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雲戰略》

解讀《雲戰略》

內容:方塊

對於IT從業人來說,是一本經典的阿里雲案例庫,我會推薦同事看。數字化轉型是現代企業的必經之路,但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擁有良好的信息系統基礎。關於組織和人才方面,幾乎沒有提到,有所欠缺。企業發展改革到一定程度,必須要進行組織架構和人才培育的改良,可能是主題偏向技術為主,沒有從管理的角度在這方面進行闡述也可以理解。但有些地方講的比較枯燥,非IT從業的一般人,讀此書可能比較難理解。

《雲戰略》作者是阿里雲研究中心高級總監-田豐,由阿里雲總裁胡曉明作序,相當於阿里雲官方解讀。本書講阿里雲實踐案例,作為全球三大雲計算服務提供商之一,阿里雲以近十年的研究和實踐成果,總結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可行方案。

根據企業的目標和核心問題,運用雲戰略的“網絡化”、“平臺化”、“智能化”、“生態化”4種模式,總結了茅臺、吉利汽車、中石化、新浪微博、中國郵政、淘工廠、杭州交警等企業數字化轉型實踐案例,從拓展市場到優化管理、從提升效率到增加利潤,幫助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大到世界五百強、小到十幾人小作坊,成功應對跨行業、跨規模、跨領域的挑戰,以全新發展模式增長。

解讀《雲戰略》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改變生活、改變企業的命運。現代商業生態錯綜複雜,在大數據雲計算時代,一不小心就落後了,AI智能離我們很近,很多以前不能完成的都可以智能算法替代,我們的衣食住行樣樣離不開數字化。

舉個例子:一位城市白領,手機上買電影票,雲端信息同步到智能汽車的操作系統上,出行時車載導航自動射擊前往電影院的最優行車路線,同時根據車主平時對美食的喜好,結合電影開始時間,推薦並預定電影院附近的餐廳座位。一路上,汽車上播放與電影相關的原聲音樂,幫助提前融入電影氛圍,快到電影院時,系統已及時找好附近的停車場。全程不需要發出任何指令,基於人工智能呈現出來。

現代生活的背後是千千萬萬的企業在這個時代要變革要轉型。不僅是企業內部管控、在線流程,而是到整個供應鏈上下游協同提效,雲戰略可以徹底打通前端和和後端的產業鏈條、破除數據孤島,數字化推動效益增長。一開始阿里巴巴在雙十一也會遇到服務器宕機,基於後來的雲計算出現的阿里雲服務器完美解決此類問題,原理簡單地說在洪峰自動調用大量服務器並在閒時又能釋放。目前阿里雲已經廣泛應用到各行各業,包括我們熟知的微博、12306、外賣平臺等。當然雲計算遠不止這些,還有智能算法決策分析等。

總之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數據大爆炸,就像十年前我們諾基亞手機一個月50M流量就夠用,到現在一部智能機隨便一張圖片幾十M,玩一天手機就要一兩個G。慶幸生活在這個時代,並且是趕上了互聯網時代紅利的中國,我們置身在科技的浪潮之中,每個人每個企業都可以是弄潮兒。

當然,也有吐槽之處,第一點,寫讀書筆記很難寫,一個禮拜前就讀完了,花了很長時間整理。我在想怎麼辦企業案例表達出來,特別是給不是IT人員講。其實挺不容易的,裡面的內容專業術語較多,有些不夠豐富生動。

第二點,雖然可以視為阿里雲的官方解讀,但也有些地方自賣自誇,因為都是成功的案例嘛,我相信絕對有不少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是遇到問題的,並不都是成功的。有些沒有把案例講得很清楚,有可能是信息要保密。我想大家既要學成功的案例,但失敗的經驗也要學,畢竟成功的故事千篇一律,失敗的故事各有各的不幸。

但阿里雲案例寶典,值得擁有。作為IT從業者,給其他企業做數字化轉型的管理諮詢,很多時候會用到裡面的內容和觀點,並且產生了實際的幫助,我所在的團隊最近就幫公司簽了一個500萬的大單,很有指導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