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濟南火車站發生的槍殺案

張宗昌(1881年-1932年),字效坤,山東省掖縣(今山東萊州)人。綽號"狗肉將軍"、"混世魔王"、"三不知將軍"、"五毒大將軍"、"張三多"等。為奉系軍閥頭目之一。

民國濟南火車站發生的槍殺案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赴東北謀生,這期間他打過零工,扛過長活,給老財家放過牧,後流落到海參崴。辛亥武昌起義後,親率百餘人投山東民軍都督胡瑛,隨至上海,任光復軍騎兵獨立團團長。 1912年,任江蘇省第三師騎兵第三團團長、第五旅旅長。1913年7月,投靠馮國璋,先後任江蘇陸軍軍官教育團監理、江蘇將軍公署副官長、總統府侍從武官長。後改任江蘇暫編第一師師長。率部進攻護法軍,任第二路總指揮。1920年兵敗,所部被解散。1921年至奉天張作霖處,先後任巡署高級顧問、憲兵營長、綏寧剿"匪"司令、綏寧鎮守使。1923年,任東北第三混成旅旅長。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時任奉軍第二軍副軍長。二次直奉戰爭後,改任宣撫軍第一軍軍長。1925年初,任蘇皖魯剿匪司令。4月任山東軍務督辦。殘酷鎮壓青島日商紗廠工人罷工,造成"青島慘案"。7月兼任山東省省長。1926年初,任直魯聯軍總司令。1927年6月,任第二方面軍團長。

1928年8月,兵敗下野,一度亡命大連、日本。督魯3年期間(1925年~1928年),橫徵暴斂,捐稅多達50餘種,曾鎮壓濟南工人運動,殺害工運領導人魯伯峻、朱錫庚、史得金、宋伯行等。1932年,由日本回國,潛居天津租界。同年9月3日,被山東省政府參議鄭繼成槍殺於津浦鐵路濟南車站。

鄭繼成又為何許人也?他為何要殺張宗昌?

原來臭名昭著張宗昌於1925年4月擔任山東軍務督辦後的3年裡,犯下了罄竹難書的罪行。由於他無限制地擴編軍隊,導致山東地區的官兵氾濫成災。他們殺人越貨、公開綁架的惡行屢見不鮮,給當地百姓造成巨大傷害。張宗昌本人更是嗜殺成性,如報界名人邵飄萍、林白水等都遭其毒手。就連馮玉祥的得力干將鄭金聲,他都沒有放過。

鄭金聲的養子鄭繼成為父報仇

1927年北伐期間,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八方面軍副總指揮鄭金聲率姜明玉部進攻山東,山東軍務督辦張宗昌率直魯聯軍迎戰。不料,姜明玉在張宗昌的利誘下率部倒戈,鄭金聲就這樣被叛軍誘捕,隨之被押解到山東濟南。消息迅速傳開,鄭金聲的親人四處奔走,設法營救。張宗昌對前來求情者均答應留他性命。然而,當直魯聯軍屢次被馮玉祥軍隊擊敗後,眾幕僚紛紛勸阻,但他扔執意要殺。張宗昌下令槍決鄭金聲。1927年11月,鄭金聲被殺,享年48歲。誰也沒有想到,這一決定為張宗昌招來了殺身之禍。

他死後,張宗昌為斬草除根,下令秘密追捕鄭金聲的養子鄭繼成。鄭繼成幾經輾轉逃出山東,找到馮玉祥並隨軍北伐。1930年,他被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聘任為山東省政府參議。鄭繼成返回山東的第一件事就是為父治喪,他在靈前跪地痛哭,發誓:“吾父生前為賊所害,必不瞑目。為兒罪在自身,有生之日,誓報此仇。至時望吾父在天之靈,賜兒一助。兒當追隨吾父至九泉。”

張宗昌在戰敗後逃出山東,一度亡命大連及日本。1932年春,他返回中國,暫居北平的鐵獅子衚衕,並伺機在山東召集舊部東山再起。韓復渠自然不能讓張宗昌重掌權柄,於是想辦法利誘其回魯,並找到鄭繼成,言明自己願意支持他去報仇。鄭繼成一聽此言,頓時拍案而起,說:“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我當時就在父親靈前立下誓言,必手刃兇手張宗昌以慰英靈!雖時隔5年,報仇之心不泯,只是苦無機會遂願。”隨即,韓復渠把張宗昌即將要回山東的消息告訴鄭繼成,叫他做好準備。

1932年9月2日,張宗昌回到濟南,韓復榘設宴為他接風。席間,二人稱兄道弟,顯得十分親熱。宴後,張宗昌為獲取韓復榘的信任,還將自用的新式手槍送給他。此時,韓復榘表面不動聲色,暗地裡早已佈置好刺殺張宗昌的具體方案。3日下午5時左右,張宗昌前往濟南火車站,並順利地登上了開往北平的平浦202次快車。火車準備出發時,鄭繼成帶領部下出現在他面前。張宗昌見有人行刺,跳下列車,拼命奔逃。但隨著幾聲槍響,他便倒在了濟南火車站第三站臺北面的鐵路上。鄭繼成很快就向火車站內的警察自首,並稱:“我是鄭金聲之子,殺張宗昌是為父報仇,這個官司由我打。”按照《中華民國刑法》,殺人償命,鄭繼成難逃一死。

民國濟南火車站發生的槍殺案
民國濟南火車站發生的槍殺案

山東百姓知道張宗昌被刺殺的消息後無不拍手稱快。據說,當時沒有人願意抬張宗昌的屍體去醫院。反觀鄭繼成,人們視其為英雄紛紛設法營救。各界電請特赦,案發第三天,鄭繼成被移送到國民政府濟南地方法院進行審訊。馮玉祥知道此事後,立即寫信給老部下、國民政府濟南市市長聞承烈瞭解詳情,並安排人給鄭繼成寫申辯狀。同時,他還命令手下蒐集有關鄭繼成為父報仇的資料,印成小冊子大範圍的宣傳,使其成為世人矚目的英雄。

該案一時成為全國的頭號新聞,各地大小報紙連續報道。記者們紛紛仗義執言,發表社評,對張宗昌所犯的惡行逐一揭露,同時讚譽鄭繼成為孝子、英雄。由於社會輿論對鄭繼成的支持,從而掀起了“援鄭運動”。《山東民國日報》評論寫道:“張氏禍國家,殃人民,自有可死之罪;鄭、陳復家仇,雪國恨,不無可原之情。況鄭、陳事後直認行兇,並不潛逃,情同自首,在法亦有減等之條。願政府尊重民意,對刺張案從輕發落,非獨山東三千萬人民同聲稱快,想為國犧牲之鄭金聲,亦當含笑稱謝於九泉之下!”

被張宗昌殺害的胡信之、邵飄萍、張志等人的親屬更是奔走呼號,抨擊其罪行。胡信之的女兒胡玉華致電韓復榘要求特赦鄭繼成,說:“張宗昌禍魯三載,翻北海之波,不足湔其惡,伐南山之竹,不足罄其罪。況復殘害革命先進,今次回魯,又包藏禍心。不去慶父,魯難未已。鄭繼成殺之……為國,為父,為山東,為天下復仇。”這其實也是韓復榘的想法。

隨後,社會各界要求特赦鄭繼成的電報如雪片般飛往濟南和南京。

該案的審訊過程非常迅速。按照《申報》報道:鄭繼成是以“預謀殺人罪”被起訴的。國民政府濟南地方法院經過兩次審訊後,於1932年10月19日作出判決:“鄭繼成犯預謀殺人罪,應處死刑,因系自首及情有可原,減處徒刑7年,褫奪公權7年。”鄭繼成不服這樣的判決,並向國民政府山東高等法院上訴。由於全國各界要求特赦他,國民政府司法院為慎重起見,特從國民政府山東高等法院調取此案全部卷宗閱看,幾經研究後始呈國民政府請予特赦鄭繼成。1933年3月11日,國民政府頒佈特赦令,轉令山東高等法院執行。

當時,社會各界都以為張宗昌是被鄭繼成殺害的。那麼,他是否為兇手?據曾在韓復榘手下任職的王慰農撰文講述:“在鄭案將近結束時,聞承烈將鄭的檔案要來,交陸實君審閱,陸又交我代看。我當時指出了一處需要糾正,法院指定的律師為鄭辯護說,‘根據檢驗吏的驗斷書,張宗昌頭部致命的一彈,系步槍彈,鄭當時拿的是手槍,因此說鄭不是殺人犯’。我認為這是法院有意識地留下的痕跡,應當糾正。”有一次,王慰農見到鄭繼成,問他當時的真實情況,並說:“你是機會造成的英雄,是韓復榘贈給你的榮譽。”鄭繼成則笑笑說:“你知道得這麼清楚,又何必問我呢。”說到底,此案只是一樁政治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