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赫章探明價值700億元超大型鉛鋅礦

近日,都市新聞記者從貴州地礦113地質大隊獲悉,該隊多年來圍繞黔西北鉛鋅礦集區進行鉛鋅找礦攻關,探明赫章豬拱塘超大型鉛鋅礦資源量預計達330萬噸,經濟價值700億元,實現貴州省鉛鋅找礦歷史上的重大突破。

貴州赫章探明價值700億元超大型鉛鋅礦

強強聯手 發現大規模鉛鋅礦床存在可能

記者日前來到赫章縣水塘鄉豬拱塘一帶看到,貴州地礦113地質大隊的地質工作者,揹著工作包,帶著找礦錘、GPS定位儀、指南針、地圖、取樣袋等,跋山涉水取石、取土,尋找地質信息。下山時,取樣袋裡裝滿了各種各樣的樣品,打開車輛的後箱,裡面全是安全帽、樣品、地質錘、繩子等物件,這些都是地礦“尋寶人”的“標配”。

“鉛鋅礦是我國重要的戰略性礦產資源,在有色金屬工業中佔有重要地位,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建設、國防、高新科技領域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113地質大隊黨組書記鄧家學介紹,金屬鉛具有良好的壓延性、耐磨性、抗腐蝕性、鑄造性,且有很好的常溫機械性,能與多種金屬製成性能優良的合金。其中,金屬鉛、鉛合金和其化合物廣泛應用於蓄電池、電纜護套、機械製造業、船舶製造、輕工、氧化鉛、射線防護等行業,目前在有色金屬消費中僅次於銅和鋁。

蒼茫大地,隱伏在地表數百米上千米以下的鉛鋅礦,是如何被地礦“尋寶人”的火眼金睛發現的呢?

據瞭解,我省西部的赫章、威寧、水城鉛鋅礦資源,早在明清時期就有初步開發。然而,與雲南會澤千萬噸級鉛鋅礦僅一江之隔的貴州,探明儲量少,只有少量零星發現,一直是“只見星星不見月亮”,該區域被認為難以實現大的找礦突破。

據貴州地礦113地質大隊副總工程師、豬拱塘探礦項目負責人何良倫介紹,從2010年開始,貴州地礦113地質大隊開始接手豬拱塘一帶的探礦任務,並與中國地質大學聯手開展“產、學、研”協同攻關,依託國家地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計劃,聚焦制約找礦突破的關鍵地質問題,對比雲南會澤鉛鋅礦成礦規律,提出“構造巖複合成因模式”勘查模型及方法技術體系,實現理論技術創新,從而對赫章豬拱塘隱伏鉛鋅礦的價值有了新的認識。

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博導楊坤光與何良倫的產學研攻關團隊,在新的地質科學理論基礎上推斷,鉛鋅礦與“印支-燕山期”構造活動有關,受斷裂構造控制是其基本特徵之一,區域內具備形成鉛鋅這類礦床的地質背景條件,就有可能形成大規模的鉛鋅礦床。根據這一推斷,該團隊認為區域內鉛鋅礦屬於受斷裂構造控制的“MVT”型鉛鋅礦床,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規模的潛力。

10年探索 經濟價值達700億元

隨即,貴州省地礦局啟動“黔西北地區鉛鋅找礦攻關”項目,貴州地礦113地質大隊通過技術隊伍整合,科研團隊、技術團隊快速跟進,對比川、滇、黔會澤等大型鉛鋅礦床成礦的地質背景,進一步發現豬拱塘區域內發育有大型逆衝構造和碳酸鹽巖,顯示有利的成礦地質背景和找礦潛力。

通過礦區構造控礦特徵詳細解析,結合物探、化探結果,項目組圈定了找礦有利地段及深部找礦靶區,預測深部隱伏鉛鋅礦體的空間分佈範圍,再採用鑽探工程定位礦體後,通過10年的時間,探明鉛鋅資源量275.28萬噸,實現我省鉛鋅找礦的重大突破。

在此基礎上,項目組通過進一步勘探,認為鉛鋅資源量有望突破330萬噸,礦床鉛+鋅品位達11%,是工業品位的10至25倍,礦體厚度是工業可採厚度的10倍,相當於6個大型鉛鋅礦,經濟價值達700億元。

“豬拱塘超大型鉛鋅礦的發現,成為川、滇、黔地區晚古生代二疊紀最大的‘MVT’型鉛鋅礦床,這一研究填補了川、滇、黔二疊紀‘MVT’型鉛鋅礦床空白,在國內(外)產生重要影響。”何良倫說。

赫章縣豬拱塘鉛鋅礦找礦的重大突破,獲得中國地質學會2018年度十大找礦成果,項目研究團隊獲得貴州省“工人先鋒號”榮譽。這一重大突破,不僅為區域內鉛鋅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和勘查找礦提供理論指導,也為建立黔西北鉛鋅礦資源基地,為貴州有色金屬產業發展提供了資源保障,對烏蒙山區集中連片脫貧攻堅具有深遠的影響。

據悉,自20世紀50年代貴州省地礦局成立以來,在全省進行勘查發現鉛鋅礦分佈於全省50多個縣(市),並在都勻牛角塘、織金五指山等地區先後發現三個大型和一批中小型鉛鋅礦床,為貴州鉛鋅礦的開發提供了重要的資源基礎,為貴州成為中國有色金屬十大省區作出了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