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縣大三家村:家家是花園戶戶瓜果香,彝家新村幸福長

“搬新居展新顏好日子邁開大步,聽黨話跟黨走小康路更加寬廣。”這是11月2日上午,記者來到巍山縣大倉鎮大三家村時,在村前的門樓上見到的一幅對聯。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下,青磚、黛瓦、雕欄、彝裳,這個2015年因受地質災害隱患影響搬遷而來的大三家村,在搬遷安置點過上了幸福生活,“搬出了鄉村振興、搬出了美好生活”。

巍山縣大三家村:家家是花園戶戶瓜果香,彝家新村幸福長

結論似乎下得有點早?跟著記者的腳步來“實錘”。

大三家村共有82戶36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4戶92人、隨遷戶58戶269人。支柱產業為種植、養殖、烤煙和外出務工為主,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668元。大三家村感恩廣場上的感恩石很硬,和共產黨員的作風一樣硬,村黨支部現有黨員14名,以村黨支部為中心,通過發揮村民參與人、受益人、管理人、示範人“四種人”作用,基層組織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鄉村振興等工作快速推進、成效明顯。

巍山縣大三家村:家家是花園戶戶瓜果香,彝家新村幸福長

怎麼個明顯法?如果說乾淨的村容村貌只是一個側面的話,大三家村的勤勞超市和一位“勤勞村民”有著足夠的說服力。經群眾大會討論通過的大三家村“勤勞積分”評定標準中,加分項包含但不限於以下例舉的幾項:積極參加村集體義務勞動和建設、參與火災撲救、孝敬父母得到認可、子女考上大學、積極幫助村民解決困難、傳授實用技術、垃圾分類處理……村民賺取的積分可以在積分超市換取生活用品,從小家電到農具再到食品,明碼標價,而所有村民的積分,也按月公示在積分表上,兌換後,由管理員實時刷新。

巍山縣大三家村:家家是花園戶戶瓜果香,彝家新村幸福長

標準出爐後,村民閉正貞努力“刷副本”,很快就衝上積分榜首位,並獲得了獎勵“榮譽十字鎬一把“,他卻把這把象徵榮譽的十字鎬送回了勤勞超市,還是用自己日常適用的工具,自發義務勞動,對村裡的道路進行維護保養。問他原因,這個有些靦腆的漢子說出的話擲地有聲:“我是共產黨員!”

巍山縣大三家村:家家是花園戶戶瓜果香,彝家新村幸福長

為了村民的腰包鼓起來,投資300多萬元的滬滇協作項目大三家生態養豬場,成為了重要抓手,村裡成立了彝佳生態豬養殖合作社,與雲南圭峰公司簽訂了養殖和銷售協議,目前存欄能繁母豬88頭、肥豬600頭,養殖場可再容納仔豬1000頭,今年養豬場預期效益為50至70萬元。

巍山縣大三家村:家家是花園戶戶瓜果香,彝家新村幸福長

28歲的凹正偉算是合作社的管理人員,每天一大早,他家門前的燙灶都要忙活一陣,每天早上屠宰一頭生豬,不到中午,就會被村民和聞名而來的客人們“趁熱”搶購一空。凹正偉的父親也在合作社當飼養員,每月有固定收入,母親在家做點手工,妻子在家照顧兒子女兒,女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村裡就有幼兒園……一家六口的生活,就像彝裳紅色的主色調——火熱!難怪乎他家門前有一個令人過目不忘的名字:九斤六民俗。據說,這是個九斤六的大胖小子。

巍山縣大三家村:家家是花園戶戶瓜果香,彝家新村幸福長

村前養豬,村後養雞,村子周圍還栽了1000畝核桃、1100畝紅雪梨,再加上梅子、楊梅、木瓜等2000多株果樹。大三家村未來的日子是這樣的,春天看花,夏天乘涼,秋天摘果,冬天吃殺豬飯。

巍山縣大三家村:家家是花園戶戶瓜果香,彝家新村幸福長

羨慕嗎?羨慕的話你可以點贊,也可以自己來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