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紮實推進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

聊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把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轉化為狠抓落實的具體行動,邊組建、邊思考、邊總結、邊提升,高標準、快節奏推動全市“兩中心兩站”建設。

聊城紮實推進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

  在工作中,按照整縣推動、逐鎮驗收的方法,以縣為單位統一設計製作服務站牌匾、工作職責、服務內容、接待流程、工作制度,強力推動、一村不漏。從2月初召開工作部署會議,不到一個月時間,全市11個縣(市、區)、140個鄉鎮(街道、園區)、6462個村居(社區)服務中心(站)實現了全面掛牌,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全員的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機構框架初步建成。

  “架子”搭起來了,如何發揮作用,精準為退役軍人服務是個難題。市委、市政府把“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和工作開展情況”納入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明確了4大類16項具體考核指標;縣(市、區)參照市級做法考核鄉鎮,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形成了市縣鄉村四級書記一齊抓的工作格局,成為推動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的強大動力。

  針對制約體系運轉的資金、人員、場所三大難題,將市、縣、鄉、村四級服務中心(站)工作經費列入財政保障範圍,特別是解決了村級服務站無專項資金的問題,為服務保障退役軍人打下了堅實基礎。在工作隊伍建設上,落實專項編制、專職人員,並加強業務培訓,建設一支既專又精的服務隊伍。在場所建設上,定標準,樹樣子,以點帶面逐步規範,各鄉鎮(街道)、村居(社區)服務站至少建設了一處多功能一體化工作室、一面榮譽牆,保障退役軍人學習有陣地、活動有場所。成立了老兵工作室,廣泛發動退役軍人中的專業人士和骨幹力量參與退役軍人接待和矛盾調解等工作,面對面、心貼心、解難題、辦實事,更好地維護退役軍人的合法權益。

  既要“顏值”高,更要“裡子”實。東阿縣先行先試,立足“服務”,突出“精準”,實施一人一檔、一人一卡、一人一策,為退役軍人提供定製化、精準化服務。特別是根據服務對象需求,由鎮村黨員幹部、優秀退役軍人黨員與退役軍人、其他優撫對象按照最高不超過1:5的比例結成“對子”,確保了所有退役軍人及其他優撫對象都有人聯繫。同時,結合退役軍人自身優勢,積極搭建鄉村振興、就業創業、矛盾調處、文化傳播四大平臺,讓他們從“最可愛的人”蝶變成“最有用的人”。目前,聊城市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退役軍人達到881名,佔總量的14%,成為推動全市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聊城市嚴格標準規範、夯實基層基礎,紮實推進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的做法,得到了上級的肯定和廣大退役軍人的認可,取得了階段性成果。11月6日,在全國地市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主任培訓班上,聊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玉錄同志應邀作報告,詳細介紹分享了聊城市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工作經驗。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李軍 通訊員 趙振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