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痴漢”數十年收藏奇石,終成鉅富

在中國奇石收藏界有一種聞名的瑪瑙石叫“黑皮瑪瑙”,外皮漆黑一團,裡面亮如脂膏,是一種罕見的寶石品種,它是由宜都市紅花套鎮紅花套社區孫軍發現並推向全國的。

今年57歲的孫軍,本是一個普通的農民,1991年因機緣巧合結識了一群奇石愛好者,便走上了撿拾奇石、收藏奇石、買賣奇石、推廣宜都奇石之路。這28年來,孫軍收藏過長江石、清江畫面石、黃金瑪瑙、虎皮瑪瑙,成為當地有名的奇石專業戶,現任宜都市奇石協會會長。

普通農民 初識奇石獨特魅力

1991年之前,孫軍和愛人一邊種植家裡的幾畝橘子樹,一邊跑客運運輸。1991年年初,孫軍在跑運輸時,認識了一群專門從宜昌城區來宜都“淘寶”的人,“他們每次坐我的車,都帶著口袋和鋼釺,說是到清江河去撿石頭。那時我挺納悶的,難道石頭上有什麼貴重的金屬,可以賣個很好的價錢嗎?”孫軍說。

後來,經過攀談,孫軍瞭解到他們原是宜昌的奇石愛好者,常到宜都清江河邊撿拾一種名叫“清江畫面石”的奇石,如撿到品相好、色澤好的石頭可以賣到上千元,孫軍感到非常驚訝,當時他一天最高的收入也是200元,在當地已是高收入人群,沒想到他們在河邊撿的一塊普通石頭賣出的價錢,相當於他半個月的收入了。

宜都“痴漢”數十年收藏奇石,終成鉅富


懷著好奇心,孫軍跟著奇石愛好者朱緒南、徐健來到宜都柳金山撿石頭。經過4個小時的尋找,孫軍尋找到5塊比較滿意的石頭,請兩位愛好者鑑定。其中一塊白色石頭上有個綠色圖案,十分像鴨嘴獸,當場就有奇石愛好者出錢向孫軍購買。另外一塊石頭是紅色的,上面有白色花紋,經鑑定為震旦角石,是一種古生物化石,大家都稱孫軍撿到寶了。

後來,孫軍又多次跟著朱緒南、徐健去撿石頭,他發現石頭上有風光美麗的山水畫、栩栩如生的人物、惟妙惟肖的動物等,十分有趣。

愛上奇石,放棄事業專注撿石

多次跟隨奇石愛好者撿拾石頭的孫軍,漸漸發現其中的樂趣,一邊撿石頭一邊和其他愛好者交流經驗學習,還結識了不少的朋友。後來,孫軍由一週偶爾有一天去撿石頭,發展成為每週有三天在撿石頭。

其實,孫軍和愛人靠跑運輸養活父母和一雙兒女,如果一天不跑運輸的話,一家人就沒有收入。“我也很糾結的,不能只顧著自己的愛好,不管家人的生活。雖然多次聽其他愛好者說撿到一塊好的奇石,可以賣到幾千元,比我辛苦一個月掙得錢多,但那畢竟只是聽人說說而已,並沒有親眼見過。”孫軍擔憂的說。

附近的村民常說孫軍,好好的運輸不做去河邊撿石,簡直是不務正業。所幸,孫軍的愛人十分支持他的愛好,他到河邊去撿石頭,愛人則帶著工具和他一起搬,從不埋怨孫軍玩物喪志,他的這一愛好才得以持續下來。

不久,孫軍結識的奇石愛好者越來越多,他也吸取了他們的長處,撿拾長江石、清江畫面石等奇石,漸漸地他也將這些石頭賣出了好價錢,養活了一家人。1995年,孫軍徹底放棄了跑運輸的工作,專心於撿石頭賣石頭,與奇石愛好者交流。

特殊石頭,推廣寶貝全國聞名

孫軍既成全了自己的愛好,又能靠愛好養活家人,成了當地有名的奇石專業戶,經常帶著他的寶貝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參加大型的奇石展,也讓他增長了不少識奇石的能力。

2012年,孫軍家附近有工程隊正在挖山,他發現施工現場有一種黑色的石頭,雖然外表很不起眼,但摸起來非常光滑,裡面亮如脂膏,孫軍立即判斷它是一種還未被人發現的寶石,因其內部有金色花紋,很像老虎身上的紋路,於是命名它為虎皮瑪瑙,又名黑皮瑪瑙。

孫軍嘗試把它帶到當年的南京奇石展銷會上展覽,立刻就吸引了大量的商家找他購買,最後以3200元的高價賣出。由於孫軍的推介,來自全國各地的奇石愛好者認識了這種黑色的石頭, 同時,也吸引了各地的石商湧入宜都市紅花套鎮淘寶。

中國地質科學院教授徐光洪對這種黑皮瑪瑙進行了闡述,他說:“這種瑪瑙形成於3.5億年前的泥盆紀,屬石英岩,含硅的比重大,是一種硬玉,人們俗稱瑪瑙。”

傳承文化,讓清江石名揚天下

近年來,宜都因發現了黃金瑪瑙(黃龍玉)和黑皮瑪瑙,在當地掀起了奇石收藏熱,收藏奇石和經營奇石已超過千人。紅花套村玩石頭的村民約1000人,約佔村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走進村裡,不管是坐在門口嗑瓜子的老嫂子,還是十幾歲的孩子們,只要一說到石頭,他們都會談幾句自己的見解。什麼手感啦,質地啦,品相啦等等。

2016年4月24日,宜都市奇石家協會在湖北省宜都市紅花套鎮紅花套村成立,孫軍當選為會長。當日,孫軍介紹位於長江與清江交匯之地的宜都市,是三峽奇石的富礦區,他將不遺餘力的將清江彩色畫面石名揚天下。

如今,孫軍的兒子孫浩繼承父親的愛好,不僅挖掘長江石、清江畫面石、黃金瑪瑙、虎皮瑪瑙,還將進行加工產業,將宜都的特色奇石,雕琢成造型各異的大型擺件、裝飾物、掛件等,還在網上開店,遠銷全國各地,讓更多人認識宜都奇石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