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成立高等技術研究院

本報記者 王延斌

11月10日,旨在面向國際科學前沿,以實施國家重大科學戰略為己任,以宇宙線等基礎性前沿性科學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為主攻方向的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山東高研院)在濟南揭開“紅蓋頭”。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丁肇中,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何華武,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邱水平,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核科學實驗室主任博萊斯勞·維斯洛克教授出席座談會並講話。按照規劃,該院的長遠目標是“在基礎研究和原始技術創新中作出重大貢獻,成為世界一流研究機構”。

據瞭解,山東高研院是一家“四不像”研究院。而所謂“四不像”,就是“既不像機關,又不像學校,既不像企業,也不像事業單位”,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市場化取向。劉家義表示:“我們將弘揚科學精神、按照科研規律辦事,一切工作圍繞如何更好提高科研水平來展開,在科研組織、選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方面賦予高等技術研究院最大的自主權。”據瞭解,今後凡涉及該院的設備裝置、人才引進等事項將均採用“一事一議”“專事專議”的方式,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形成可持續的前沿研究方向和初具規模的高水平學術團隊。

成立山東高研院是丁肇中教授的建議。去年9月28日,在“儒商大會2018”嘉賓懇談會上,丁肇中第一個發言,他建議在山東成立一個高等技術研究院。他表示,研究院主要研究一些未來技術發展和探索自然規律的問題,通過這樣的前沿研究,可以作出創造性的貢獻。建議研究院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用五六年的時間成為頂級研究中心。丁肇中說:“在科學研究上,選擇題目非常重要,真正意義重大的研究題目,是別人沒有想到、認為不可能的事情。選擇題目之後,需要完善的支持和優秀的團隊來完成,還要選擇一個好的領導者。”

在山東高研院揭牌儀式過後,劉家義為丁肇中頒發名譽院長聘書,為程林頒發院長聘書。程林為山東大學副校長,在丁肇中教授領導的國際大科學工程阿爾法磁譜儀(AMS)項目中任熱系統首席科學家,解決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帶電磁鐵太空運行熱控制的關鍵科學問題。丁肇中對山東大學程林團隊的評價頗高:“山東大學對這個實驗的貢獻是獨特的、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山東大學熱系統的貢獻,AMS就不會存在。”

據瞭解,山東高研院目前已聘任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意大利佩魯賈大學、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等研究機構的6位知名科學家為研究員,並選聘了10位35歲以下的優秀青年科學家到此工作。

今後,山東高研院將建設AMS數據分析研究中心等科學平臺和真空深冷、超潔淨裝置等大科學裝置,建設世界天體物理高端研究機構,加強國際交流合作,不斷擴大國際影響,打造原始創新的策源地、著名學者的集聚地、青年才俊的成長地。山東省財政將每年拿出約3億元資金支持研究院人員聘任、學術交流等,併為引進高端人才採取“一事一議”“專事專議”,做好前沿研究與原始創新的“後勤部長”。(科技日報濟南11月10日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