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境可以預言未來嗎?



《史記·趙世家》記載了趙簡子的一個夢,說趙簡子夢見自己來到了上帝的住所,上帝命他射殺了一隻熊和一隻羆,並贈給他一隻翟犬,說:“等你的兒子長大了把這隻犬送給他”。上帝還告訴他說晉國即將衰敗,再傳七代就滅亡了。甦醒後,趙簡子把個夢這記載下來,保存在秘府裡。後來趙簡子的子孫果然在在翟攻克兩個國家,並且瓜分了晉國。

《三國志》裴松之注引《蜀記》說:“(關)羽初出軍圍樊,夢豬齧其足,語子平曰:‘吾今年衰矣,然不得還!’《江表傳》曰:羽好左氏傳,諷誦略皆上口。”講關羽在大意失荊州前,曾夢見被豬啃雙腳,從而產生了不祥之兆,結果他真的敗走麥城,慘遭東吳砍首。

趙簡子與關羽的夢,一吉一兇,卻都成功“預測”了未來,那麼夢真的有這種神秘的預測魔力嗎?

夢境可以預言未來嗎?

趙簡子夢遊鈞天

什麼是夢?

我們每個人都做會夢,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思考並理解夢,就如《中庸》說的:“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離我們的日常生活最近的東西,反而也是最難懂得東西。夢是什麼?人為什麼做夢?關於這些問題,大致有四種解釋,我們現在把他們列舉如下:

第一種是巫者的解釋,巫者認為夢不是做夢者自己頭腦裡的事,而是未知世界與我們相聯繫的紐帶。在夢中,我們可以掙脫時空的束縛,像走片場一樣快速的轉換夢境。而且更為讓人敬畏的是神靈或祖先會在夢中對我們進行啟示,告訴我們一些關於未來的事情。

第二種是哲學家的解釋,哲學家認為夢是做夢者心理活動的產物,是思維從感官的束縛中獲得自由的結果。在睡眠狀態下,感官停止了工作,任由精神自在的馳騁,夢便是心理衝動的結果。

第三種是醫學的解釋,醫學家的觀點與哲學家相反,他們認為夢境達不到精神的水平,夢倒像是一種感覺,是感官受到偶然刺激後所產生的反射活動。因此,夢是一種生理刺激的反應。

最後一種是公眾的解釋,公眾不像思想家或哲學家那樣關注夢的來源,他們只是相信在各種各樣的夢境中,有些是無意義的,而另一些恐怕真的存在我們難以理解的神秘預言。至於究竟如何解釋這些夢境,公眾都表現出無能為力或者不甚關心的態度。

不管是哪種解釋,有一點是明確的:所謂的夢就是我們在睡眠狀態所出現的各種形象。

我們為什麼會做夢?

除了第一種巫術的解釋之外,我們認為其他三種都有合理性。夢確實是做夢者頭腦中發生的事,而不是存在於我們之外的另一個次元。至於夢境的起源,我們無法說它是精神所固有的,在甦醒狀態察覺不到,也不能說它必須得受到感官的刺激才能引起。雖然大部分夢境確實荒誕不羈、把捉不定、一醒即忘、毫無意義,但也確實存在一些

具有思想內容的夢

大致來說,有內容的做夢的誘因可分四種:

一、因外部環境對感官刺激而引發的夢,如因寒冷而夢見落水、因憋尿而夢見下雨等;

二、因內部感官的衝動而引發的夢,如因視網膜興奮而夢到幻覺等;

三、因軀體器官的觸發而引起的夢,如因飢餓而夢見胃部被絞等;

除了這些感官刺激之外,還有一些因心理刺激而引發的夢。這些夢的誘因是清醒時的意欲,意欲通過在夢境的偽裝中得到了滿足,即所謂的“黃梁一夢”“南柯一夢”,以及《牡丹亭》裡,杜麗娘在柳樹下做的春夢。

夢境可以預言未來嗎?

杜麗娘在夢中與柳夢梅相會

夢境與記憶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夢境中的許多景象會模糊不清?為什麼夢境以片段的形式呈現?為什麼夢境中的許多情景似曾相識?為什麼內心隱秘的想法能在夢中出現?為什麼醒來後人們會迅速的遺忘夢境?——這是因為夢的回憶材料是潛意識,夢以那些不為人所注意的意識為對象,將它們重新浮現出來,當做夢結束後,這些意識又重新沉淪回腦底,因此大部分的夢都在我們清晰後消散了。有時我們在清醒時突然遇到這些意識,就會產生一種似曾相識錯覺。

大腦其實就是一個意識的存儲器,它把我們生活中產生過的意識進行積累。我們所能自覺回憶到是顯意識,不能自覺回憶到為潛意識夢是一種心理活動,通過夢,我們能回憶起那些早已被遺忘的意識片段,能夠接觸到潛意識。因此,夢的回憶材料分為三種:很久以前的記憶,做夢前幾天的記憶以及生活中被我們忽略或遺忘掉的記憶。

那麼對於那些有意義的夢來說,究竟是什麼使潛意識在夢境中浮現出來呢?為什麼那些在甦醒時不被重視的意識片段卻在夢境中顯現呢?這就需要知道夢境的偽裝和移置

對趙簡子和關羽夢境的解釋

夢的偽裝和移置的理論,在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中有詳細的介紹。弗洛伊德說:“夢是一個(受壓制的或被被壓制的)慾望的(偽裝)的滿足。慾望是做夢的源泉和動力,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滿足的慾望總是在夢境中呈現,而且被包上了不易理解的偽裝,要刨開這層偽裝我們才能發現夢境的真正內容。

在2000年前,東漢哲學家王充在《紀妖篇》中對趙簡子的夢做了絕妙的剖析,幾乎跟弗洛伊德同一思路。他說趙簡子夢到上帝的所在,其實是一個升官發財的美夢。其所夢見的樓臺山陵都只是“官位之象”,是欲升官的慾望之偽裝,並非趙簡子的靈魂真的上到了天界。而且真實的夢境並非記載的那樣詳細,可能是後人根據史實而附會出來的。

夢境可以預言未來嗎?

《論衡》的作者王充(27-約97)

至於關羽的噩夢,偽裝得就更深了,“豬齧其足”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我們通曉易學的話,就應該記得《說卦傳》寫的:“坎為豕”,豕就是豬,豬象徵坎卦☲;“坎,陷也”,坎卦代表著危險,陷入險境裡。因此,夢見豬啃腳,就隱喻著兩足陷入險境了。關羽喜歡讀聖賢書,對《左傳》愛不釋手,也沒有理由對《易經》一無所知,因此他知曉這個夢的意思,所以才對關平說:“吾今年衰矣,然不得還!”

可是這是個預言嗎?其實不是。關羽出師圍困樊城,是傾力出動,放手一搏了,面對這個難以攻克的城池,又遭遇徐晃的阻擊,自然會意識到危險的到來,心理上產生憂慮。在清醒時無法排解,感到壓抑。因此才在夢中做了偽裝,用豬啃腳的形象來表達。

一個夢的解析

如果兩個例子還不足以說明夢只是心理現象,而不是預言的話,我們還可以再舉一例。

《夢的解析》裡記載了一個這樣的夢:一名父親日夜守候在孩子的病榻旁,不久,孩子病死了。當天晚上,父親進入鄰室休息,他讓門開著,以便能看到停放孩子遺體的房間——孩子的遺體周邊圍著許多蠟燭。父親入睡後,夢見孩子站在他的床前,責備的說:“爸爸,你難道看不到我被燒焦了嗎?”父親頓時驚醒了過來,發覺靈堂裡有一道亮光,他趕出去,看見一根蠟燭落在孩子的遺體上,燒焦了他的胳膊。

夢境可以預言未來嗎?

弗洛伊德(1856-1939)

我們嘗試科學的解釋這個夢:靈堂的亮光穿過大門射進睡眠者父親的眼睛裡,促發了夢,他在夢中做出同清醒時一樣的判斷——孩子可能被火燒著了。只是在夢中,這個判斷被做了偽裝,變成由孩子來告知父親自己被火燒著的消息,而不是父親自己意識到——表明父親希望孩子活著的願望在夢中得到了滿足。可見,只要不迷信,根本就不該去相信靈魂不死,靈魂入夢的唯心主義說法!

雖說夢是一種心理現象,而不是神秘預言,但我們還是沒有說清楚什麼是夢?沒有具體分析做夢的特點以及各種夢境的含義。而這些問題也不是這篇短文所能論述清楚的,因此,能夠耐心讀完本文的讀者,可以先關注“讀書廣記”,後續我們會繼續展開對有關於夢的研究論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