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雷區曝光:夫妻間能明白這個道理,比道歉1000次都重要

人際關係雷區曝光:夫妻間能明白這個道理,比道歉1000次都重要

/ Part 01

你的不理解,正在悄悄殺死親近的人

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讀過《巴別塔之犬》的人可能對這個問題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

那麼便先從這部小說開始講起吧,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對夫妻,他們有著幸福的婚後生活,但這卻從妻子離奇的死亡之後完全發生了改變。

丈夫對此很不解,妻子怎麼會從蘋果樹上摔下來?他認為這是一場謀殺。

他找來了這場“謀殺”唯一的目擊者——一隻狗,並企圖利用自己在語言學領域的知識讓這隻狗說話來解開妻子死亡的謎團,在這個過程之中,他與妻子之間的記憶之盒也慢慢的打開,他開始發現自己與妻子之間看似幸福的生活之下隱藏著的存在於交流與理解之間的巨大鴻溝 。

人際關係雷區曝光:夫妻間能明白這個道理,比道歉1000次都重要

最終,他站在妻子死前站著的那顆蘋果樹上,並且把自己的狗關在與事發地相同的那個廚房,當他看到自己的狗狗拼命的撞擊廚房門,並用自己已經無法出聲的喉嚨盡力發出嗚咽的時候。

他才最終解開了妻子死亡的謎團。

他終於相信妻子是自殺的,接受了心中那個不敢相信卻又唯一真實的解釋——如果說非要有一個人參與了這場自己假定的謀殺的話,那麼這個人只能是他自己——

在此之前,妻子曾想得到他的讚美,她是一個面具師,她為他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他驚歎於面具的美麗,卻說這樣的東西戴在死者的臉上很是欠妥,他最後一次失去了撫慰妻子快樂的表象之下一顆傷痕累累的內心的機會,結果也接踵而至,妻子選擇了死亡——以一種極端而又無可避免的方式告訴他自己的內心是多麼的痛苦。

/ Part 02

「中學生自殺事件屢見不鮮,究竟什麼導致這類事件頻發?

巴別塔,又稱巴比倫塔,相傳,人類為了解天上的世界而聯合建造了這座高塔,上帝得知後很生氣,就想辦法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人類無法聽懂相互之間在說什麼,也就無法繼續建造了。

我認為,這個故事對於生活在現代的人們有著太大的啟發意義,也曾不止一次地向身邊的人講述過,但正如這個故事本身,傾聽的人也如同“巴別塔”之民一般失去了交流與溝通的基本能力,僅僅憑藉自身的主觀意識進行了敷衍而淺顯的見解。

夫妻也好,親子也罷,師生關係,下屬與領導之間的關係,同學與同學,同事與同事之間的關係,都無可逃遁地陷入了這個謎團。

如果說這個現象是無解的,那自然不必大費口舌,正是因為它可以被解決,所以我才會選擇將它寫出來。

人際關係雷區曝光:夫妻間能明白這個道理,比道歉1000次都重要

舉身邊的一個例子吧,最近,在我們學校,有一個女生選擇了跳湖自殺,我身邊的人,沒有一個不覺得這個女生太過於脆弱的,他們竭盡全力的批判這種輕視生命的行為。

但在我看來,這是又一個巴別塔現象的誕生,人們沒有選擇客觀,真誠的去理解一顆絕望的心,而只是淺顯的從表相讀取了自己想要看到的信息——又一個學生的自殺,再將內心主觀的想法加以證實——現在的孩子還是太過於脆弱。

這就是我們對待死亡該有的態度嗎?

任何一條生命的逝去,都是上帝給人們的警示。

我們應當加以深思,不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是不是太過習慣於以自己的思考方式思考別人的處境,得出自認為正確的結論呢?

我們是不是都如同巴別塔之犬裡面的主人公那樣,間接的成為了謀殺者呢?

究竟還有多少潛在的類似於那個女生的人,正在巴別塔之中痛苦度日呢?

人際關係雷區曝光:夫妻間能明白這個道理,比道歉1000次都重要

我們已經太習慣以堅強作為標杆,忽視了太多本應被重視的問題了,遇事則言:堅強。

嫌棄別人脆弱的同時,自己其實也並不是人生當中的強者。

我曾經寫過一句話,叫做沒有低谷的人生始終是低谷,沒有悲傷洗禮的微笑始終是假象,而今也同樣適用——沒有脆弱淬鍊的堅強始終如同一顆定時炸彈,沒有人知道它會何時引爆。

沒有邏輯的正能量等於負能量。

如果我們想要一個人真正的堅強,就得適應他的脆弱。

靜下一顆主觀意識強烈的心,好好地思考。

思考每一次我們自以為是的脆弱,無理取鬧的現象,並加以理性的辨別。

人際關係雷區曝光:夫妻間能明白這個道理,比道歉1000次都重要

/ Part 03

「這個問題若不解決,我們必將一生受累

關於這一方面,我會從如何正確地理解一件事上分享個人淺薄的經驗。

首先,每當我們看到一樣實際存在的東西的時候,我們的思考不應該終止於這個東西本身,而是應該讓這個東西成為我們思考的開始。

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我們不可能通過批判或者是懲罰去避免這種現象的二次發生,就如同一條商業生產線,我們如果想要避免它生產的商品所帶來的危害,僅僅把它的產出物焚燬是不能解決根本上的問題的,如果我們不將這條生產線查封,再連同其幕後主使一起解決,那麼它就會一而再再而三變換著面孔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人際關係雷區曝光:夫妻間能明白這個道理,比道歉1000次都重要

這條法則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上也同樣使用。

如果今天某人對你發火,從我們平時處理這類問題的習慣上看,我們對這類事情不是先進行分析,而是先想:“你先對我發火的。”

然後脫離問題本身,開始進行以反駁對方為主的辯論。

然後就會誕生如下所述的辯論過程。

“你為什麼要對我發火”?

“你對我先發火的,你有錯在先。”

“你這人是不是有問題,莫名其妙!”

這便是我們從腦海誕生出的東西。

而有理性的思考模式則是:

“為什麼他要對我發火?”

“他為什麼會產生這類想法?”

“我應當如何去尋找原因?”

而後,便會翻找在自己記憶中關於這類事的點點滴滴,如果自己是沒錯的,則會繼續進行以維護自己為主的辯論,即覺得這個人或許自身有很大的毛病,再去進行反駁。或者根本不去計較,一笑了之。

所以,當我們與一個人想要真誠交流,溝通,理解的時候,必須進行理性的分析。

要時刻記住,解決煩惱,解決交流問題,避免產生巴別塔現象的唯一準則就是,找到起火點,再尋找什麼東西著了火,把這類東西挪走,再澆滅火。而不是直接用水澆滅火,完全不去考慮會不會適得其反,甚至讓它燃盡所有,最終鋪天蓋地的,只餘下悲哀的灰燼。

人際關係雷區曝光:夫妻間能明白這個道理,比道歉1000次都重要

【本期話題】:你遇到過無法溝通的人或事情嗎?你是怎麼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