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出了康熙皇后,曾祖創立《大公報》,英達的家族傳奇

英達,我國著名情景喜劇導演,同時也是一位知名演員,筆者認為英達的個人演技甚至比他當導演更厲害,不論是正角倪徵燠還是比較邪的路易王他都能不露痕跡輕鬆駕馭,英達的演技確實不同凡響。

說遠了,本文主要是介紹一下英達所在的家族傳奇。

祖上出了康熙皇后,曾祖創立《大公報》,英達的家族傳奇

緣起赫舍裡: 載入史冊的姓氏

英達姓英,據說百家姓裡沒有這個姓,在我國曆史上也只有少數人姓英,比如淮南王英布。實際上英達的家族屬於滿族,他們真正的姓是赫舍裡。

赫舍裡是滿族大姓,歷史可以上溯到金朝的紇石烈,這個家族在金朝曾出現過兩任宰相,可見其歷史的久遠。

祖上出了康熙皇后,曾祖創立《大公報》,英達的家族傳奇

在後金朝,赫舍里氏屬於正黃旗和鑲黃旗,隨清朝入關後這個家族由於索尼和索額圖以及康熙的孝誠仁皇后的原因名噪一時,索尼顧命大臣,索額圖是康熙朝重臣。孝誠仁皇后就是太子胤礽的母親,她是康熙的結髮妻子,也是清朝唯一一位赫舍里氏皇后。

在索額圖之後赫舍里氏知名的族人就不多了。很多赫舍裡的族人後來在漢化過程中改成了“何”姓和“赫”姓,此外還有“李”姓等其他姓氏。

到了英達的曾祖父這一輩,他們家已經是正紅旗的人了,英達的曾祖父叫赫舍裡·英華,英達的曾祖母叫愛新覺羅·淑仲。赫舍裡·英華年輕時是知名的保皇黨,曾參與百日維新,後來還加入了天主教,成為我國著名的天主教徒,是那種可以直接和梵蒂岡聯絡通信的級別。

英達家族之所以姓英,是因為赫舍裡·英華在百日維新中曾遭到逮捕,後來又被赦免,在赦免的聖旨中沒寫赫舍裡,直接寫的是“英華”二字,從此赫舍裡·英華就當做皇帝賜姓,全家改姓“英”了。也就是說英氏家族應該從赫舍裡·英華改姓開始算,到現在一共延續了五代。

祖上出了康熙皇后,曾祖創立《大公報》,英達的家族傳奇

一、家族第一代

英達所在的英氏家族發跡於他的曾祖父,赫舍裡·英華後來的名字叫英斂之,他在被特赦之後投入了新聞界。1902年他和其他人一起創辦了著名的《大公報》,英斂之擔任經理和主編。雖然英斂之在1916年就和《大公報》沒有關係了,但《大公報》繼續發展成為解放前我國著名的大報。

1911年英斂之和馬相伯兩人寫信給梵蒂岡教廷請求在中國再設立一所天主教大學,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此事擱淺。在1925年終於成立了大學預科輔仁社,英斂之擔任社長。雖然英斂之不幸在第二年因病辭世,但輔仁大學終於建立起來,這所大學為我國培養了大批人才。解放後,輔仁大學一部分併入北京大學,大部分併入北京師範大學,輔仁大學校長陳垣繼續擔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

可見,英斂之為我國的新聞事業和教育事業是立了大功的。

二、 家族第二代

英斂之有一位從小養大的侄子叫英純良,他曾擔任過北平市市長,其女兒英木蘭信仰天主教,畢業於上海震旦大學,是我國第一批六名終身願修女之一。

祖上出了康熙皇后,曾祖創立《大公報》,英達的家族傳奇

英斂之有一個兒子叫英千里,他就是英達的祖父。英千里13歲去歐洲留學,24歲回國協助父親創辦輔仁大學,他精通英語、法語、拉丁等四種文字,被外國人認為是中國英語最好的人,在輔仁大學任邏輯學教授兼任學校秘書長。抗戰勝利後英千里擔任北平市教育局長。

北平和平解放前,英千里被國民黨當局欺騙只帶了一個公文包和胡適一起登上飛機南飛,本來以為幾個月就可以回來的他從此和妻子以及七個孩子分開了二十年。

英千里在臺灣省依然致力於教育行業,和輔仁大學校友一起促成輔仁大學重新開學並擔任副校長。他在臺灣省桃李滿天下,著名作家白先勇以及馬英九都是他的學生。1969年英千里與世長辭,直到十年後英達的父親英若誠才在美國得知英千里已經去世。1993年英若誠隨人藝訪臺,才得以給父親掃墓。

祖上出了康熙皇后,曾祖創立《大公報》,英達的家族傳奇

英千里的夫人,英達的祖母叫蔡葆真,也是書香門第出身,其父親曾擔任北洋政府教育總長,在丈夫走後,蔡葆真獨自撫養了七個孩子。

祖上出了康熙皇后,曾祖創立《大公報》,英達的家族傳奇

英千里還有一個妹妹,也就是英達的姑奶,叫英茵。她是民國著名影星,民國名媛,曾出演電影《十字街頭》和《賽金花》等作品。在上海淪陷後英茵和男友平祖仁一起秘密從事抗日活動,至少暗殺了九名日偽特務。

1942年平祖仁被汪偽76號槍殺,英茵為其收屍安葬併為自己留下位置。兩個月後,由於身份暴露英茵在上海國際飯店吞食鴉片和烈酒自殺,她生前留下遺書將自殺原因省略,直到四年後才得以解密,她是為了使“工作秘密永不洩露”而殉國。她的友人按照她的遺願將其和之前犧牲的男友合葬。著名作家鄭振鐸曾撰文紀念英茵和平祖仁。

三、 家族第三代

英家第三代主要是英千里的後代,英千里有九個孩子,兩位早夭,長大成人的有七位。其中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英達的父親英若誠。

祖上出了康熙皇后,曾祖創立《大公報》,英達的家族傳奇

英若誠早年曾到英國劍橋大學留學,後來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他首先是一個著名的翻譯家。清華大學畢業後他卻考入了北京人藝又成為一名錶演藝術家,英若誠在人藝出演了大量經典角色,筆者印象最深的則是電影《茶館》裡的劉麻子父子。1983年英若誠被任命為文化部副部長,1990年離任。《我愛我家》裡的老傅身上就有英若誠的影子。

祖上出了康熙皇后,曾祖創立《大公報》,英達的家族傳奇

英若誠的妻子也就是英達的母親吳世良是英若誠的同班同學,其父親是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吳保豐,她曾擔任過曹禺的秘書,也曾給周總理當過翻譯。

英若誠在家裡行三,大哥原名叫英巴圖,英若誠原名英少陵,後來在輔仁大學校長陳垣先生建議下,英家兄妹七人全部改為“若”字輩。

七兄妹中英若識是知名畫家,雙胞胎弟弟英若智是工程師,英若聰是建築師,兩個妹妹中英若彩是女籃隊員,英若嫻是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家。

祖上出了康熙皇后,曾祖創立《大公報》,英達的家族傳奇

四、家族第四代

英家第四代比較有名的就是英達、英壯和英寧三兄弟,英達還有個妹妹英小樂是畫家。

英達不用多說,他畢業於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又去美國讀了戲劇表演專業,在美國和第一任夫人分手。回國後當演員又當導演,一手締造了我國的情景喜劇事業,著名的三大情景喜劇《我愛我家》《東北一家人》《閒人馬大姐》都是他的傑作。

祖上出了康熙皇后,曾祖創立《大公報》,英達的家族傳奇

他的第二任妻子是宋丹丹,兩人之間的糾紛爭議也不少,不過貌似最近已經和解了,英達的第三任妻子則是梁歡。

祖上出了康熙皇后,曾祖創立《大公報》,英達的家族傳奇

英壯的父親是英若聰,他自己則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後來被英達帶入了影視圈,他的強項主要在編劇,《我愛我家》他也是編劇之一。英壯最牛的表現是在《候車大廳》(《候車室的故事》),他不僅擔任總編劇,還是導演和和主演。

祖上出了康熙皇后,曾祖創立《大公報》,英達的家族傳奇

英寧的父親是英若識,他畢業於吉林藝術學院表演系,之所以不在北京上學,主要是因為他父親英若識當時在吉林藝術學院當老師,也就是在這裡英寧和趙明明相戀並結婚。之後英寧和英壯一樣也主要從事編劇工作,《東北一家人》就是他的代表作。

五、 家族第五代

英家家族第五代比較出名的就是兩個男孩,英如鑌和英如鏑,取名鑌鐵和弓箭是女真人的傳統,他們倆都是英達的兒子。

祖上出了康熙皇后,曾祖創立《大公報》,英達的家族傳奇

英如鑌滿文名叫英巴圖,這個名字英若勤也用過,是勇士的意思。他是英達和宋丹丹所生,父母離婚後他跟隨母親生活,目前在母親的提攜下從事影視行業。

祖上出了康熙皇后,曾祖創立《大公報》,英達的家族傳奇

英如鏑滿文名叫英巴彥,是富饒的意思。他是英達和梁歡所生,也是英達最疼愛的孩子,從小在美國學習冰球,現在是一名冰球運動員。

以上就是英家這個傳承五代的家族簡介,人說富不過三代,孟子又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英家之所以能傳承五代,在筆者看來主要是因為他們家族不是以家財傳家,而是以書香傳世。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