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魯迅原配夫人,老家侍奉公婆42年,丈夫鉅額遺產卻只給二房

她是魯迅原配夫人,老家侍奉公婆42年,丈夫鉅額遺產卻只給二房

提起魯迅先生的大名,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大文豪。他是我國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出版了《吶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等作品集。無數的經典作品被傳頌至今,甚至有很多名篇我們幾代人都倒背如流。

她是魯迅原配夫人,老家侍奉公婆42年,丈夫鉅額遺產卻只給二房

本期小編為大家介紹的主人公,是魯迅的原配夫人朱安女士。他們兩人的包辦婚姻,因此一直以來只有夫妻之名。朱安自從嫁給魯迅後,四十二年來一直留在老家侍奉公婆,而丈夫過世鉅額遺產卻只給二房。

朱安出生在1878年祖籍浙江紹興,祖上也曾經輝煌過,是當過知縣的書香門第之家。然而不幸的是,在朱安出生的時候家道中落,當然了家底還是剩一些的。

她是魯迅原配夫人,老家侍奉公婆42年,丈夫鉅額遺產卻只給二房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朱安,識字不多說不上是才女,但是一位懂禮儀識大體的溫柔女子。她從小接受的都是封建教育,這一點也為自己今後的婚姻埋下了隱患。

上世紀初期魯迅父親過世,母親就開始操辦兒子的婚事。老太太就喜歡朱安順從文靜的性格,所以一意孤行想要撮合這門婚事。

她是魯迅原配夫人,老家侍奉公婆42年,丈夫鉅額遺產卻只給二房

當時的魯迅根本沒有見過朱安,作為一個新時代的進步青年深受西方先進思想的影響。年少時期的魯迅胸懷大志,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對這個世界作出改變。

然而魯迅母親在沒有得到兒子的同意下,就貿然到女方家裡“請庚”。兩個年輕人之間並沒有太多的感情,這也成為了以後悲劇婚姻的開端。

她是魯迅原配夫人,老家侍奉公婆42年,丈夫鉅額遺產卻只給二房

當時魯迅在日本留學,對於母親要求儘快回家完婚的要求很牴觸。雙方之間經過了幾次協商,魯迅提出了兩點:第一位朱安放開纏足,第二進入新式學堂學習。

在今天看來再正常不過的兩點,當時魯迅提出來的時候卻嚇了他們一跳。後來這兩件事情就不了了之,唯一的一次製造共同語言的機會,就這樣被生生地錯過。

她是魯迅原配夫人,老家侍奉公婆42年,丈夫鉅額遺產卻只給二房

1906年7月6日魯迅被母親以病重為藉口,騙回老家倉促完婚。縱使魯迅再不同意這樁婚事,懂事孝順的他也只好遵從母命。

婚後魯迅一直獨居書房,在婚後的第三天就離家。朱安雖然是魯迅明媒正娶的原配夫人,但雙方之間並沒有感情,婚後一直和公婆居住在老家。

她是魯迅原配夫人,老家侍奉公婆42年,丈夫鉅額遺產卻只給二房

就連魯迅自己也說過:“朱安是周家的媳婦,不是我周樹人的媳婦”。朱安長達四十二年的婚姻中,也只是魯迅名義上的妻子。她一直和公婆居住在老家,兢兢業業侍奉左右盡到了兒媳的職責。

魯迅雖然與朱安沒有感情,但每個月都會按時寄回家生活費。縱使後來戰亂魯迅收入微薄,這筆錢也沒有中斷過。朱安的生活說不上大富大貴,但肯定也是衣食無憂的。

她是魯迅原配夫人,老家侍奉公婆42年,丈夫鉅額遺產卻只給二房

然而魯迅過世後,鉅額遺產卻都留給了二房許廣平,這到底是這麼一回事呢?

魯迅的實際遺產繼承人一個是朱安,另一個是許廣平之子周海嬰。北平的一處宅子由朱安和周老太太居住,但一直也沒有過戶給朱安,朱安所有的還有一些魯迅先生的藏書和手稿。

丈夫留下豐厚的稿費和著作權,卻都留給了二房許廣平。朱安和許廣平見過面,雙方一直也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因為自己是一箇舊式女子,為了讓丈夫的書籍發揚光大,因此著作權全權委託給了許廣平。

她是魯迅原配夫人,老家侍奉公婆42年,丈夫鉅額遺產卻只給二房

魯迅過世後,朱安的贍養費一直都是周作人和許廣平兩人負擔的。但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時候,許廣平卻以郵路不通不再給生活費。

當時周老太太已經病故,朱安自然不能厚著臉皮向周作人要生活費。生活一度困苦連白粥都吃不起,無奈之下想到了變賣魯迅書稿的做法。

她是魯迅原配夫人,老家侍奉公婆42年,丈夫鉅額遺產卻只給二房

然而朱安這麼做卻遭到了大家的批評,說她不保護魯迅的遺憾。朱安聲淚俱下:“我也是魯迅先生的遺產,你們保護過我嗎”?在場的人聽後,無一不潸然淚下。

其實說到底,魯迅和朱安悲劇的婚姻悲劇,都是那個時代的錯誤。朱安是一個悲劇的封建女性,她的人生很苦婚姻很煎熬,但這也是當時很多封建婦女的真實寫照。

站在朱安的角度上來說,自己的青春和人生都奉獻給了周家,卻落得一個無愛無子無遺產的結局。難道魯迅在將遺產留給許廣平的時候,就沒有為朱安作出安排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