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運動?糖友選擇健步走

說到糖尿病治療的“五架馬車”,相信糖友都不陌生,即飲食、藥物、監測、教育和運動,我們這裡要說的是運動。對於糖尿病這種生活方式疾病,在生活中一定要多加註意,家人能陪同糖友一起運動是個不錯的選擇,既能增進感情,又能防治疾病,專家建議,糖友選擇健步走。

怎麼運動?糖友選擇健步走

怎麼運動?糖友選擇健步走

  高強度運動反而導致血糖增高

  改革開放以前,糖尿病患病率只有0.7%,而現在全國9.7%的人有糖尿病,這是9400萬的“龐大陣容”,更可怕的是,還有另外15.5%即1.5億人處於糖尿病前期。這與生活條件改善、生活方式改變有很大關係。專家指出,現在一些年輕人吃得好又不運動,整天窩在電腦前打遊戲,如果患者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糖尿病“後備軍”將不可避免而成為糖尿病患者。

  然而,因生活方式改變而增加發病的糖尿病,同樣可以靠改變生活方式來預防和控制。“管住嘴、邁開腿”的生活方式有助於控制輕微糖尿病、預防糖尿病前期發展為糖尿病,六成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避免發展為糖尿病“正規軍”。

  研究表明,規律運動對糖尿病確有好處。從糖尿病病情本身來說,運動能增加胰島素的敏感度,改善胰島素抵抗,有助於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另外,運動還可以改善心肺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減少體內脂肪堆積,降低及保持體重。然而應該注意的是,高強度的運動反而會加強胰島素抵抗,導致血糖增高,同時使過氧化脂質分泌增加,氧化應激程度加重,加重併發症。中等強度運動才能使葡萄糖利用增加,降低血糖,有益於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健步走 適合糖尿病患者

  有氧運動就是中等強度的運動,在各種有氧運動中,健步走是適合糖尿病患者的一項運動。專家介紹,健步走實際上就是一種“規範化的散步”,講究姿勢、速度——姿勢上要求昂首挺胸,行走的速度和運動量一般介於散步和競走之間。據瞭解,每走一步,可以牽動全身95%的肌肉,不僅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還可以調整新陳代謝,對防治心腦血管病、血脂異常、糖尿病及肥胖等都很有幫助。健步走還可以增加骨質密度、強筋健骨、減輕精神壓力和調節心理狀態等。

  廣東省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提倡糖尿病患者每天步行6000步,時間約1小時,做家務等體力活動可以衝減一些運動量,而作為專門的鍛鍊,每次時間持續在30分鐘以上效果好。“6000步是一個起步,之後可以逐步提高到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提倡的每天一萬步。不過重要還是把握個性化原則,根據患者的心肺能力、腿腳活動性量力而行。”專家表示,對於行動不便的糖尿病患者,提倡“能動多少是多少”,即使是躺在床上,活動活動手腳也比不動要好。

  為何提倡健步走而不是慢跑?專家解釋,一方面,新研究表明,走路時腳底落地時所承受的衝力是體重的1.5倍,慢跑是2倍~3倍,而快跑是7倍,糖尿病患者多是上了年紀,健步走有益於足底健康,避免關節損傷;另一方面,每次鍛鍊提倡在30分鐘以上,若是慢跑,未必人人都能堅持這麼長的時間,而健步走則更加大眾化。

  另外,糖尿病患者也應該提醒自己家人注意。由於糖尿病與生活方式和遺傳有關,一家人由於飲食習慣相近,又共享相近的基因,一個家庭內有可能會出現幾個糖尿病患者。專家建議,有糖尿病患者的家庭多組織些家庭戶外活動,既有助於預防或控制糖尿病,也能融洽感情,一舉兩得,“建議不要對孩子以‘出去吃一頓'作為獎勵,要獎就獎出去玩、去運動。”

  糖尿病人夏天做運動注意什麼?

  首先,不要飯後立即運動,因為飯後血糖濃度高,運動初期肝臟會分解糖原進入血液,此時會產生一個血糖峰值,這可能會使病情加重,嚴重的會引起暈厥。人體攝入的食物到胃腸需要20多分鐘,餐後20分鐘到半小時以後運動比較合適。

  其次,不要空腹運動,血糖過低會使得全身乏力、大腦指令不清晰,容易出現意外。大部分病人經過一夜的休息以後,早上的血糖非常低,如果在低血糖的情況下劇烈運動,會誘發冠心病發作。

  而且,應避開中午時間(12:00~14:00)。這個時間段太陽光直射,溫度比較高,會造成中暑。

  另外,由於糖尿病人恢復能力差,因此一旦足部受傷,發病很快,很難痊癒,嚴重的甚至有截肢的可能。所以糖尿病人運動時要注意保護好足部,選擇合腳的運動鞋和棉襪,儘量避免穿漏腳趾的涼鞋或者拖鞋,此外特別注意鞋的密閉性和通氣性,既能防止進去沙、石子之類的東西,又能保證通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