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毁掉我一生的人,被我亲手送进监狱

校园霸凌:毁掉我一生的人,被我亲手送进监狱

有人说,很多孩子的恶意,往往比成人更可怕,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底线。

对年轻的他们来说法律是无感的,加上这个年龄阶段心理的变化,往往做任何事情都是不会去想后果的。

敢在别人的脸上连抽十几巴掌,几个人拥上扒掉女生上衣拍裸照录视频,到处传播荡妇羞辱的谣言,用尿和屎泼在别人身上,把垃圾筐扣在别人头上……这些对他们来说,只是情感上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一种炫耀。

但被霸凌者往往恐惧无力,经受着他人无法理解的绝望,厌学、轻生、抑郁……

毁掉我一生的人,被我亲手送进监狱

2019年初“王晶晶遭遇校园暴力事件”一事,将校园欺凌带入了公众视野。

校园霸凌:毁掉我一生的人,被我亲手送进监狱

王晶晶的校园霸凌,起源于一个杯子。

上中学的时候,同学摔坏了她的杯子,她的同桌开玩笑称杯子要三百万!

谣言传播的速度永远比澄清来得更迅速,同学们自此开始恶意嘲笑和讽刺王晶晶,各种不堪入耳的谩骂声不断涌来。

那年,王晶晶仅仅15岁。

这个玩笑引发的误会并没有随着时间而被人遗忘,相反的,学校贴吧中诋毁王晶晶的帖子越来越多,还有校友还煽动其他人让她去死。

校园霸凌:毁掉我一生的人,被我亲手送进监狱

校园霸凌:毁掉我一生的人,被我亲手送进监狱

王晶晶做梦也没想到,做这些事的人,竟都是曾被她称为同学的人。

最可悲的是,访谈中她说:“因为欺凌者众多,我甚至不知道该去恨谁。”

终于,王晶晶实在无法忍受这些诽谤谣言,决定用法律手段反击,那些诽谤她的人,被她亲手告上了法庭。

可即便当初那些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对于王晶晶而言,曾经给她带来的种种伤痛,并未因此而烟消云散,直到现在,她对所有人都还保留一丝戒备。

校园暴力像一把不见血的刀,深深的划在每个受欺凌者的心里。

曾经的象牙塔,欺凌者滋养的温床

东野圭吾在小说《恶意》里写道:“就好像某天突然被贴上恶魔的符咒一样,校园霸凌事件就这么开始了。”

这可以说是所有校园霸凌的共同点,可能是因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也可能没有任何缘由,一个人突然就变成了被霸凌的对象。

像王晶晶这样站出来的,是少数,绝大多数的校园霸凌一生都不被人看到。

对河南省部分小学的校园霸凌调查显示,被霸凌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28.3%,将近三分之一的小学生经历过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毁掉我一生的人,被我亲手送进监狱

数据显示,中国有20-30%的青少年至少遭受过一次霸凌 。

但在这些孩子中,超过一半人表示不会告诉老师、家长;超过40%的霸凌者没有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
2015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校园暴力案件共计1000余件。

校园霸凌:毁掉我一生的人,被我亲手送进监狱

从案件类型看,有57.5%的校园暴力案件为故意伤害案件。2015年至2017年,校园暴力案件中,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近三年呈下降趋势,年平均降幅分别为24.62%和18.51%。校园暴力案件中,聚众斗殴罪和寻衅滋事罪在2017年有小幅增长,同比上升10.58%和14.08%。

报告显示,校园暴力案件中,55.12%因发生口角、小摩擦等琐事而引发;因满足个人私欲进行抢劫、敲诈勒索、强迫卖淫、侮辱、强奸等犯罪行为的案件占18.08%。涉及故意杀人罪的校园暴力案件中,近七成因琐事而起,此外,21.74%是因感情问题引起;4.65%是为发泄个人情绪。

“宿舍”里最易发生校园暴力

校园霸凌:毁掉我一生的人,被我亲手送进监狱

学生“宿舍”成为最容易发生校园暴力案件的地点,其次依次为教室、厕所、走廊楼道、操场等地。《报告》显示,通过对校园内教室、宿舍等场所进行词频分析发现,有35.31%的校园暴力案件中出现了宿舍一词,而在这些案件中绝大部分案件的案发地就是在宿舍。在涉及故意杀人罪的校园暴力案件中,65.12%的案件出现了“宿舍”一词。

美国教育发展中心也做过类似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64%的孩子在被霸凌后,不会选择告诉他人。

霸凌事件对学校而言,是一个必须拼命藏起来的霉菌,即使任由这块霉菌在阴暗的角落里扩散开来,也不能被暴露在阳光下。

当被霸凌者在黑暗中独自挣扎,找不到可以诉说的对象,也没人愿意拉自己一把时,悲剧难免发生。

不作为是校园霸凌者的“帮凶“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这是电影《悲伤逆流成河》中易遥给我留下最为深刻的一句话。

最近上映不久的《少年的你》第一幕,一个名叫胡小蝶的女生跳楼自杀,生前她遭受过全班同学的欺凌和排挤。

校园霸凌:毁掉我一生的人,被我亲手送进监狱

在自杀前,她曾向女主陈念(周冬雨饰)发过求救信号,"他们欺负我时,你为什么什么都不做?”

这句台词不仅是对陈念的叩问,也是对所有观者的叩问。

什么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试想,在曹乐乐自杀事件中,当初如果有一两个同学站出来“拉她一把”,悲剧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看这部电影的不仅有学生,还有即将成为家长或者已为父母的大人。电影作品最大的魅力,在于激发人们对弱者的关注、同情,及对自身的审视。这部电影,不仅给所有孩子上了一课,也为观看它的大人上了一课。

10月28号,网传一则“一群学生在宾馆中对一男孩进行殴打”的视频。在视频中,一群学生模样的人嬉嬉笑笑,对一名未成年男孩实施殴打。整个视频长达4分钟,视频中的被打男孩连续遭多名施暴者扇巴掌、踹肚子。

校园霸凌:毁掉我一生的人,被我亲手送进监狱

校园霸凌:毁掉我一生的人,被我亲手送进监狱

其中一名施暴者还在一边录视频一边喊道“来个特写”、“我们不差钱,我们不差那一个月工资。”即便被打男孩弓着背捂着肚子,发出痛苦的声音,也丝毫没有让施暴者们停下手。

像这类校园霸凌案件层出不穷,而校方、施暴者家长方面而仅仅是赔偿、道歉了事,这对于身心都遭到迫害的受害者一方来说极为不公。

作为旁观者,对校园凌霸事件视若无睹,就是施暴者肆意行为的帮凶。

校园霸凌没人是赢家

施暴者的行为是暂时的,对受害者的伤害却能长达一辈子。

21岁的女生凌潇潇常因梦见初中的事情而惊醒。

她曾在初中时遭遇校园霸凌,尽管已经过去快十年,阴影也没能减轻。

凌潇潇是当时班里的转学生,又担任课代表,会登记不交作业的同学,于是成了一些同学欺凌的对象。经历了被扯头发、扇耳光、关进厕所里等一系列的欺辱,最绝望的时候,凌潇潇甚至写下过一份遗书。

校园霸凌:毁掉我一生的人,被我亲手送进监狱

这段遭遇在凌潇潇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她说:“因为初中被欺凌的经历,我整个人生都被毁了,我没有办法恋爱,看见异性就恶心反胃,与人视线交汇时,我会下意识地想,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

2014年,《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哪怕是童年时偶尔被欺凌过的人,在人生中都会遇到更多的问题。

一方面,这些人会有更多的心理困扰,对生活和未来更加悲观。他们很少见人,和伴侣一起生活的可能性更低,哪怕在生病的情况下也不愿意给朋友打电话。

另一方面,他们的身体健康也可能会受到损害,比如患上一些慢性疾病。

更可怕的是,霸凌对受害者的影响,会一直持续到他们中年。

研究发现,那些童年时经常遭受欺凌的人,在45岁时,会存在着更高的焦虑、抑郁和自杀的风险。

难以想象,他们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绝望。

对于一部分年纪稍长的学生来说,在遭受园霸凌时,往往会选择“打回去”。在这过程中,受害者转变为施暴者,走向了另一种深渊。

部分有过校园霸凌行为的孩子,会因惹事生非,不被老师同学喜爱,而拥有较低的自尊感。

一旦进入宽容度更低的社会,会更加难以适应现实环境,从而出现更强的敌意和侵略性。

校园霸凌:毁掉我一生的人,被我亲手送进监狱

英国的一个研究团队,调查了一组14岁的男孩,询问他们是否有过校园霸凌行为。等到这些男孩18岁和32岁时,该团队又两次对他们进行了访问。研究发现,那些14岁时表示有过霸凌行为的男孩,其中有18%到了32岁依然有霸凌行为或是犯罪记录。

这意味着,施暴者将会和受害者一样,需要面对更加艰难的人生。

在校园霸凌中,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向受害者伸出援手,其实也是保护我们自己。

不做沉默的帮凶,让世界温暖常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