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石家莊東垣故城的不了情緣

準確的說,與東垣故城的淵源可以回溯到三十多年前,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時文物保護的必要性和城市根脈的厚重感距離我這個懵懂少年還很遙遠,記憶猶新的就是在走親訪友時,東垣故城南城牆若隱若現的夯土,荊棘密佈,時斷時續,爬上土堆遠眺不遠處的村莊,會讓疲憊的身心陡然精神起來。走親訪友最關鍵的就是個走字,畢竟那時候自行車還是個奢侈品,也真的就是在無數次擦肩而過中記住了那些土堆,卻很少知道當年的印象竟然與若干年後矢志不移的個人情趣愛好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於是也就有了與東垣故城綿延三十多年的不了情緣。

我和石家莊東垣故城的不了情緣

我和石家莊東垣故城的不了情緣

最難忘的是大平原上突兀而起的城垛,兒時的爬上爬下雖不知曉其中的歷史厚重,卻令那段記憶永遠縈繞在腦際,儘管後來疾風暴雨式的的毀滅,讓殘存了一千四百多年的土堆幾乎消失殆盡,但城牆上搖曳的獵獵荒草和田野裡瀰漫的殺伐氣息反而更清晰了,是早年間無數的攻城略地成就了東垣故城長期存在的價值,成年後接觸到的幾本關於石家莊城市的文史資料,則更進一步的強化了東垣故城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原來就在我們身邊還有如此燦爛的歷史文化,還有如此值得探究的不解之謎,對於這一處歷史遺蹟興趣也許就是這樣聚集而成的。

我和石家莊東垣故城的不了情緣

我和石家莊東垣故城的不了情緣

直至移居東垣故城遺址附近,近距離觸摸,才更深切地感受到這座千年古城的魅力,無論是典籍史實還是殘陶碎瓦,無論是民間傳說還是珍貴遺蹟,都說明這片土地上留存的信息足以讓今天的石家莊尋找到城市歷史的根脈,進而轉化成巨大的生產力,去影響去引導這座現代化都市的文化和經濟總體走向,能夠在嚴冬,能夠在酷暑,能夠在寒夜,能夠在清晨,能夠在黃昏,去領略古老土地的滄桑歷史,去感受燦爛文明的溫熱脈搏,那是何等的幸福和榮耀啊!故而,樂此不疲也就順理成章了。

我和石家莊東垣故城的不了情緣

我和石家莊東垣故城的不了情緣

東垣故城自戰國興起至唐初衰落歷時一千多年,歲月滄桑,作為西控秦晉,東接齊魯,北達幽燕,南抵中原的軍事重鎮,它見證了無數的東征西討,也記憶著數不盡的合縱連橫,這片血沃黃土也就烙印上許多的悲壯和厚重。滹沱河曾經滋養佑護的地方被歷史塵封了一千四百多年之後再一次被現代化造城運動所驚擾,於是沉睡在地下的東垣古陶在大型挖掘設備的轟鳴聲中得以重見天日,水流沖刷,住宅建造,河渠整治,道路延展,管道敷設,植樹造林,黃土掩埋的文化瑰寶再次現身,東垣故城也在石家莊城市尋根問祖再續文化根脈過程中被寄予厚望,同時也被更多的市民百姓所熟知。

我和石家莊東垣故城的不了情緣

我和石家莊東垣故城的不了情緣

也許就是這些深藏了幾千年的古陶善解人意,最能彌補歷史文獻對東垣故城有意無意的遺忘和冷落,或許這樣的城池對於煌煌五千年的華夏文明來說不值得大書特書,但對於石家莊這樣一座歷來被貶斥為缺少文化根基,缺少歷史傳承的城市而言卻是至關重要的,事實上這裡歷朝歷代從來就不缺少中心城市,臺西商城、鮮虞新市、中山靈壽、東垣故城、正定古城、新石家莊,這些燦若星辰的城市聚集起當世的文明並延續至今,畢竟滹沱河沿岸城市的肇建、興衰、遷徙還是有規律可循的,而東垣故城則是冀中地區城市發展變化的歷史見證。

我和石家莊東垣故城的不了情緣

我和石家莊東垣故城的不了情緣

十幾年來無數次與東垣故城親密接觸,最感親切的就是千姿百態的生活用陶和建築用陶,也正是十多年前在田野裡偶然的發現令我對東垣故城歷史文化的探究一發而不可收,太多的田野勘察和工地尋覓使我對東垣故城遺址及其附近地區的地形、地貌瞭然於心,也積極參與到電視、紙媒、網絡對石家莊歷史文化的普及和推廣之中,東垣故城也因為一次次的被提及而廣為人知,湮沒在歷史塵埃裡的城市被喚醒,我也因為數年的努力被有關部門授予石家莊市文物保護突出貢獻個人的榮譽,這些皆是源於東垣故城的悠遠和東垣古陶的豐富,灰撲撲的陶器殘片卻能還原一段輝煌的歷史。

我和石家莊東垣故城的不了情緣

我和石家莊東垣故城的不了情緣

古陶是凝聚了金、木、水、火、土的精華之所在,歷史的長河沉澱了無數古人智慧和精巧技藝,如今卻大多化為腐朽,高貴稀有的玉石、青銅、金銀和鐵器距離世俗很遙遠,且讓後世的追捧和高仿搞得真假莫辨,贗品橫行,歷史都在苦笑,唯有深藏於地下的古陶依然能夠傳遞出遠古的信息,依然能夠為後人留下以資研究、探尋的實物標本。碎且碎了,殘且殘了,但其亙古未變的材質和技藝,記錄演變過程的紋飾、溫度、器型、工藝、年代都在這些貌不驚人的陶片中得到體現,灰陶、紅陶、加砂灰陶、加砂紅陶忠實的印證著那段歷史,東垣古陶以其年代跨度漫長,器型規制繁多,製作工藝複雜、存世疑問眾多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古陶研究者。許多古陶懸疑的存在也在頂推著東垣文化的上限,也許不僅僅是戰國時代,或許更加久遠的年代這裡就有人類創造著歷史。

我和石家莊東垣故城的不了情緣

我和石家莊東垣故城的不了情緣


修復這些古陶,再現當年陶器的神韻,還原那段悠遠的歷史就顯得越來越迫切了,陶豆在東垣故城遺址發現眾多,短柄和高柄,淺盤和深盤存在於不同的地域,這也反映出東垣故城存續時間之長和年代跨度之大;各種規格的陶紡輪再次印證滹沱河流域曾經聲名遠播的絲織業、紡織業絕非虛言,麻桑遍佈,織造發達由來已久,也與不遠處南楊莊距今5400年前的陶蠶形成遙相呼應之勢;陶碗、陶釜、陶罐和陶甑碎片的大量存在,表明地處東垣故城西南部的陶器製造作坊規模之宏大,也足以證明東垣故城城市規模和滹沱河船運以及陸路驛道的發達程度;密集出現於石津北乾渠沿岸的大量不同紋飾的陶拍子和其它製陶工具更進一步強化了該地域的製陶中心地位。

我和石家莊東垣故城的不了情緣

我和石家莊東垣故城的不了情緣


遍佈田野的磚頭瓦片也許永遠無法鉤沉農人回味歷史的興趣,但卻令我的業餘生活變得更加趣味盎然,變得異常充實,挖掘機攪擾的是往昔的遺存,打樁機破壞的是曾經的繁華,有心人的撿拾是一種貢獻,有心人的修復則是一種悲哀,當一個人的努力與這座城市歷史文化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個人的渺小就顯露無疑,任誰也阻擋不住城市化的浪潮,精美絕倫的雲紋瓦當述說著那個時期的輝煌,整齊規整的鋪地磚再現往昔的流行風尚,繩紋大磚和繩紋筒瓦描繪著秦漢建築的古樸和威嚴,倒是作為冥器的陶狗、陶鴨、陶樓透露出匠人們迥異的風格和時代特徵,殘缺不全的陶範足以證明東垣故城還有相當規模的冶金鑄造業,而更多殘損的不能恢復當初形制的陶器則給我們留下更多的想象和猜測,還有許多有關陶器的不解之謎困擾著我們,東垣故城就是一本剛剛開啟的大書,神秘、悠久、燦爛、真實,能夠近距離的接觸,能夠時常仔細捧讀,仔細揣摩,仔細研究,是緣分也是責任!因為歷史不僅僅屬於考古學家也屬於普羅大眾,我始終這樣認為。

我和石家莊東垣故城的不了情緣

我和石家莊東垣故城的不了情緣


修復工作既充滿樂趣也飽含艱辛,蒐集撿拾十數載,修復研究許多年,這些凝聚著古人才智,體現古城風韻的古陶已不僅僅是某一個人的私人藏品,石家莊需要這段歷史,也是永遠無法割裂的現實,東垣----正定----石家莊,清晰地城市發展脈絡,再加上歷史再一次垂青這片沃土,石家莊城市跨越滹沱河北拓,東垣故城將肩負起承轉起合、聯繫古今的歷史重任,個人的業餘愛好能與這座城市的發展緊密契合,能與這個時代保持同步也是很幸運的事情,相信這些古陶一定會等到發揮其作用的那一天,介時悉數捐贈我亦無怨無悔!相信,這樣的不了情緣定會永遠的延續下去。

我和石家莊東垣故城的不了情緣

我和石家莊東垣故城的不了情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