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多學些“沒用”的事!(值得家長收藏)

說起高曉松,大家第一印象是音樂名人,當年紅遍全國的初戀歌曲《同桌的你》的詞曲就是為他所創作,後交由好友老狼演唱。

高曉松也曾參加過《奇葩說》,其中睿智的談吐也能看出他是個有著大智慧的人。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他最好的身份其實是爸爸,一位有著獨特教育理念的爸爸。在他的教育下,女兒氣質出眾,陽光開朗,活成了家長心目中最愛的孩子模樣。

所以今天想跟家長們分享一下關於高曉松對於女兒的教育理念,值得很多家長學習。

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多學些“沒用”的事!(值得家長收藏)

讓孩子多學些沒用的事



高曉松最有名的育兒經,就是“讓孩子多學些沒用的事”。 曾有人問他會讓孩子學琴嗎?他說不一定會學琴,但一定要多做一些沒有用的事情。

人和動作最大的區別就是動物做的事情都是有用的,或是為了生存,或是為了繁衍。

而人不單單隻為了生存或培育後代,或者為了升學去學對升學有用的課,又或者上大學後只能幹對工作有用的事。一輩子都是為了買房買車,這樣的人生豈不是很浪費嗎?

更重要的是要多做些沒用的事情,才能活出生活的價值。例如琴棋書畫,例如愛與等待。

關於孩子是否應該學“沒用的”知識,曾經四個城市聯合做過一份調查研究,報告顯示:

六成家長認為孩子應該學的是書本知識,他們認為孩子的精力有限,自控力有限,連學校裡的語文、數學、英語等對升學有用的內容,該學的都學不完,哪有時間去學習一些現在看著根本用不上的。

而只有四成家長贊同孩子可以學一些“沒用的”。他們認為雖然其他看起來“沒用”的知識,例如:樂器、舞蹈、運動等卻能豐富孩子內心和綜合素質,還能增強孩子身體健康,終身受益。

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多學些“沒用”的事!(值得家長收藏)

其實父母究竟要不要讓孩子學點“沒用的”事情,社會早就已經給出了答案。

“第十名現象”

曾經擔任過美國能源部部長的朱棣文,上學時成績一直在十名左右徘徊,而哥哥朱築文則一直保持班級第一的成績。

然而兩人工作之後,朱棣文在當上教授時哥哥為副教授,而他獲得諾貝爾獎時哥哥才當上正教授。

就像班級裡那些前幾名的尖子生在經過高中、大學甚至工作之後,開始慢慢淡出“優秀行列”。而當初那些中等偏上的孩子卻在後來的學習和工作生涯中表現出色,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這是因為一般知識只要孩子認真學習,考到七八十分都是比較正常的。但如果要追求滿分,勢必要花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訓練的非常熟練才能不出差錯。這無疑中就會磨滅孩子很多的創造力。

而那些中等偏上的孩子把更多的時間花在了“沒用的”事情上,平時愛玩愛鬧、交朋友、運動、又或者玩樂器、唱歌。

長大後他們在跟人的相處上就比追求滿分的孩子多了一些人格魅力,而這些人格魅力反而幫助他們更好的走向了成功。

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多學些“沒用”的事!(值得家長收藏)

孩子的本性本就愛玩、愛冒險探索、好奇心重,那麼所有跟這些有關的內容都應該是“有用的”。就算現在看著沒用,難保以後就一定“無用”。

就如高曉松教育孩子那樣,

心安理得地“混日子”,以便在未來漫長人生路上,無論遭遇怎樣的悲催,都能隨遇而安,平靜淡然。

給予孩子民主的權利



高曉松曾經在微博上上傳了一張女兒拿著一張寫著自己名字的卡片,非常開心。說是因為女兒良好的表現為自己獲得了民主權利:家庭事務投票權。

像平時勸阻姥姥姥爺吵架、安慰失戀小姨、給媽媽做攝影師並協助媽媽打爸爸,而且還堅持一年自己做校車往返十里之外的幼兒園,獨自上下學。

種種的表現我們都可以看出在高曉松的教育下,女兒變成了一個非常獨立、有主見的孩子。

而且高曉松的教育理念是“民主”,所以給予孩子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參與家庭事務投票權。

孩子跟家長都屬於家庭的一份子,如果有些需要家庭共同做決定的情況下,也請給孩子一個發言的機會,共同探討一下彼此的看法。

如若父母全部決定,不允許孩子參與,則對孩子的地位表示不平等,引起不滿,造成親子關係的誤會和隔閡。



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多學些“沒用”的事!(值得家長收藏)

給予孩子自由選擇的權利



高曉松在女兒四歲生日時,發了條微博,內容為:

“親愛的女兒生日快樂!感謝你看得起咱家,四年前趕來投胎,聽說投胎的決定時間只有五秒鐘,看來你心明眼亮有辦法。

我猜你一定是帶著劇本來的,所以我們不會多打擾你,讓你學這學那,或者不讓你幹這幹那,你就自由且自然地長大吧。

唯一的希望是,你長大後的劇本里還有我們的角色,哪怕是路人甲乙,都好。”

高曉松的另一個很好的教育理念就是給予孩子自由的權利,不強迫學習,而是尊重孩子的想法,讓孩子自然地長大。

但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卻沒辦法做到如此淡定的教育孩子,因為擔心孩子太自由會導致孩子根本不學習,只愛玩,最後拋棄學業,做個無業遊民。

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多學些“沒用”的事!(值得家長收藏)

其實任何事情都可以換個角度想,如果孩子從小被控制的很嚴,只讓學習,提高成績,沒有享受過自由和生活的美好,長大後就會缺乏自主性,也沒有什麼興趣愛好。

所以不如適當放手,讓孩子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家長只需在旁邊引導他培養他的興趣,由孩子自主選擇。

在自由選擇的過程中孩子也會逐漸變得有主見,為了完成自己所選擇的一切也會變得有自控力,何嘗不是一箭雙鵰的好事!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高曉松曾說:如果我的錢只夠旅行或是買房子,那我就去旅行。

這都源於高曉松的父母對他的教育理念,不要被一些所謂的財產困住。所以他即便走遍天下,沒有買房,都會覺得很幸福。

對於孩子來說,在學習的同時,不追求滿分的成績,而是留意生活,關注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而對於家長來說,給予孩子鼓勵,教會孩子珍惜,身體力行地給孩子做好表率才是做好的教育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