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好電影

《暖春》――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好電影

小花

一部《暖春》,催人淚下。看過的人都知道,這是一部悲劇,儘管最後以大團圓閉幕。但是論感人,《暖春》當屬前列。

  《暖春》是一部扣人心絃的力作,我想,看過它的人心靈都將受到一次刷新洗禮。哪怕是鐵石心腸的人,也會為之感動,為之心顫。或許,是它改變了我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吧。

一個“愛”字貫穿了整部電影的全過程。

《暖春》――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好電影

小花和爺爺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小花,七歲的她,父母雙亡,被養父養母虐待,離家出走的她被一位農村爺爺收養了。爺爺用一種無私的大愛,默默無聞的照顧著小花,當小花的紙風車(奶奶留給小花唯一的念想,一直是小花的精神支撐)被兒媳踩破時,爺爺就用這種“大愛”為這個苦命的孩子重新做了一個新的風車,以此來治癒小花的心靈創傷。同時,也感化了觀眾的心靈。

小花也非常懂事,她十分愛爺爺,她幫叔叔嬸孃放鴨,為爺爺家掃地做飯……可是叔叔嬸孃卻不喜歡她,千方百計想要把他送走,可是即便如此,善良的她,卻從來都不會記恨。一次,嬸孃不小心把腳燙傷了,爺爺和叔叔都不在家,小花聽到動靜後,連忙扶嬸孃起來,可是執迷的嬸孃卻推到了她,她的手碰在了碎片上,鮮血直流……可善良的她依然急忙跑去叫人,處理了嬸孃的燙傷。內心並不壞的嬸孃從此也改變了對小花的態度,故事也就漸漸接近尾聲了。

  《暖春》的感人鏡頭有很多,雖情節簡單,但感人至深。忘不了,小花為嬸孃去抓螞蚱;忘不了,爺爺和小花在雨中相依相伴的情景;忘不了,爺爺暈倒後小花在床前一聲聲呼喚的情景;忘不了,村長說出寶柱也不是爺爺親生兒子的情景;忘不了,村民捐出糧食、錢財的情景……那一幕幕無不催人淚下,可是最使我感動的依然是那個字——“愛”。

爺爺為了能送小花去上學,他吃苦受累,天天上山砍柳條, 回家編成筐,背去集市賣。忽然有一天,爺爺砍柳條時暈倒了,傷心的小花抱著爺爺痛哭,小花真誠的呼喚,終於感動了上蒼,爺爺醒了。他看著哭泣的小花說:“花兒不哭,爺爺沒事。”爺爺醒來,小花心中又燃起了希望。這讓我想起了這部影片最讓我感動的一句話:“傻娃呀,不管你走到哪裡,爺爺永遠都會找到你的。”這,或許就是“大愛”吧。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在大家的幫助下,小花上了學,並且十分用功,成績常常名列前茅。我想,這或許是因為爺爺犧牲小愛,用大愛來關心她、照顧她的緣由吧。

《暖春》――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好電影

爺孫二人吃飯

  科技發達的今天,在享受富裕生活的同時,有許多人被利益矇蔽了雙眼,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隔閡。那麼,和諧社會的本質是什麼呢?對,就是愛!

  這部影片詮釋了兩種愛,一種是爺爺對小花的“憐愛”,另一種是小花對爺爺的“敬愛”。小花,一個七歲的小女孩,命運迫使她過早的成熟,過早的接受人生的洗禮。小花用一顆誠懇的心對待每一個人,讓人生變得更加精彩;爺爺用一顆博愛的心關愛每一個人,讓人生變得更加充實。

  愛,這個字是那麼的高尚。一部《暖春》,向我解釋了所有。《暖春》像一泓清澈的泉水,洗滌著人們的心靈,告訴人們,愛的真正含義。

《暖春》以它樸實的美,感化了那些冥頑不化的自私人;用它簡單的情節,詮釋了一種大愛!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