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迎來建院10週年 施一公曾任首任院長

初冬的清華園,五彩斑斕,疊翠流金。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迎來了建院10週年暨復系35週年。

清華大學生命學科的發展有悠久的歷史。創建於1926年的生物系,是我國近代最早開展生物學教育和科學研究的基地之一,曾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知名的生物學家。在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部及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的院士中,有40餘位曾在清華大學學習或工作過。1952年全國院系大調整後,清華大學生物系被併入其他院校,生命科學在清華園曾一度處於空白狀態。

歷經32年的沉寂,清華大學於1984年恢復生物系,並更名為生物科學與技術系。著名神經生物學家蒲慕明教授受聘擔任第一任系主任,趙南明教授任常務副系主任。2009年,為了適應生命科學快速發展的需要,清華大學成立生命科學學院(簡稱生命學院),施一公教授任首任院長。

目前,生命學院已經發展成為我國生命科學領域最具特色和最有影響力的科學研究與高級人才培養基地之一。生命學院是“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現代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心”是首批“國家級生物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學院擁有“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生物物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發育生物學是具有較大優勢的國家重點學科。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開展的第四輪(2017年)學科評估中,清華大學的“生物學”一級學科被評為A+學科。

過去10年,清華生命學院不斷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已建成一支以教研系列教師為主體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優秀的師資隊伍帶動了科研水平的快速提升,產生出一批在世界範圍內頗具影響力的研究成果。2009至2018年,生命學院以第一作者單位或通訊作者在國際頂尖雜誌 (CNS)上發表論文73篇。多篇科研論文被評為年度“中國科學十大科技進展”或“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學院始終將人才培養作為首要任務,積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改進和完善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招生和選拔方式,如學堂班項目、PTN項目和CLS博士生項目等,創建優良的育人環境,人才培養的質量顯著提高,越來越多的在讀優秀學生和傑出校友脫穎而出。本科生每年自由組隊參加國際基因工程大賽(iGEM),屢創佳績。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孕育興起的大環境下,清華大學生命學科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機遇和新挑戰。我們將始終以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己任,積極開展與國內外同行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多學科交叉和協同創新,力爭取得一些在科學史上有重大突破的學術成果。我們要努力使學院不僅成為中國青年科學家的培養基地,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改革中心,而且成為國際一流的生命科學的交流與合作中心,為中國生物學家融入國際大舞臺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