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策劃·世家」從耳濡目染到用心傳承,熱愛藝術的初心始終不變


「特別策劃·世家」從耳濡目染到用心傳承,熱愛藝術的初心始終不變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湧現出一大批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文藝工作者,他們中的很多人,把個人的藝術追求融入到文藝事業中,始終抱有一顆熱愛之心,不斷磨練專業技能,用心創作和傳承,他們不求名利,只因熱愛,默默地為新中國的文藝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特別策劃·世家」從耳濡目染到用心傳承,熱愛藝術的初心始終不變

趙茹的一家正是如此。從她的父親開始,就與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濃厚的興趣和熱愛之情,讓一家三代人在藝術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不論時代如何變化,他們熱愛藝術的初心始終不變。

從機緣巧合到潛心創作

趙茹的父親趙俊民是一名話劇演員,年輕時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從此與演員結下不解之緣。上世紀五十年代末,蕪湖市梨簧劇團招募演員,趙俊民當時並不知情。一次在路上散步,偶遇自己曾經的一位老師,這位老師告訴他,梨簧劇團正在招募演員,怎麼不去試試呢?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趙俊民參加了演員招募,沒想到這一試就選上了,從此成了梨簧劇團的一名演員。之後,六十年代初,他又被調到蕪湖市黃梅劇團工作。

“來到黃梅劇團後,我的機會漸漸多了起來,先後參與了多個黃梅劇的演出。不過,說到印象深的,還屬後來調到市文工團之後。”趙老告訴記者,由於之前的演出經驗,來到文工團工作,他一直是文藝骨幹,除了演出,有時還要導演話劇。“在演出和創作初期,並非駕輕就熟,但那時我就想學習,喜歡鑽研表演,經常和同事去外地,看話劇,看演出,學習外地文工團的長處,學習他們在表演方面的經驗。記得有一次,外地演出歌劇《江姐》,大夥兒看了之後,覺得我們也可以試一試,於是回去就排練起了《江姐》,我在裡面扮演反面人物沈養齋。這出歌劇一出來,反響特別好,我們還到外地演出了,當時很多人都誇我演得好,心裡可美了。”

“演員的悟性和靈感很重要。”趙老告訴記者,年輕時他經常去外地看話劇。一次去上海,他和朋友一起觀看了滬劇《女清潔工》,只有三個人演出的小型劇。“我當時覺得這個劇不錯,回去可以試一試。可是有人擔憂,滬劇我們又不會,怎麼演出呢?我就說,滬劇可以改成黃梅戲嘛,把臺詞改成適合黃梅戲的唱腔不就行了。後來在得到滬劇《女清潔工》演出方的同意後,我們將這部劇改成了黃梅戲版的,出來的效果很好,大家紛紛誇我們有創意。”在文工團的日子裡,趙老參與了各種劇目的演出和導演工作,有時還要從事晚會的導演工作,十分忙碌。“就是喜歡。只有熱愛了,才能將這份文藝工作幹得長,幹得好。”

從耳濡目染到用心傳承

父親的演出經歷,趙茹從小就耳濡目染。看演出、看話劇,看父親排練……這些經歷讓趙茹小時候對錶演一點也不陌生,十分喜歡唱唱跳跳,還自編自導自演。“那時候就喜歡唱歌跳舞,嚮往舞臺,希望長大後也能像父親那樣在舞臺上演出自己的節目。”趙茹告訴記者,長大後,在職業方面,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從事文藝工作。

1989年,她考入安徽省藝術學院,後來到蕪湖市歌舞團工作。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趙茹感到很幸福,她也感謝父親從小對自己在藝術方面的薰陶。如今,趙茹在藝術劇院培訓部,從事少兒歌唱舞蹈方面的培訓工作。“這也是一種傳承吧。看著孩子們開開心心地學習跳舞,我希望盡我所能,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舞臺經驗一點一滴地教給他們,為文藝工作的傳承做點事情。”

當然,家裡的文藝傳承也在繼續。趙老的外孫女,趙茹的外甥女王婕,如今是一名年輕的小學音樂教師。“小姨從小看外公的演出長大,我是從小看小姨的演出長大的。”王婕笑著告訴記者,對於藝術,她也是從小耳濡目染,經常跟著小姨一起看大型晚會,欣賞歌舞表演。所以,她小的時候也愛上了唱歌跳舞。相對於舞蹈,她在聲樂方面更具條件。於是,就選擇了聲樂這條道路。“我很喜歡現在音樂老師的這份工作,平時能教孩子們唱歌,更重要的是,和他們一起感受音樂的美妙。”

一家三代從事文藝工作,平時少不了溝通和交流。趙茹告訴記者,她現在幾乎是每週回家一次,看看父母,並把工作的情況和父親說一說,聽聽他的意見,交流一下心得。不過,一旁的王婕則唱起了“反調”,笑著對記者說,“我可不敢多說,他們都是經驗豐富的文藝工作者,我有壓力哦。以前在學校學習時,經常受到老師們的指點和提醒,況且家裡就有優秀的文藝工作者,心想一定要努力,要爭口氣。不過很少聽到他們的表揚。”王婕有些“埋怨”。

“表揚在心裡,只是我們不善於說出了罷了,總希望你能做得更好。”王婕的外公和小姨都不約而同地說道。這家人就是在這種輕鬆真誠的氛圍中,將藝術的美好傳達給每一個人。

從辛苦付出到真心熱愛

都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文藝工作者的體會尤為深。趙茹告訴記者,在外人看來,她們在舞臺上十分光鮮,但要想在舞臺上綻放魅力,留住永恆,平時得付出很多時間和汗水。“當別的小孩在玩耍時,我在練習跳舞;長大後,當別人散步遊玩時,我還在練習跳舞;當別人休息入睡時,我可能仍在練習跳舞。”趙茹感慨地說道。然而,常年的艱辛付出讓她更加熱愛舞蹈事業,割捨不了。“正因為熱愛,我才能一直堅持下去。”

父親趙俊民則更有感觸,他當年在劇團的時候,經濟條件差,不熱愛、不喜歡這一行的,根本幹不下去。真正留在劇團,用心演出的人,都是因為喜愛表演事業,也不會計較得失,甚至有時候劇團出現困難,大家會齊心協力想辦法解決,開動腦筋,不辭辛苦地排練優秀劇目。

正是受到長輩們的言傳身教,王婕將壓力和動力放在心裡。她敬佩長輩們對文藝工作的堅守,從他們身上感受到從事文藝工作的那份熱愛。“他們就是我從小的榜樣,當自己學藝感到辛苦時,想到他們我會立刻打起精神,投入到訓練中。從他們身上,我也感受到文藝工作者的那份初心,就是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熱愛藝術的心是不會變的。”王婕的話,說出了一家人的心聲,他們也會將這份對文藝工作的熱愛之情一代代傳承下去。

來源:大江晚報記者 郭薇 文 汪武 攝

「特別策劃·世家」從耳濡目染到用心傳承,熱愛藝術的初心始終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