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南丽江回村庄,带故乡残疾人创业,2未成年女儿寒暑假来帮忙

【全文1083字,需5分钟,建议收藏后详读。】

从云南丽江回村庄,带故乡残疾人创业,2未成年女儿寒暑假来帮忙

2019年的旅行,我从贵州到云南以后,去的第一站是素有“木匠之乡”的剑川。在剑川的木雕师傅和木雕店有很多,但剑川县松缘彩艺木雕厂的创始人杨元松,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手艺人。

从云南丽江回村庄,带故乡残疾人创业,2未成年女儿寒暑假来帮忙

进入杨元松的工厂以后,看到很多工人在制作木雕,本来想和他们聊聊的,结果发现里面的都是残疾人,而我也不懂手语,就没办法交流。

从云南丽江回村庄,带故乡残疾人创业,2未成年女儿寒暑假来帮忙

就在众多的残疾人中间,我发现了两个小姑娘也在彩绘。她们每个人手中都拿着画笔,给已经雕刻好的木雕上色,两个人头对着头,很仔细很认真很安静地画着。

从云南丽江回村庄,带故乡残疾人创业,2未成年女儿寒暑假来帮忙

“难道还有童工?”我猜测道。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两个小姑娘都是杨元松的女儿,她们寒暑假期间都会在爸爸的工厂里帮忙彩绘。其中大女儿16岁,正在上初中,小女儿8岁,正在读小学。我们参观的时候,他们正全神贯注的给木雕上色。

从云南丽江回村庄,带故乡残疾人创业,2未成年女儿寒暑假来帮忙

杨元松十几岁就开始学木雕,现在从业快三十年了。早年间,他也在丽江开过店,卖过木雕,而且生意一直不错。但因为偶然间发现家乡有很多残疾人,他们没有劳动技能,无法外出打工,也就没法有更多的收入,从而导致生活困难。

从云南丽江回村庄,带故乡残疾人创业,2未成年女儿寒暑假来帮忙

他回家乡的初衷就是想教授家乡的残疾人木雕技能,但后来发现,技术是教会了,但是残疾人因为身体条件限制,还是走不出去。于是,他干脆回乡办起了木雕厂,不仅教授残疾人手艺,而且安排他们再就业。

从云南丽江回村庄,带故乡残疾人创业,2未成年女儿寒暑假来帮忙

如今,杨元松已经培训学员一百多人,其中一大半是残疾人。这些残疾人既有本地,也有慕名而来的外省人。

从云南丽江回村庄,带故乡残疾人创业,2未成年女儿寒暑假来帮忙

杨元松说,到他这里来学习的残疾人,都是免费教授,学会了以后,他们愿意留下,就在他的木雕厂工作,这样就可以有固定的收入,给这些残疾人找到生活的出路。如果不愿意,他们也可以自己找工作。

从云南丽江回村庄,带故乡残疾人创业,2未成年女儿寒暑假来帮忙

在我们采访期间,杨元松给我们展示了他结合市场的需求,尝试推出的彩色木雕。众所周知,千百年来,剑川木雕都是单色,但杨元松改良了木雕不上色的传统,大胆推出彩色工艺,用颜色和重彩拓展了剑川木雕的艺术领域与范围。

从云南丽江回村庄,带故乡残疾人创业,2未成年女儿寒暑假来帮忙

平时杨元松除了教授学员木雕技能,还要学习手语等知识,因为有些聋哑人听不到或者没办法讲话,他会不厌其烦的教授,直到他们都学会。除此之外,他还要负责每件产品的设计、销售以及工厂的正常运转。

从云南丽江回村庄,带故乡残疾人创业,2未成年女儿寒暑假来帮忙

说到销售,杨元松说其实他们出厂价是很低的,但是因为他们现在的宣传不行,没办法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产品。他们也没有网络销售的经验,所以一直是在本地发展,外地的人几乎没有人知道他们。

从云南丽江回村庄,带故乡残疾人创业,2未成年女儿寒暑假来帮忙

杨元松说,他为了建这个厂还欠了很多的外债,但目前首要的,就是在保证员工收益,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品种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多开发市场需要的产品,希望能多挣一些,维持收支平衡。工人们多挣一些,就有积极性,虽然现在情况并不如意,但慢慢的会好起来,他很乐观。

从云南丽江回村庄,带故乡残疾人创业,2未成年女儿寒暑假来帮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