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已經來到我們的生活中,你認為未來5G能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嗎?具體如何改變?

看看kankan


隨著5G通信的落地應用,5G將為互聯網向更大範圍內普及奠定基礎,從5G通信的標準來看,5G時代將全面促進物聯網的發展,而物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結合也將進一步脫虛向實。

5G對於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將有更多的體現,在諸多的變化當中,有一點變化將有越來越明顯的體現,那就是5G通信將模糊生活和工作的界限,工作場景的侷限性將被進一步打破,這意味著未來很多職位完全可以脫離工作場景的束縛,將有更多的職場人在家完成各種工作任務。

由於5G通信標準對於物聯網的發展有非常積極的影響,所以也把5G時代稱為物聯網時代,而物聯網時代最為直接的體現就是“萬物互聯”,在這背後也會全面促進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發展。從物聯網技術體系結構來看,物聯網未來將承載大數據、雲計算、邊緣計算和人工智能等一眾技術,所以未來物聯網的發展將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

物聯網平臺對於人們生活的影響將非常廣泛,可以說未來物聯網將成為互聯網在生活中最為直接的體現。從目前物聯網眾多發展領域來看,對人們生活影響比較大的方向包括智能家居、車聯網、智能醫療、智慧教育、智慧城市等,所以這些領域在5G時代將有比較大的發展機會。

從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具體表現來看,5G將帶來三點直接的變化,分別是網絡化、數據化和智能化,網絡化的結果將進一步降低溝通成本,而數據化的結果是提升人們的資源整合能力,網絡化和數據化最終的目標是智能化。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劉俊明


我認為5G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5G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就是網速的提高,等全面普及後,1Gbps的下載速度將會成為常態,是4G速度的十幾倍!

速度的提升首先會給我們現在的上網體驗帶來質的提升,無論是開視頻還是看電視再也不會卡到崩潰。

其次讓許多未來科技成為可能,比如無人駕駛汽車將會普及,虛擬現實技術將得到大規模應用,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農業等等將得到迅速發展,這些東西的應用離不開5G網絡的加持。

5G普及後,各行各業的發展將更趨近於智能化、無人化,智能機器人將會出現在更多的行業,大大減少人們的工作強度。

未來,在5G時代,人們的生活水平將會大幅度提高,許多新生事物必然會接踵而至,萬物互聯讓我們通過一部手機就可以做很多事。

5G!快點到來吧!相信大家都已經迫不及待了!


平頭哥科技


5G的出現,最開始是都在討論要不要換5G手機,最初,身處5G試點區域的人,可以體驗到令人驚豔的上網速度。因為,這時候與你分享帶寬的人數會很少,網速自然就會相當快。這件事情現在正在發生。

隨後,隨著5G網絡覆蓋面積的增大,用戶數量也會急劇上升,帶寬分享肯定會帶來網速的下降,雖然這時候的5G網速肯定還會比4G時代快得多,但肯定已經談不上驚豔了。這個過程會發生在未來2-3年之內。

再後來,有50%的用戶升級到5G網絡,這可以定義為5G網絡完成全覆蓋的重要時間節點。我預測,這個時間節點會在未來4-5年內到來。

在5G的普及過程中,會有一種神奇的智能硬件誕生。與現有的智能硬件不同,新款的智能硬件將會自動直連5G網絡,不再需要WIFI的支持,它們默認就是聯網狀態的。這些智能硬件的廠家早已與運營商簽訂了協議,它們將終生免費使用5G網絡,無需你為它們繳納網費。這種硬件會在5年後大量出現,它們的應用領域也層出不窮。到那個時候,大多數人才會意識到,原來5G不等於手機。

很快,你還會發現,一些廠家的配套家電之間會支持自動的通信。比如說,你的空調可能會在開啟前幫你把窗戶關上。或者你的冰箱會把雞蛋從電商網站加入你的購物車裡。你的健康手環和體重秤也不會再與你的手機通信,它們會直接把數據上傳到雲端,交給人工智能健康管家去管理。如果你家裡所有的家用電器全部選購的都是同一個品牌,那麼它們很有可能做出一些更有想象力的事情。這件事情在未來5-10年之間會逐漸呈星火燎原之勢。

5年後,在一些公共場所,比如體育館、火車站和飛機場等人員密集的場所,你會發現上網速度比你的家裡要快上幾倍甚至十幾倍,這是因為毫米波5G已經在這些需求最高地方逐漸普及了。10年後,只要在有公路的地方,我們就可以享受到來自路燈燈杆上的毫米波5G提供的超高速網絡。

令人無限期待的自動駕駛技術,很可能會在15年以後才能逐步走向實際應用。自動駕駛技術比家用電器困難的地方不僅僅是技術細節,更有兩個巨大的阻礙需要突破。一個是通信協議上的統一。只有所有的汽車廠商都遵循這個協議,自動駕駛汽車才能在路面上完成通信和協作。另一個問題是新老汽車的交替,也必然需要一個漫長的淘汰過程。

計算機科學家吳軍博士曾經預言,工作在物聯網設備上的芯片需要更低的能耗,同時也需要一個更加輕巧的操作系統與之配合。這將會誕生另外兩個巨頭型的公司。在互聯網時代,這兩家公司是微軟和英特爾;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兩家公司是谷歌和ARM;在萬物互聯的時代,5G 已經開始全面融入普通人的衣食住行。經過激烈的競爭之後,兩個新的互聯網巨頭也會初露端倪,商業江湖的格局開始重新洗牌。

關於5G,我非常喜歡鄔賀銓院士的那句話:“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


雲和數據


5G時代將來,我們的生活又將發生什麼變化:

生活上:早晨起床你的5G手機會自動控制家裡的智能家居設備,緩緩調節室內光線,播放悠揚的音樂,將你喚醒。穿上拖鞋時,你的體重、體脂等數據,同樣被採集和發送到雲端。;你上洗手間時,5G智慧馬桶會自動完成尿液採集,並進行化驗,得出相關數據,並上傳雲端。到了早飯時間,你的數字化智能廚房會根據你的健康數據,給出合適的膳食搭配,也就是最佳食譜。當然,你的冰箱也是5G智能的。它會自動對所儲存的食材進行數量和質量分析——哪些食材需要補充,哪些食材已經過期需要處理,它都會通過冰箱門的大屏幕告訴你,或者將提醒信息發到你的5G手機上。除了冰箱之外,實際上家裡所有的電器都內置了5G 通信模塊,支持5G網絡,從而變成了5G智能家電。不安全的通信網絡已經被淘汰,5G能帶來更安全、更穩定、更低功耗、更大帶寬的網絡服務,為家電的智能化提供可靠保證。

教育上:5G 在教育領域主要有三個應用場景,一是增強移動帶寬,應用一般是超高清視頻、VR、AR,會大幅度提高傳輸效率;二是海量大連接,5G 可以鏈接 PC、傳感器、監控器,實現物聯網相關連接數據的傳輸,打造智慧互聯教室;三是低時延的高可靠,對於教育,對於時延要求會提高視覺的體驗,甚至是互動的效率。應用實際當中,就會是為每個學生量身定製學習計劃,動態測評學生的狀態、學習專注度和活躍度。而對於教育資源匱乏的地區,5G 能夠有提供更好的互聯網服務,超高清、語音交互、優質教育資源,拉近老師和學生的距離。

醫療上:5G最大的大流量、大帶寬、大連接、低時延,適合了未來醫療的需求。醫生可以充分利用5G的高帶寬,來實現生命體徵數據、影像診斷結果、生化血液分析結果、電子病歷等資料的高速傳輸,更快地調取圖像信息、開展遠程會診和遠程手術,隨時就診斷和手術情況進行交流……待5G醫療成熟後,將為醫療資源匱乏的地區帶來先進了醫療技術,降低患者的醫療成本,也能為患者生命的急救贏得速度。

交通上:5G技術傳輸延時更短、傳輸帶寬更大、整個網絡會更加穩定,能夠對未來自動駕駛以及車聯網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基於這種實時傳輸,車端視頻可以實時傳輸到雲端,同樣,雲端信息也可以實時下發到車端。通過這樣的能力,可以在雲端實現智慧交通中樞,對整個交通流量以及車輛做出遠程的實時調節和控制,以及對應急車輛、公交等等做出雲端的遠程調度。據瞭解,2019年5G崗位將比去年增加20%-80%,未來10年國內5G人才需求將達到2000萬人。而在2020-2022年期間,對5G人才的需求量是最大的,屆時將會出現200萬的人才缺口,主要集中在物聯網安裝調試員、VR攝影師/導演/直播策劃、自動駕駛工程師、遠程醫療解決方案開發者、雲遊戲程序員、智慧城市從業者、數據分析師等


何以解愁唯有學習


科學技術的發展,可以直接影響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向好發展。

5G代表了通信技術的前瞻性尖端水平,網速極快,通話質量之高具有顛覆性意義。

更為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對於多種前沿科研領域的促進和發展是出乎意料的。

特別對於國防軍事,人類抗禦不可預測的自然災害,等等諸多方面的價值無法估量。

當然,任何新的科研成果從發明創造到推廣應用和普及,也需要一個過程,這也是人們翹首以盼的。

不過今天的社會發展進步速度,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週期已經不斷縮短。可以想像對於人們生活的影響會涉及諸多方面的。

至於具體如何改變,還需要專業技術人員去操作和實施,非專業人員隔行如隔山的望塵莫及。
(網絡圖片)


莫忘初心242650426


5G的到來,是奠定科技時代的真正到來和實線著的運用。將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到一個新階段,將生活科學化,捷徑化,也可以說程序最簡單化,也可以說,利用萬能化,也有可能說,一人一證,通天下。5G,是人科幻的結果,同時,人們又利用5G,去駕馱著科技的航向。


偉134682046


可怕的是5g時代可能還用著4G的手機,操著國際大局的心,可能自己朋友關係都處不好。指點著格局自己的房間亂亂的,一句話賺錢吧。


大勇叔挽回男友


我覺得5G的交費還是偏高了。

我期待未來5G技術價格更親民些。

科技要想改變生活就要讓人人都用得起。


小杰80164096


沒有大要求 網速快點 信號強點 網上開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