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臺商臺胞點贊“26條措施”:同等待遇更接地氣

在廈臺商臺胞點贊“26條措施”:同等待遇更接地氣

大陸新出臺26條惠臺措施,持續引發在廈臺商臺胞熱議。臺胞們表示,這些惠臺措施不僅可以讓他們共享大陸發展機遇,也為他們在大陸工作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條件,讓他們更有信心在大陸紮根發展。

在厦台商台胞点赞“26条措施”:同等待遇更接地气
在厦台商台胞点赞“26条措施”:同等待遇更接地气

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表示,臺商們非常關注經貿方面的政策,當“26條措施”中提及,臺資企業可與大陸企業同等依法享受貿易救濟和貿易保障措施時,他們興奮不已。吳家瑩說,兩岸要在相互開放中融合發展,才能更好應對國際風雲變幻的挑戰。

在厦台商台胞点赞“26条措施”:同等待遇更接地气

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

吳家瑩

臺商在大陸大部分都是做外貿型的產業

在國外都會遇到一些貿易糾紛

有我們國家駐外單位來扶持的話

我覺得我們在各個國家走路

更有底氣

我們有更大力氣去拓展我們的業務

在厦台商台胞点赞“26条措施”:同等待遇更接地气
在厦台商台胞点赞“26条措施”:同等待遇更接地气

臺灣青年則關注來大陸創業、就業的環境。臺籍律師林瀚智表示,“26條措施”提及符合條件的海峽兩岸青創基地可以申報國家級企業孵化器,這些平臺為臺青施展才華、實現抱負提供了平臺,將會吸引更多臺青來大陸發展。

在厦台商台胞点赞“26条措施”:同等待遇更接地气

廈門北站臺灣青年雙創基地法律顧問

林瀚智

對眾創空間這一塊也有很大改進

過去我們只能申請到區級 市級 省級

現在能夠到國家級的層面

我想有上升到這個高度的話

對很多臺青

他其實來大陸發展會更有信心

在厦台商台胞点赞“26条措施”:同等待遇更接地气

臺灣青年黃偉倫表示,相比於去年推出的惠臺“31條措施”,此次推出的“26條措施”更加細緻、更接地氣,讓更多的臺灣年輕創業者看到了一條更有前景的發展路線。

在厦台商台胞点赞“26条措施”:同等待遇更接地气

臺灣青年 黃偉倫

今年最大的特別之處

就是它有明確劃分

像文旅板塊 然後農業 大健康

還有影視等等這些板塊

對在這個板塊工作的很多臺灣年輕人

或者是臺灣從業者來說

算是一個比較振奮人心的消息

在厦台商台胞点赞“26条措施”:同等待遇更接地气

在廈門已經生活5年的臺胞曹舜表示,自己每個月的電話費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因為經常要跟

臺灣的親朋好友通信。此次“26條措施”提及在福建試點對持臺灣居民居住證的臺胞使用大陸移動電話業務給予資費優惠,將切實降低在閩臺胞的通信成本。曹舜說,這為臺胞在大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更大便利。

在厦台商台胞点赞“26条措施”:同等待遇更接地气

在廈臺胞 曹舜

對通話費或一些網絡費用

它會提供一些優惠的方案

我覺得很不錯

因為基本上

臺灣的資費和大陸的資費會不一樣

有時候會搞不清楚

有這些優惠方案的話

對臺胞來講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在厦台商台胞点赞“26条措施”:同等待遇更接地气

臺胞曹原彰則關心城市居住環境。“26條措施”中提及,臺資企業可投資主題公園,可以特許經營方式參與旅遊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建設,在他看來,將

臺灣的規劃設計理念融入大陸的旅遊資源,可以打造出更具文化內涵的旅遊市場。

在厦台商台胞点赞“26条措施”:同等待遇更接地气

在廈臺胞

曹原彰

廈門的東坪山

我希望如果有臺商的朋友們介入

配合政府做主題公園

把它形成度假 養老 休閒的公園

讓廈門的城市本來就好

好上加好

我覺得臺商可以盡一份力量

在厦台商台胞点赞“26条措施”:同等待遇更接地气

大陸新出臺的“26條措施”惠臺利民,在臺灣持續引發關注“26條措施”中有13條是為臺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的措施,包括臺資企業同等參與重大技術裝備、5G、民航、循環經濟等領域。

臺灣業界人士認為,“26條措施”新開放的商業領域中,大陸擁有明顯的技術與市場優勢,這些領域的開放將為臺商提供重大利好,讓他們共享大陸發展成果。

在厦台商台胞点赞“26条措施”:同等待遇更接地气

臺北市商業會副秘書長

陳永昌

我們可以看到兩個情況

第一是大陸有優勢的領域

第二是大陸市場規模比較大的領域

兩個都是臺商參與這些新領域

一個大的亮點

5G 大陸佔有一定的技術優勢

我們可以站在巨人肩膀上面

臺商可以受惠

在厦台商台胞点赞“26条措施”:同等待遇更接地气

臺灣商研院商科所副所長

戴凡真

“26條措施”是開放市場的做法

尤其是這一次開放的領域

有很多是管制型的服務業

比如說裡面有一些通信領域

這一次大陸有做一個開放

對於我們臺灣的企業來說

能夠到大陸去投資這樣的領域

當然是多了一個開放市場的意味

對於臺灣企業有一定的吸引力

在厦台商台胞点赞“26条措施”:同等待遇更接地气

在高雄從事農業工作的張美惠,主要種植香蕉、芭樂等暢銷水果。她說,臺灣農業一直面臨產量過剩的問題,很多農產品賣不出去都需要經過二次加工,增加不少成本。這次大陸新發布的“26條措施”中包括臺胞可申請成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這讓她看到臺灣未來農業發展的新出路。

臺灣高雄旗山喜憨兒天鵝堡專案經理

張美惠

合作社的部分

包括資金申請的部分

我就覺得這合作是必然

一定要合作的

不但幫助臺灣

也可以幫助到大陸

這個才是真正的攜手同進

真正的同胞

✎撰稿:王舒錫 顏悅 黃鶴 熊曉璇 廖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