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痛失兩大支柱,俄空中支援根本指望不上,難怪打不過土耳其軍隊

自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至今,已有8年的之久。8年間,巴沙爾政府麾下的敘政府軍曾一度被反政府武裝逼至潰敗邊緣,但在俄羅斯的強力支持下,又成功奪回敘利亞戰場主動權,接連擊潰多股反政府武裝,並一路高奏凱歌解放了多個國內重鎮。按理說,已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摸爬滾打了8年的敘政府軍也算得上是實戰經驗豐富了,然而在反政府武裝面前屢戰屢勝的敘軍卻多次被土耳其軍隊“按在地上摩擦”,此前更是被土軍一舉俘獲18人。人們不禁要問,作風強悍的敘政府軍到底是差在了哪裡?

敘痛失兩大支柱,俄空中支援根本指望不上,難怪打不過土耳其軍隊

土耳其軍隊在敘境內活動

截至目前,土耳其軍隊已在敘北部境內的土敘邊境地區建立起“安全區”,“安全區”內還駐紮著土耳其僕從武裝力量——“敘利亞國民軍”。在“安全區”一事上,安卡拉方面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強硬與堅決,甚至快到了“見人就打”的地步。早前土軍剛剛越過土敘邊境時,就有消息稱土耳其炮兵轟擊了駐敘美軍基地和駐敘法軍陣地。前不久,敘政府軍也遭土耳其軍隊襲擊,雙方前線部隊交火激烈,還展開了中等規模炮戰。另外,一支由M4公路路過“安全區”的美軍車隊也曾遭土耳其僕從軍的炮擊……

敘痛失兩大支柱,俄空中支援根本指望不上,難怪打不過土耳其軍隊

敘政府軍不敵土耳其軍隊

顯然,土耳其不會輕易吐出已經吃到嘴裡的利益,短期內不可能從敘境內撤軍,這也導致土敘兩國軍隊時不時地就會爆發短暫但殘酷的交火。不過,在土耳其軍隊面前,敘政府軍顯然有些力不從心,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其倚賴的兩大“支柱”全部失靈了。

敘痛失兩大支柱,俄空中支援根本指望不上,難怪打不過土耳其軍隊

駐敘俄軍戰機

敘軍喪失的第一個“支柱”,就是來自駐敘俄軍的空中支援。俄土兩國有著白紙黑字的協議,俄羅斯應協助土耳其軍隊維持“安全區”及其周邊地區的穩定,這意味著土耳其軍隊並不在俄軍打擊範圍內。因而駐敘俄軍的戰鬥機與攻擊機只能在“安全區”上空範圍內巡邏,不能像協助敘軍打擊反政府武裝時那樣隨意發動對地攻擊。換句話說,俄空天軍戰機只能看著地面打來打去,卻無法隨便插手。

敘痛失兩大支柱,俄空中支援根本指望不上,難怪打不過土耳其軍隊

敘軍使用的M-46加農炮

第二個失靈的“支柱”,就是敘政府軍頗為重視的炮兵了,即“戰爭之神”。敘政府軍的主力火炮是蘇制M-46型130毫米口徑加農炮,這款火炮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至今已有60餘年的歷史。發射普通炮彈時,該炮最大射程達27.1公里,在當年屬於不折不扣的遠程壓制型火炮。但放到今天,這個數字著實有點不夠看了。

敘痛失兩大支柱,俄空中支援根本指望不上,難怪打不過土耳其軍隊

敘政府軍展示BEE4遠程底排彈

在內戰爆發前的2005至2007年,包括敘利亞在內的數個裝備有M-46火炮的中東國家都進口過我們的BEE4型遠程底排彈。BEE4是國產外貿型裝備,專為提高老式但保有量較大的130毫米口徑加農炮射程而生。在發射BEE4特種炮彈時,M-46的射程可提升至40公里以上。

敘痛失兩大支柱,俄空中支援根本指望不上,難怪打不過土耳其軍隊

說明書顯示該彈射程可達42公里

然而如今,經過8年多的內戰,敘政府軍庫存的大量先進武器基本已消耗殆盡,如今敘炮兵的M-46基本只能發射普通炮彈。反觀對面的駐敘土軍,其使用的是T-155型自行加榴炮,仿自韓國的K-9加榴炮,比M-46“年輕”了50多歲,二者絕非同一時代的武器。在發射火箭增程彈時,T-155的射程可達30公里,發射底排彈時可達40公里,發射火箭底排複合增程彈時更是在50公里以上。

敘痛失兩大支柱,俄空中支援根本指望不上,難怪打不過土耳其軍隊

土耳其陸軍T-155自行火炮陣地

失去俄軍空中支援後,敘軍僅存的“遠程”火力根本夠不到對手,前線官兵必然“沐浴”在土耳其軍隊的綜合火力打擊之下,被土軍完虐也不足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