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請家長的孩子,有時候未必是壞事,家長要學會拿回"主動權"

一說起"請家長"這個話題,很多人總覺得被"請家長",都是自己孩子在學校犯錯了,自己作為家長管教不好會覺得異常丟人。實際上,被請家長的孩子,有時候未必是一件壞事情,家長想要把自己認為的"丟臉",逆襲成別人眼中的讚許,家長就需要學會如何去拿回"主動權"。

被請家長的孩子,有時候未必是壞事,家長要學會拿回

被請家長的孩子為什麼未必是壞事

一般來說,老師請家長到學校基本就是孩子在學校,發生了一些異常情況。比如說學習上成績下降、和同學之間發生了矛盾,其實不論是哪種原因,老師請家長的目的,就是為了溝通解決問題。也並非是訓斥孩子在學校的種種行為,這也說明了孩子遇到了一個負責任的老師。

被請家長的孩子,有時候未必是壞事,家長要學會拿回

老師能夠對孩子關注,也說明孩子在老師的心目中有著提拔之心。所以說,當我們遇到被請家長的時候,不要拿"丟人"的心態去面對。想要孩子在老師心目中更加註重一些,也為了打消自己認為請家長"丟臉"的心態,在被請家長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如何去拿回"主動權"。

如何拿回請家長的"主動權"

想要拿回"請家長"的主動權,家長在被請家長的時候,一定要重視老師所溝通的問題,回到家後對這個問題也要規劃出一定的解決措施。在實施措施的時候,要主動多和老師溝通交流,詢問孩子近期在學校的行為是否好轉。家長對事件的重視和積極配合糾正,是對孩子的一種負責任行為,也是對老師的一種尊重和認可。

被請家長的孩子,有時候未必是壞事,家長要學會拿回

遇到負責的老師和家長,對孩子來說更是一種幸運,最重要的是父母對"請家長"的應對措施,會讓老師刮目相看。平時對孩子的提拔和關注,也更加頻繁一些。那麼,如何正確拿回請家長的"主動權"呢?因為每個孩子請家長所溝通的問題不同,所以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也會有改變。

被請家長的孩子,有時候未必是壞事,家長要學會拿回

比如說,孩子因為在學校和同學打架被請家長,這個時候父母正確做法,就是需要找到孩子和同學打架的原因,並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地把所有的緣由,都歸咎到孩子身上。孩子打架被請家長,父母也不要上去就是一頓開罵和暴揍,這樣只會讓孩子需要解決的問題更加惡劣一些。孩子和同學打架也是有原因的,只要我們找到原因的話,兩個冤家也能變成好朋友。

被請家長的孩子,有時候未必是壞事,家長要學會拿回

想要解決孩子們之間的紛爭,就需要和雙方孩子的家長進行溝通,可能在溝通的過程當中,有些家長並沒有想象當中的溝通那樣流暢,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讓老師介入從中調解。只要我們拿回解決事情的"主動權",請家長也是一件讓人刮目相看的光榮事蹟。

被請家長的孩子,有時候未必是壞事,家長要學會拿回

請家長並非是丟人的事情,也希望各位爸爸媽媽們,在被請家長的時候正確面對問題。同時也需要給孩子正確的心理輔導,不要讓請家長成為孩子心理上的負擔。讓孩子有一個良好輕鬆的成長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都有著特別好的幫襯性。


我們是2歲孩子的爸爸媽媽,從備孕開始我們就一起走過來,孩子從0歲到現在的2週歲給我們太多的感觸,孩子發現新奇的東西都來喊“媽媽,快來看”,“爸爺,快來看”,所以這是我們名稱的由來。孩子的成長,爸爸絕不能缺席,每天爸爸都會抽出時間一定陪著孩子,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成長。每天都感受著孩子成長的快樂,積累很多的經驗特別想大家分享......同時也歡迎同為爸爸媽媽的您,一塊來分享養娃的點點滴滴。養娃,其實等於我們重新過了一個童年,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