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五華威光體育館開館啦!來吧,一起燃燒卡路里

梅州五華威光體育館開館啦!來吧,一起燃燒卡路里

體育館正門佇立著武狀元李威光雕塑。

12日上午,五華縣威光體育館開館儀式舉行,標誌著歷時兩年多建設的威光體育館完工並正式投入使用。

梅州五華威光體育館開館啦!來吧,一起燃燒卡路里

館內一景。

中國奧委會原副主席、中國體育基金會原主席王寶良,市委副書記王慶利,廣東省籃球協會副秘書長、青訓委員會主任李君,澳門體育局顧問羅保,澳門五華同鄉會會長周運賢,五華縣委、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府、縣政協領導等成員以及文創企業代表、社會各界代表參加。

儀式前,嘉賓為奪得世界沙灘足球俱樂部杯亞軍隊伍獻花、頒獎;緊接著,嘉賓共同觸摸啟動球宣佈場館開館;隨後,現場還舉行文藝演出、五華•澳門籃球交流賽等。

梅州五華威光體育館開館啦!來吧,一起燃燒卡路里

梅州五華威光體育館開館啦!來吧,一起燃燒卡路里


威光體育館位於五華縣琴江新城內,屬於五華奧體中心二期項目,總建築面積約2.58萬平方米,投資4.9億元,主要分為籃球館、羽毛球館、游泳館及其他功能用房等,是一個可容納觀眾約3000人的綜合性體育館。記者從遠處望去,只見該體育館整體呈現長方體形狀,外牆以橘紅色牆體和玻璃幕牆為主,顯得通透整潔、雄偉壯觀。體育館正門前,是武狀元李威光的雕塑。據瞭解,該雕塑作品由廖慧蘭教授及廣州美術學院團隊創作,像高5米,著重表現和塑造乾隆時期的李威光大將軍身材魁梧、威風凜凜、身穿戰袍、手握關刀為抗擊敵寇、守衛邊陲、所向披靡累立戰功的蓋世武將軍形象,給世人展示和傳遞出一種誓死捍衛祖國河山的大將氣概和中華民族精神。

梅州五華威光體育館開館啦!來吧,一起燃燒卡路里

梅州五華威光體育館開館啦!來吧,一起燃燒卡路里

梅州五華威光體育館開館啦!來吧,一起燃燒卡路里

梅州五華威光體育館開館啦!來吧,一起燃燒卡路里

李威光簡介:

李威光(1735—1795年),字作楫,號韜序。廣東長樂縣(今五華縣)華城鎮黃埔村人,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出生在長樂縣的一個小康家庭。其父李資始是前清廩生,知書識義,對其子從小學書習武管教頗嚴。其母是一個才思敏捷,性格開朗的農村婦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李威光束裝上京,參加壬辰科會試。殿試一舉成名,欽點狀元及第。李威光與福建上杭的丁錦堂是客家人在清代僅有的兩位武狀元。

據父老相傳,他先以學文,曾考取過文秀才;後投館拜師,學習武藝,遂轉向武功方面發展。因他天資聰穎,勤學苦練,又身材碩壯,體高七尺,膂力過人。不幾年,刀、槍、棍、棒、騎、射件件皆能,武藝出眾。

乾隆十五年(1750年)適逢縣考,十六歲的李威光赴考,名列前矛,入選武生。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恩科赴省鄉試,金榜題名,高中武舉人。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上京赴考,參加壬辰恩科會試,經過一系列激烈競技,殿試所有武科均得第一,欽點進士及第一甲第一名,高中狀元。李威光狀元及第後,皇帝極為器重,起先留他在京城授其御前頭等侍衛,警衛金鑾殿,並隨皇帝去郊區狩獵,是警衛皇帝最親近的侍衛官。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授他為廣西提標左營遊擊。不久又調浙江黃岩鎮標水師中軍遊擊,旋又晉升為福建烽火門參將。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秋,臺灣天地會首領林爽文聚眾造反(脫離中央、搞臺灣獨立),連克彰化、鳳山諸郡,聲勢很大,並圍攻臺灣府城,清軍大敗,朝廷震驚。乾隆急派福相國(福康安)調福建烽火門參將李威光領兵征討,不久由李威光所率清兵反敗為勝,平息了事端。朝廷授威光軍功加一級,記錄二次,將他留守臺灣,晉升為臺灣安平協水師副將。不久調任閩安協副將,署海壇南澳總兵,誥封“四世武功將軍”(從二品)。

李威光出任南澳總兵,為時數年,經略海疆,為東南屏障,對閩粵兩省及東南沿海地區之安全貢獻頗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