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軍用越野車系列6:從一輛日軍偵察車談東北為什麼沒有出海口

麻省理工洛倫茲教授曾說:“亞洲腹地的一隻蝴蝶扇了扇翅膀,或許幾周後能引起南太平洋的一場風暴。”

——1938年7月末8月初,日蘇兩國圍繞中國東北的張鼓峰、沙草峰這兩個高地爆發軍事衝突。這場衝突以蘇軍陣亡 792人,損失坦克3輛;日軍陣亡526人,傷900人,日軍戰敗而收場……

世界軍用越野車系列6:從一輛日軍偵察車談東北為什麼沒有出海口

提起風起雲湧的20世紀前50年,這場史稱“張鼓峰事件”的衝突,不僅鮮為人知。對比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傷亡和血腥而言,雙方付出的代價也不值一提。然而,對於日後乃至今天發展中的我國而言,卻因此失去了由東北進入日本海的機會!

世界軍用越野車系列6:從一輛日軍偵察車談東北為什麼沒有出海口

根據滿清政府與沙俄簽訂的《中俄璦琿條約》,雙方在烏蘇里江以東直到日本海有4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屬於共管區域,張鼓峰、沙草峰、水流峰等身在其中!1860年,沙俄利用英、法聯軍攻佔北京的機會,逼迫滿清政府簽訂《中俄北京條約》,滿清政府失去了那44萬國土,而張鼓峰等一小片地區礙於圖們江的關係,成為爭議地區,實際上還歸中國控制......

世界軍用越野車系列6:從一輛日軍偵察車談東北為什麼沒有出海口

在日蘇爆發“張鼓峰事件”前,中國的東北地區還有借圖們江沿江進入日本海的希望。然而,隨著侵佔東北三省的日軍在軍事衝突中失敗,讓東北沿江入日本海的最後希望失去!

世界軍用越野車系列6:從一輛日軍偵察車談東北為什麼沒有出海口

此次衝突塵埃落定不過10個月,日本和蘇聯又爆發了更大規模的諾門罕戰役(1939年5月--1939年9月16日),依舊以日本戰敗而終。在此次戰役中,蘇軍繳獲了不少日軍武器裝備和車輛,其中就包括“玻羊車界”下面要為大家介紹的黑岡95式越野偵察車

世界軍用越野車系列6:從一輛日軍偵察車談東北為什麼沒有出海口

首次上戰場就被繳獲的黑岡95式的設計始於1934年,主要目的是用於戰地偵察、戰場信息傳遞和指揮用車。1936年實現量產,至1944年共生產4775輛,是二戰中日本唯一一輛完全自主設計的越野偵察車。主要針對中國東北地理環境而研發,因此採用風冷發動機、四輪驅動。維護簡單,堅固耐用。

世界軍用越野車系列6:從一輛日軍偵察車談東北為什麼沒有出海口

黑岡95式全車長3.6米,寬1.5米,高1.68米,全重1.1噸;並且有兩門和四門版,可容納3人乘坐。該車是由東京黑岡工業株式會社製造,是一款比威利斯基普問世還早的輕型越野車輛。

世界軍用越野車系列6:從一輛日軍偵察車談東北為什麼沒有出海口

黑岡95式採用鋼製十字形梯架底盤和2米軸距。後軸為實心差速器,半橢圓形鋼板彈簧懸架,前輪採用螺旋彈簧和雙橫臂獨立前懸架。並採用一臺水平對置V型4缸OHV強制風冷發動機,排量為1.3–1.4升,油耗13.18升/公里,3300rpm能達到33匹馬力。有48升主油箱和4升備用油箱各一個。鋪裝路面最高時速為75公里/小時,最大行駛里程為450公里。

世界軍用越野車系列6:從一輛日軍偵察車談東北為什麼沒有出海口

作為一款可敞篷的車型,拋開歷史和國籍因素,黑岡95式外形非常的皮卡丘、很萌,與德國的“甲殼蟲”有幾分神似。尖短的車頭正面是貌似碩大的前格柵,位於中間的車標是用五角星代表日本的櫻花。它與“甲殼蟲”一樣,均是按照國民乘用車標準生產又被軍用的車輛。而且,該車還是一款手工打造的車輛......

世界軍用越野車系列6:從一輛日軍偵察車談東北為什麼沒有出海口

結尾:我們說一個頗具諷刺意味又讓人神傷、無耐,卻在一段時間被奉為經典的歌曲——《喀秋莎》——就誕生於“張鼓峰事件”!事件發生時,“正值琿春地區的夏季,漫山遍野開著梨花和野玫瑰花,清澈的圖們江如緞帶一般飄落在一碧千里的原野中,從日本海吹來輕紗一樣的薄霧......”。蘇聯詩人伊薩科夫斯基寫了這首詩歌。

世界軍用越野車系列6:從一輛日軍偵察車談東北為什麼沒有出海口

(文字資料及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