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河北人的買買買和賣賣賣

11月12日凌晨, 2019天貓雙十一全天成交總額最終定格在2684億元,當日成交額的增長目標達成。在買買買的人群中,河北人購買力不容小覷,數據顯示,2019年雙十一河北省全天交易額達到78.6億,全國排名第13位,較去年上升1位,而在全國購買金額增速榜單中,河北更是拔得頭籌,排名第一。除了買買買,河北產品對外銷售量也在不斷增加,數據顯示,河北對外銷售額達到28.0億,較去年上升28%。從2009年11月11日起,雙十一已經走過了十一個年頭。十一年來,這個購物節已經從淘寶天貓一家的促銷,擴展到全網商家與網民的狂歡。

雙十一,河北人的買買買和賣賣賣

數據:

河北90後購買力最強,70後、60後最喜愛羽絨服和褲子

成交額突破去年全天的2135億元用時約16小時31分鐘;交易峰值達到54.4萬筆/秒,是2009年第一次雙十一的1360倍;總物流訂單12.92億,並創下了8小時發貨破億的新紀錄;首發新品超過100萬款......今年的天貓雙十一是第十一個天貓雙十一,隨著需求擴大疊加政策支持等利好持續釋放,讓今年的“雙十一”不斷刷新銷售紀錄。 這其中,河北人貢獻的購買力不容小覷。

數據顯示,2019年雙十一河北省全天交易額達到78.6億,全國排名第13位,較去年上升1位,而在全國購買金額增速榜單中,河北更是拔得頭籌,排名第一。

其中,交易額排名中,石家莊市排名第一、其次為保定、廊坊、唐山、滄州。細分到區縣,最熱買的是石家莊裕華區排名第一,其次為石家莊長安區,石家莊橋西區、秦皇島海港區以及保定蓮池區上榜第三至第五位。

消費者年齡分佈中,90後購買力最強,佔比達到35.8%,80後以35.6%的微弱差距屈居第二,00後消費力也不斷崛起,排名位列第三,60後和50後則屬於“理性消費”的代表,在消費者佔比中僅為4.7%和1.2%。

那麼,河北人最愛買點啥呢?羽絨服、手機、褲子、面部護理套裝以及空調上榜河北熱賣商品前五。各年齡層的消費者最愛買的也不盡相同,其中,00後最愛買褲子和棉衣,90後最愛買手機和麵部護理套裝,80後最喜愛買的是手機和羽絨服,70後、60後最愛買的則均是羽絨服和褲子,50後最愛買的是瓷磚和衛浴用品。

深入:

河北省灤平縣的果乾直播第一個售罄

除了買買買,河北產品對外銷售量也在不斷增加,數據顯示,河北對外銷售額達到28.0億,較去年上升28%。河北的許多優質農產品更是成為爆品,其中,河北張家口的玉米2小時內就賣了158000公斤。

值得關注的是,在“賣賣賣”的各種方式中,伴隨著購物體驗的迭代和升級,直播帶貨成為銷售利器在今年爆發。在今年淘寶的農貨直播間活動中,21組一線明星和來自貧困縣的縣長們一起吆喝售賣農產品,其中,來自河北省灤平縣的果乾,第一個售罄。這些果乾由五種水果製成,來自十多個鄉鎮上百個村莊,預計將為每個貧困戶增收近萬元。

不僅僅是農產品,淘寶直播更是今年許多品牌商家的“標配”。據介紹,今年“雙十一”期間,超過10萬商家開通直播。全球近百個品牌的總裁走進直播間、1.5萬名村播在田間地頭開播。各行各業都開起了直播,家裝和消費電子兩個行業,直播引導的成交同比增長均超過400%。各類直播新形態的不斷湧現,讓雙十一進入到“全民直播”的新時代。

而許多新品類也通過直播“C位出道”,新消費體驗正在創造出新的生意增長點。 天貓雙十一開始僅1小時03分,淘寶直播引導的成交就超過去年雙十一全天;8小時55分,淘寶直播引導成交已破100億。超過50%的商家通過直播獲得新增長。天貓雙十一全天,直播帶來的成交近200億。

物流:

數字化、智能化助力物流提速

隨著交易量從0.52億上升到數以千萬億,接受考驗的不只是平臺、商家、品牌及服務器,還有快遞物流業。

據國家郵政局監測信息顯示,去年11月11日~16日業務高峰期間,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郵(快)件18.82億件,同比增長25.8%。而預計今年的“雙十一”旺季高峰,全行業處理的郵快件業務量將達到28億件,今年“雙十一”旺季高峰期將從11月11日持續至18日。

而據天貓數據顯示,天貓雙十一開場12小時,國內324個城市已經簽收雙十一包裹。僅用16小時33分鐘,2019天貓雙十一物流訂單量破10億,比去年提前6小時45分鐘。全天物流訂單達12.92億。

為了保證商品儘快到達消費者手中,物流企業使出了渾身解數。據瞭解,今年,多家物流公司除了提升運力之外,還做了全方位智能化的升級,無論是物流園區、幹線運輸,還是中轉分撥、末端配送,都開始通過技術高效連接,加快實現行業數字化、智能化,也因此大幅度提升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記者採訪多位消費者發現,今年發貨速度較快,已有不少消費者於“雙十一”當天收到貨品。對此菜鳥總裁萬霖表示,菜鳥今年首次推出規模化的預售訂單下沉,提前發貨到消費者10公里範圍內,保障了大批雙十一凌晨支付尾款的訂單在當天早上就送到了消費者手中。

“天貓雙十一早過了靠堆資源應對的階段,而要通過數字化方式盤活每個物流要素,使其運轉更充分、高效。”萬霖在介紹雙十一物流運行情況時表示,隨著菜鳥電子面單的普及與IoT技術的深化,菜鳥正在試圖讓每一個包裹、每一個物流中的人、車、倉庫成為一個數字化節點,連結成一張數智化網絡。雙十一期間,全球3000家快遞物流公司共同協作,建立數智化的智能物流骨幹網。

此外,天貓、菜鳥聯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四通一達共同發起的“綠色雙十一”倡議引發社會各界熱切響應。截至11月11日12時,已有超2000萬人次在線承諾加入雙十一綠色行動。菜鳥“回箱計劃”已全面升級,全國4萬個菜鳥驛站、3.5萬個快遞網點,都可接收快遞包裝物並分類回收、再次利用,形成環保循環。

觀點:

促進消費升級,滿足多元需求、激發新需求

11月11日零點前,天貓國際消費者進口商品加購數超3960萬件,其中一位消費者的“全球購物車”裝載了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97件進口商品; 最受下沉市場歡迎的品牌爆款中,七成為聚划算的定製款貨品或一年內首發的新品……天貓雙十一如今已歷經11載,不少專家認為,十一年來,這個購物節已經從淘寶天貓一家的促銷,擴展到全網商家與網民的狂歡,更是起到了促進消費升級,滿足多元需求、激發新需求的作用。

“天貓雙十一購物狂歡通過滿足人們現有需求、激發人們潛在需求的方式,刺激了消費這輛馬車的奔跑。”中國企業聯合會副研究員高蕊認為,在過去幾年中,天貓雙十一一天的成交額甚至相當於一個傳統大型商超一年的成交量,這是商業力量、技術力量和需求力量相結合的完美呈現,對於推動商業進步和發展有重要意義。

在他看來,今年的天貓雙十一有很多關鍵詞值得關注。“比如C2B引導生產製造、農產品產地直供、天貓國際中聖誕節產品在雙十一先發布、大兒童經濟等等。”他說,這些都讓供給端更加多元、更加個性化、更加品質化,比如,農產品直供砍掉中間環節,讓農民的收入更高,也更持續,對產業扶貧是有益探索。

天貓及淘寶總裁蔣凡則認為,在新消費的機遇下,新的消費人口、新的消費供給、新的消費場景和行為成為今年天貓“雙十一”最顯著的特徵。

而對於今年直播帶貨的火爆,不少專家在看好其發展前景的同時,也提出了建議。“直播帶貨不是電視購物的簡單升級,其受眾更年輕、交互性也更強,隨著5G技術的應用,未來的發展空間很大。”有專家說,因為有著零售和商家資源的基因,淘寶直播的優勢在於控貨和提供場景,這也不同於以內容為王的短視頻平臺。他認為,目前,直播電商階段仍在初期,而在發展過程中,應注重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與受眾建立更好的連接和信任,才是發展之道。

(燕都融媒體記者李春煒)

雙十一,河北人的買買買和賣賣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