為地方建設帶來了好的希望,人們也會在閒暇時候擺上幾句,言語間透露出好生活即將來臨了!擺“龍門陣”的聲音也大了起來,不怕別人聽見了!也不怕傳言到別人耳朵裡。某家修建新房子了,需然龍門陣表現的是羨慕,是嫉妒,但談論裡都是祝福的。張家結媳婦,李家買新車,王家蓋新房....總之“龍門陣”無處不在。

國家富強了!人民安居樂業了,吃得飽,穿得暖,“龍門陣”一樣會在耳邊響起,它包含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和感受到祖國的強大,“龍門陣”也一直會擺下去。

它的發展也是帶動了鄰里和諧,社會和諧。帶動了人們嚮往美好生活的憧憬。

回不去的“龍門陣”就讓你在耳邊響起吧!歡迎大家一起擺擺“龍門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