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之死後仍為女婿守護錢財的丈母孃,絕對是最佳丈母孃的典範

聊齋之死後仍為女婿守護錢財的丈母孃,絕對是最佳丈母孃的典範

安陽縣的楊某,是個開客店的,他有個女兒嫁到湯陰縣鄧家,女婿鄧某是個小商販,家境貧窮。楊妻杜氏捨不得自己的女兒受苦,便常以財物接濟女兒女婿一家。

再說楊某,他生性吝嗇,很反感老婆杜氏的行為。楊某把半生的積蓄,總共有白銀數十兩,全都鎖在一個櫃子裡,這個事只有他們夫妻二人知曉。後來,鄧某在家鄉難以為繼,就打算外出謀生。於是,岳母杜氏知道後,就想取出少許銀兩,給女婿作路費,但是,由於老楊看的緊,苦於沒有機會。

一天,鄰居請老楊喝酒,杜氏趁著丈夫外出,她就想去打開櫃子,但是,她沒開過這個櫃子,試了好幾次,才把鎖打開。誰知她這邊剛把銀子取出來,還沒來得及分開,就聽到老楊回家的聲音。杜氏沒辦法,就把銀子藏在懷中,關上櫃門將它鎖了起來。

可是,這麼多的銀子揣在懷裡,杜氏也有點無所適從,她心裡著急,就跑去後花園,把銀子埋在了花壇之中。老楊有個習慣,每天晚上必須檢查一下銀子,他才能安然入睡。誰承想他一打開櫃子,見裡面空空如也,銀子都不見了蹤跡,老楊心中不免大驚。

片刻後,他冷靜下來,細一思索,心想櫃子上的鎖完好無損,看來不是外人偷盜,定是自己的妻子作的勾當。於是,老楊把妻子招呼過來,對她進行百般辱罵。杜氏苦於心虛,無法還口。憤怒之下,她居然等丈夫熟睡了,自己上吊自縊而亡。

杜氏死後,她的靈魂卻沒得到安寧,經常出來作祟。楊某在這裡不能安心居住,於是,他就賣掉房子搬到遠處去居住了。

聊齋之死後仍為女婿守護錢財的丈母孃,絕對是最佳丈母孃的典範

先前,杜氏還沒有死的時候,他女婿一家已經去湖北投靠他的叔叔了。鄧某的叔叔以開醬坊為業,他都六十歲了但苦有膝下無子。現在看到侄子非常高興,把他當做自己的兒子一樣對待。從此,鄧某夫婦便在叔父身邊安頓下來。

幾年後,妻子楊氏想念他的父母,就讓自己的丈夫回鄉去探望。鄧某收拾好行李就回去了。誰知到了家才知道,家中早已物是人非。雖然過去的房子依然還在,而主人卻不是自己的岳父岳母了。

鄧某趕到的時候,天已經昏黑,他一路行走跋涉很是疲倦,就想住在過去岳父的店中。主人推辭說:“客房已經住滿了,實在沒有住宿之處了。現在只有後堂兩間,相傳有個鬼,經常出來騷擾旅客,所以,那裡一直關閉著,沒有人住宿過。“

鄧某說:“這房子從前屬於我岳父,我在這裡住過多少回,何曾有鬼?縱然有鬼,暫停了一住宿,也沒有可怕的。”於是,主人就同意了他的請求。店主人為鄧某打開門,安置好一應之物後。鄧某送走店主人,回屋就脫掉鞋子,然後掀開被子,和衣躺下休息。

快到半夜的時候,他聽到堂西角傳來嚶嚶的哭泣聲,鄧某急忙起床去看時,發現一個鬼披髮垢面,傾身撲了過來。鄧某赤著腳,急忙轉身就跑。正好,堂中一個方形的桌子,鄧某就藉助它保護自己。人在桌子東邊,鬼就在西邊,鬼繞到桌子南邊,人就躲到北邊。

鄧某很害怕,他很想大聲喊叫,但是,卻嚇得嘴裡發不出聲音。鄧某看到院子裡,月光照到的地方,光亮得如同白天一樣,於是,他就跑到在月光中。鬼追趕到跟前,但它不敢到亮光中侵犯鄧某,只有兩隻眼睛耽耽注視他而已。於是乎,月亮移動一寸,鄧某就退立一寸,而鬼就靠近一寸;月亮移動一尺,人就退立一尺,鬼就逼近一尺。等捱到月光照到庭院的牆壁上時,鄧某隻得將背緊緊貼在牆上。

又過了一會兒,月亮已經移動到鄧某的膝蓋上了,鬼就蹲著身子,用手來拉住他的腳。鄧某嘆息說:“沒想到我鄧某就死在這裡了!“鬼聽到這些話後,居然放開了手,她開口問道:“你是誰??”她的聲音因為驚喜變得有些尖銳,聽著特別刺耳。

鄧某戰戰兢兢地回答說:“我湯陰鄧某。“鬼說:“你是我女婿的,為什麼不早說呢,幾乎誤了你的性命?”接著,鬼告訴鄧某,自己就是他的岳母杜氏,並把自己的死因,以及埋銀子的地方告訴他。

聊齋之死後仍為女婿守護錢財的丈母孃,絕對是最佳丈母孃的典範

杜氏說:“趁天還沒有亮,沒有人知道,你快取銀子去。我之所以作祟的,就是在守著這些財富,等你來取。今天事已了心,我再也不敢作祟了。”說完,他轉到堂下西邊角就消失了。鄧某按照岳母指給的位置,前去挖掘,結果挖到許多銀子。他把這些銀子帶回家,把它們投到經營裡面,時間不長,家境就到達小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