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償代辦ETC侵犯車主權益,應嚴厲打擊

  今年以來,多家銀行開展ETC客戶爭奪戰,而為了完成ETC推廣任務,不少銀行基層員工“壓力山大”,朋友圈推廣、客戶推薦甚至站在高速口挨個問。可就算這樣,有些銀行員工的任務還是沒法完成,在此背景下,一種有償代辦ETC的推廣業務也應運而生。有人就在二手交易平臺上通過非法倒賣車主信息,趁機牟利,一單結算多在180元左右,“生意”很是興隆。(11月10日《每日經濟新聞》)

  到2019年底,各省(區、市)汽車ETC安裝率達到80%以上,通行高速公路的車輛ETC使用率達到90%以上,疊加兩年內基本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的催化,ETC行業進入狂飆突進的發展階段。ETC是一個新增市場,營收利潤可觀,各大銀行紛紛入局,並制定了任務考核,而為完成推廣任務,不少基層員工“壓力山大”,為完成任務各顯神通。於是,有償代辦ETC推廣專員誕生,趁機幫助銀行員工完成任務,將其做成了非法買賣車主信息數據的“大生意”。

  ETC的扣款方式是先通行,後扣款,用戶在辦理ETC的同時,需要辦理一張借記卡或者信用卡,以便於使用ETC時進行相關費用的扣款。由於近幾年信用卡的普及率提高,單純推廣信用卡變得非常困難,此次ETC政策的推行,無疑是各大銀行推廣信用卡的大好機會。對於銀行而言,車主群體收入相對較高,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消費、理財、投資、貸款等金融服務需求旺盛,屬於優質目標客戶,自然成為激烈爭搶的對象。

  截止2019年6月底,我國汽車保有量為2.5億輛,而據交通運輸部公佈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全國ETC用戶累計達到1.57億。顯然,經過飛速拓展之後,ETC用戶總量已經超過六成,距離天花板越來越近,需要從剩下的1億用戶裡挖掘,意味著ETC推廣難度也越來越大。由此可見,銀行員工為了完成任務,就要想盡辦法挖掘存量用戶資源,層層業績考核壓力之下,難免使出一些不正常的手段。

  有償代辦ETC的主要問題,在於未經車主許可,擅自利用個人資料開通ETC業務,涉嫌非法竊取、買賣車主信息數據,侵犯了車主合法權益。如果有不法分子將這些代辦ETC倒賣掉,用於盜刷、代扣費等,則會給不知情的車主造成潛在的經濟損失和信用汙點,影響到將來的金融服務,並擾亂ETC市場秩序。可見,有償代辦ETC不僅違法,亦衍生了諸多不測風險,應對其加以打擊整治,規範ETC業務推廣行為。

  打蛇打七寸,有償代辦ETC的根源,在於銀行不合理的業績考核任務,脫離了真實的需求市場,令基層員工不堪壓力,只能尋求違規途徑。可見,在存量用戶越來越少的情況下,監管部門應對銀行推廣ETC進行規範,禁止違法買賣車主信息,違規者予以嚴厲處罰,對倒賣車主信息的“黃牛”,依法予以懲處。同時,儘快彌補ETC開戶漏洞,將銀行相關信息與交通部數據庫對接,排查違規開戶情況,對被盜開ETC的車主進行信息修復、脫綁,防範被不法分子盜刷。

有償代辦ETC侵犯車主權益,應嚴厲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