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son Anywhere:未來將來?還是現實已在?

Watson Anywhere:未來將來?還是現實已在?

​《這就是 Watson》系列之三

AI 世界有一個悖論

儘管 AI 為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商機(預計到 2030年 AI 將為 GDP 貢獻 16萬億美元),但是 2018年企業對 AI 的 採用率不到 4%。一項最新的 Gartner 調查顯示,企業對 AI 的採用率將從 2018年的 4% 增長到了 2019年的 14%。但是這還遠遠不夠。採用率如此低的原因有很多:缺乏技能、缺乏工具、缺乏信心等等,但是最大的問題是“文化”。

初學者的心態!

假如企業想要加入這個 AI 驅動的創新階段,參與這場科技推動的財富盛宴,那麼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抱有初學者的心態:

願意嘗試,且能接受失敗。企業應該尋求並嘗試在 1年內做上百次 AI 實驗,並且認識到 50% 以上的實驗會以失敗告終。很多企業的文化並不適合這種方式。

而另一種更普遍的方式是集中力量實施一個大型 AI 項目,投入大量人力、財力和時間。我並不推薦這種方法。AI 需要大量實驗,而非實施一個大型項目就能解決問題。AI 不是 ERP。

財富眷顧勇者。

我堅信,我們已經歷、並且未來還將繼續進行的試錯,最終都將為我們帶來積極的成果。這不僅僅是因為它能為我們帶來巨大的商機,還因為它有巨大潛力來幫助企業、消費者乃至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未來,我們必將開展更多實驗,面臨更多失敗,迎來更多成功。當然,這會極大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我們所有人都應該確保這些改變是積極的。

信任是一個促使 AI 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相信,地球上的每個人都將以某種方式與 Watson 交互,無論是加速他們得到的客戶服務,增強他們所做的工作,改進他們的零售體驗,為醫護人員提供醫療洞察力,幫助人們避免糧食短缺,甚至是我們目前尚未意識到的諸多方式。我們並沒有鬆懈,沒有放棄我們的抱負。IBM 將一如既往地站在 AI 領域的最前沿。 ”

為什麼我堅信這一點呢?因為信任是一個促使 AI 成功的重要因素。企業必須堅信一點,儘管試錯會出現各種問題,但他們最終都可以信任 AI ,能夠基於數據建立有意義的聯繫,提供有意義的建議。因此,在 AI 領域,信任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重要因素。您可能對 IBM 有不同看法,但是我覺得對於 IBM 值得信任這一點應該無人質疑。作為企業,我們的過往業績和表現有目共睹。

您可以看看應用 IBM AI 產品的客戶案例,我們的公開案例比任何企業都要多。請注意:這些客戶案例並非是通過大量的定製開發服務而實現的。這裡我說的客戶使用的都是我在前兩篇博文中所提到的產品,比如 Watson OpenScale、Watson Assistant 和 AutoAI 等等。在某些情況下,客戶是否會需要IBM 服務(或者其他系統集成商的服務)?當然。但是,Watson 已經突破了定製開發服務的範疇。

隨著越來越多的客戶現身說法,講述他們的 AI 故事,他們也將激勵其他客戶考慮、參與和試驗 AI 項目。AI 的應用範圍,尤其是在各行各業的深入應用,一直讓我興奮不已。

迄今為止,我發現最常見的案例出現在以下行業:

電信/媒體

虛擬訪問

服務派遣

個性化

金融服務

虛擬訪問

金融犯罪

行為監管

分銷/零售業

人員配置

需求規劃

混合優化

工業

供應鏈

資產管理

設備維護

醫療保健/公共行業

虛擬訪問

疾病管理

護理

Watson Anywhere:未來將來?還是現實已在?

一項重要發佈:Watson Anywhere

我們已有眾多客戶成功在企業內跨越多雲環境部署 Watson。我們稱其為“Watson Anywhere”。這種方法能夠將 AI 部署在企業數據所在的任意雲環境中,從而幫助企業挖掘隱藏的洞察力,自動執行流程,最終推動業績的增長。

您可以重點關注畢馬威、法國航空和 Humana 乳業等企業的創新工作。這些企業採用了“Watson Anywhere”戰略來打破數據孤島,從而有效運用數據實現 AI。

“Watson Anywhere”不只是一種部署 AI 的有效方式。它基於真實的創新, 其核心是 IBM Cloud Pak for Data,後者是一個基於微服務架構的數據和分析平臺、構建於 Red Hat OpenShift 之上。基於這個平臺,企業幾乎能夠在任何他們期望的雲環境上使用 Watson 工具和應用,不論數據位於何處。這些雲環境包括 IBM Cloud、AWS、Azure、Google,或者其他公有云,也可以是企業的私有云。

IBM 將繼續利用 Watson 對世界產生積極的影響,提高 Watson 採用率,讓用戶和企業能夠參與這場價值 16萬億美元的財富盛宴。我們也知道,我們將以您期望的方式推進這項工作:

01、深思熟慮

02、言而有信

03、慎始如終

通過正確有效地使用 AI,我們將實現共贏。您為什麼不嘗試一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