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太難難難了,聽說都是代謝惹的禍?

秋天的美食太多了。

栗子、南瓜、螃蟹,這種時節多的不僅是食物,還有肚子上的肉肉。

減肥太難難難了,聽說都是代謝惹的禍?

圖自:Giphy

健康觀念在人群中逐漸得到重視,科學減肥也成了現在的主流。

科學減肥離不開它

想科學減肥,一定會想到的詞:新陳代謝

我們吃食物不僅是獲得能量,還有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減肥太難難難了,聽說都是代謝惹的禍?

圖自:Giphy

食物進入身體後,不能被直接吸收,需要把它們拆成一個個身體能夠利用、吸收的“小零件”加以利用,維持生命活動。

新陳代謝,是將食物拆分成小零件,再組裝利用、合成的過程。

減肥的另一個關鍵詞——基礎代謝

新陳代謝和基礎代謝都有個共同的“代謝”,看上去像是一回事。

  • 新陳代謝和基礎代謝有區別嗎?

簡單來說,基礎代謝就是我們一天到晚不動,“躺屍”一樣,我們要消耗的能量。

基礎代謝不受肌肉活動、環境、食物等因素的影響。

減肥太難難難了,聽說都是代謝惹的禍?

圖自:Giphy

而新陳代謝(metabolism),包括合成代謝(同化作用)和分解代謝(異化作用),是指機體與環境之間的物質和能量交換以及生物體內物質和能量的自我更新過程。

新陳代謝提速,減肥更輕鬆

  • 哪些方面會影響我的新陳代謝?

和基礎代謝不同,新陳代謝主要與年齡、性別、運動量相關,其它影響新陳代謝因素還包括體重、氣候、內分泌或遺傳。外界溫度、發燒也會對新陳代謝產生影響。

節食減肥成了不少愛美女性的減肥首選,只是少吃或不吃就能快速變瘦。這種方式真的對嗎?

  • 少吃點就能瘦了?

瞭解新陳代謝的影響因素後,想要更好的達到減重效果,我們一定要把每日攝入的熱量維持在基礎代謝之上。

這是為什麼呢?

舉個例子:我們身體正常的基礎代謝是1400kcal,為了減肥而少吃、不吃,攝入的熱量不足1400kcal,不能滿足日常“挺屍”的生理需求,我們的基礎代謝逐漸下降。

減肥後恢復正常飲食,基礎代謝變慢我們攝入的食物熱量就會“超標”。

這樣就會造成“一吃就胖”、“減肥反彈”的假象。

想要健康、正確的減肥還是要動起來!

  • 積極運動才是健康減肥

運動時我們的心肺功能增強,可以很明顯的提高代謝的速度。不管是有氧運動,還是無氧運動。都有一個合適的心率才能達到較佳的運動效果。

減肥太難難難了,聽說都是代謝惹的禍?

圖自:Giphy

首先我們要確認自己的最高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齡;
運動強度可以保持心率在最大心率的60%-80%,就能夠達到很好地有氧運動效果。

肥胖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外觀上的不美觀,還有對身體健康帶來的隱患。

糖尿病是代謝綜合徵?

代謝綜合徵是指人體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質發生代謝紊亂的病理狀態,是導致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減肥太難難難了,聽說都是代謝惹的禍?

圖自:Unplash

我們日常體檢發現的一些異常指標,比如血糖、血脂、膽固醇、尿酸等的異常,都提示有可能罹患“代謝綜合徵”。

舉個例子:2型糖尿病,是代謝綜合徵其中的一個病理狀態。這類人群除外,血糖的代謝異常,往往會合並其他類型的代謝問題,比如,合併血脂異常、尿酸異常等。

代謝綜合徵的特點:

  • 多種代謝紊亂集於一身。

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高血黏、高尿酸、高脂肪肝發生率和高胰島素血癥等等。

  • 有共同的病理基礎。

目前多認為它們的共同原因就是肥胖。

  • 可造成多種疾病增加。

如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甚至某些癌症。

  • 有共同的預防及治療措施。

防治住一種代謝紊亂,也就有利於其他代謝紊亂的防治。

這些人要警惕,你比別人更危險

代謝綜合徵不容小覷。這些人群也要注意,你比別人罹患代謝綜合徵的風險更高!

1. 肥胖人群,尤其是中心性肥胖的人群

BMI處於24-27.9範圍內的人群屬於“超重”人群,首先要注意;而BMI ≥ 28的“肥胖”人群, 更應警惕。再者,男性腰圍超過90cm,女性腰圍超過80cm的,得多加小心了。

2. 有家族疾病史。

家族史可以說是硬傷,即使不煙不酒、飲食注意,有疾病家族史的人群,發病率較無家族史的人群高。

3. 女性在妊娠期間發病的。

在妊娠期間發生妊娠糖尿病的女性,發生2型糖尿病的幾率更高。

想要預防代謝綜合徵的發生,定期體檢、控制BMI指數就尤為重要。

  • 體檢

身體較好的青年人:每1-2年體檢一次。

有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可以每年檢查一次。

步入30歲,保證每年一次體檢。

50以上的中老年人群,1年做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

  • BMI指數

BMI=體重/身高2(kg/m2)

正常BMI指數:18.5-23.9,當BMI指數大於24時,就要引起注意了。

看著超標的BMI指數,再摸摸小肚子,想要甩掉脂肪、遠離代謝綜合徵,還是趕快瘦下來吧!

減肥太難難難了,聽說都是代謝惹的禍?

圖自:Giphy

健康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常說的“管住嘴、邁開腿”才是健康減肥的硬道理!


本文專業內容指導

桂小詩

內科醫生、臨床營養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