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飛:駐村扶貧不忘初心 攻堅克難牢記使命

劉建飛:駐村扶貧不忘初心 攻堅克難牢記使命

懷著一顆赤誠的心,劉建飛在2018年5月被府谷縣財政局派往該縣磧塄農業園區王家窪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一年多來,他全身心投入脫貧攻堅的第一線。辛苦而有效的付出,得到了市縣領導的高度肯定和當地群眾的一致好評,並在全縣脫貧攻堅表彰大會上被授予“2019年府谷縣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走民情,訪民意,穩紮穩打抓黨建

為了解村情民意,劉建飛一上任就開始了走訪摸排。通過召開會議、上門入戶、電話溝通等形式對全村598戶1722人進行了摸底調查,詳細掌握了每戶每個村民的基本情況,尤其對建檔立卡的35戶貧困戶做到了精準核實,心中有數。在此基礎上,他組織和指導村黨支部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星級創建、追趕超越”活動,推廣了“黨支部+合作社+扶貧互助協會+愛心超市+貧困戶機制”,各項工作步入了正軌。

真扶貧,扶真貧,全心全意助脫貧

根據家庭具體情況,劉建飛對照八個一批,因戶施策。實施產業帶動11戶,效益可觀;實施易地搬遷,5戶貧困戶搬入縣城新府山小區;實施就業脫貧,解決貧困戶就業8人,公益專崗5人;實施危房改造,解決13戶住房問題;實施兜底保障,解決14人享受國家五保補助資金;實施教育扶貧,為貧困家庭學生爭取資金6.7萬元。同時,在磧塄農業園區黨工委的大力支持下,通過他堅持不懈的努力和爭取,該村已形成1個扶貧互助協會、1個愛心超市、1個慈善互助會、9個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5個養殖場、1個村農機具服務中心,不僅方便和服務了當地群眾,優化和改善了生活條件,也增強了該村的經濟承載能力,成為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的新引擎。

活經濟,促發展,因地制宜謀實惠

王家窪村雖然是紅色革命舊址所在地,但山大溝深,地理和氣候條件差,幾乎沒有經濟增長點。通過劉建飛的協調努力,現在已完成新建戶戶通水泥路約500米、砂石路2公里,維修砂石路20公里;新建 50立方米山地人畜飲水低位蓄水池9個,灌溉山地機井1處,更換和維修多個自然村的上水管道及水泵;購置垃圾清運車一輛,大型垃圾箱5個,新建垃圾池15個;平整土地400多畝,村集體合作社種植中藥材300畝,花果樹50畝,養殖羊子500多隻、豬子120多頭。極大地改變了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改善了村容村貌,發展了集體經濟,也讓村民的腰包逐漸鼓了起來。一年的時間,面對取得如此巨大成績,憨厚而誠懇的劉建飛說:“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下一步,他計劃利用打造王家窪革命舊址的契機,通過發展旅遊業,進一步增加村民的收入。

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楊永存 通訊員李海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