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老闆每年減少一萬個!未來將何去何從?

不久前,《礦產資源報告2019》正式發佈。報告顯示,截至 2018 年底,全國共有探礦權16643個,勘查面積334.47萬平方千米,同比分別下降24.9%、8.9%。採礦權49063個,同比下降14.56%,礦區面積25.81萬平方千米, 同比增長0.76%。2018 年,全國新立探礦權354 個,勘查面積19081平方千米;新立採礦權1251個, 礦區面積6151平方千米。

2014-2018年中國探礦權、採礦權變化情況

礦老闆每年減少一萬個!未來將何去何從?

從表中可以看出,近年來採(探)礦權數量連續減少,且呈現幅度越來越大的趨勢,但礦區面積卻有略微上漲。說明小礦山正在退出舞臺,礦產資源正在向大礦山企業手中集中!

礦業權數從2014年8.32萬個到2018年4.91萬個,中國每年會減少約1萬個礦老闆(假設一個礦老闆只有一個採礦權),按照這種趨勢,5年後,礦老闆會不會成為一個歷史名詞?

那麼,礦業權數量為什麼會逐步減少?

1、自然保護區內探、採礦權全部退出

2017年7月17日,原國土資源部發布《自然保護區內礦業權清理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全國位於保護區內的礦業權要逐步退出市場。

據統計,截至2018年3月底,全國已建成2740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到147.03萬km2,約佔國土面積的14.80%。其中,有3343個礦業權分佈在42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在生態優先的新形勢下,對自然保護區內的礦產資源開發進行嚴格的限制,彌補礦產資源開發留下的歷史欠賬,符合重典治亂的基本理念。按照目前的政策要求,探礦和採礦行為必須全面退出自然保護區已經不可避免。

2、環保要求越來越嚴

近年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下,全國各地大力整治和規範礦產資源開發活動,關閉了一大批“小、散、亂”礦山,礦山數量大幅減少,礦產資源開發規模化、集約化、綠色化水平得到提升。

加強礦產資源開發管理,建設綠色礦山,發展綠色礦業,是從根本上解決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粗放、開採工藝技術落後、自然生態環境代價高等突出問題,著力打造規模適宜、綠色發展、生態環保、安全生產、集約高效的大型礦業企業將是必有之路。

3、保護資源,刻不容緩

受非法開採成本低、利益驅使等影響,全國各地非法開採礦產行為屢禁不止,多地先後出現非法盜採現象,對礦產資源造成極大浪費、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人身安全造成極大威脅。而且小型非煤礦山安全生產條件簡陋、安全管理基礎薄弱,安全保障和應急處置能力較低,不具備深加工生產條件,極易發生生產安全事故。

減少小礦山數量,集中資源扶持大企業,有利於礦山管理,增加政府稅收,避免資源浪費。

那麼在資源缺乏、採(探)礦權審批難的大趨勢下,礦老闆該如何做,才能贏得未來?

策略一:抓緊拿礦權 建設綠色礦山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我國礦業行業綠色發展被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開啟了我國綠色礦山建設的新時代。粗放的、對環境不友好的礦山開採形勢將逐漸被淘汰,礦山企業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走綠色環保化的發展模式,這不僅是環境對企業的隱性要求,更是企業想要做強做大的必要條件。

2018年,河南、山東、江西、重慶等 13 個省(區、 市)研製和發佈了地方標準,浙江、青海、陝西、新疆等 9 省(區、市)量化評估指標並制定評估辦法,綠色礦山建設逐步由行政要求向標準引領轉變。在激勵政策方面, 廣東安排3000萬財政資金,用於獎勵已建成的綠色礦山;江蘇在用地指標上給予傾斜;安徽銅陵對完成創建任務的礦山給予資金獎勵。在約束政策方面,青海、江西、重慶將綠色礦山建設要求納入採礦權出讓合同管理,不按要求建設將追究違約責任。

礦山和加工廠負責人抓緊步伐建設綠色礦山,規範開採,綠色運輸,綠色加工,全產業鏈符合標準,成為當地乃至省級國家級示範礦山或示範加工廠,贏得礦山和加工廠所在地村民的支持,贏得政府的支持,為當下和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又何愁未來無礦可採?

策略二:重視技術提效益 擴大規模升產業

中國非金屬礦基本處於破碎磨礦粗加工階段,大部分談不上技術,與未來國家節約高效利用資源發展方向差距非常大。礦老闆要重視技術,把現有產品朝超純、超白、超細、複合、改性等方向提升,提高產品附加值。

未來小打小鬧沒有規模礦山和加工廠都要關停,因為沒有規模就意味著沒有資金去提升技術,沒有資金做環保,也向政府交不了多少稅,但安全管理難度大,問題還多,對政府來講,沒有保留中小礦山和加工廠存在的價值。

策略三:佈局海外得趁早 風物長宜放眼量

我國礦業總體上大而不強,但在全球化和競爭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做大不應是我國礦業和礦山企業發展的終極目標,應在做大的基礎上做優做強,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大企業,才能在全球礦業舞臺長袖善舞。面臨新的一輪發展,礦業企業大致有兩種選擇:一是立足現狀,通過探礦增儲和技改擴建,努力改善企業經營狀況;二是採取進取型策略,主動投身國內外礦業市場,爭取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礦產品是工業必不可少的原料,中國需要一批優秀大型-超大型跨國礦業公司,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提供保障。中國礦企大膽地走出去,不僅可以解決自身生存問題,也是國家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