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上往來,家長讓孩子“有禮貌”地讓出玩具,實則傷害孩子

“本文為小賢爸爸育兒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收藏”

現在人常說,現在的00後、10後的孩子從小就上這個補習班,那個興趣班,不說事項全能,但都有至少2個以上的技能傍身。

而且現在的家長也更有遠見,會從小幫助孩子培養社會能力,讓孩子在進入社會團體時可以更好和更有效的融入其中。

“禮”上往來,家長讓孩子“有禮貌”地讓出玩具,實則傷害孩子

一些家長認為,教會孩子懂禮貌是一種家教、修養的體現。但是多年來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懂禮貌方面卻出現了一些誤區,這些誤區不僅對孩子沒有好處,反而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

“禮”上往來,家長讓孩子“有禮貌”地讓出玩具,實則傷害孩子

“把玩具借給想玩的小朋友,是一種禮貌”?

週末天氣爽朗,午休後賢媽帶著小賢到家附近的一個廣場玩耍,回來後,賢媽跟我說起在廣場上一個家長的言行。

當時正好還有幾家帶著孩子在廣場上活動,孩子們聚在一起玩鬧,家長們在一起聊育兒那點事。

有個孩子帶著家長給他新買的扭扭車與孩子們玩耍,小孩+子有了新玩具總是喜歡想小夥伴們炫耀。

一些孩子比較靦腆,只是圍著羨慕的看著,有個別比較外向的孩子,主動追著那孩子想要借來騎一騎,但是孩子哪捨得將新買的玩具借出去。

於是想要這玩的那家孩子就跑到有車的孩子家長面前:“阿姨,可以借我玩一下他的車嗎?”

“禮”上往來,家長讓孩子“有禮貌”地讓出玩具,實則傷害孩子

一個玩具小車對於孩子來說是很寶貴的,但對於家長來說卻並沒有那麼重要,於是那孩子家長對自家孩子說:“小朋友想玩你就接一下嘛。”

然後孩子還是不願意,家長又接著說:“你看看人家小朋友向你借玩具多有禮貌,你也應該大方有禮的借人家一會。要分享才能收穫朋友。”

孩子當時非常難過,但應該是平時都很聽家長的話,所以還是將扭扭車借給了那個小朋友,自己卻賭氣的跑到一邊孤零零的看著別人玩,有小朋友去安慰他,孩子誰也不理。

“禮”上往來,家長讓孩子“有禮貌”地讓出玩具,實則傷害孩子

可能在家長的眼裡“禮”上往來是社交必備禮儀,自古對於“禮”學有言: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 人恆敬之。——戰國時期·孟子《愛人者人恆愛之》

(譯文:懂得對他人仁愛的人,人們都會愛他;懂得尊敬他人的人,也會得到別人對自己的敬重。)

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西漢·戴聖《禮記·曲禮上》

(譯文:對別人恭敬,卻得不到對方的恭敬回應,是不合禮節的;別人對你恭敬,你卻不能回之以恭敬,也是不合禮節的。)

不學禮,無以立。——春秋戰國時期·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論語·季氏篇第十六》

(譯文:一個人如果不學習禮節,對人不恭敬,那麼他就不會明白如何立身。)

所以教育孩子懂禮貌是一件非常好的教育觀念,但如何交給孩子懂禮卻是有很多講究的。

“禮”上往來,家長讓孩子“有禮貌”地讓出玩具,實則傷害孩子

關於教孩子懂禮的3個誤區

☒誤區一

——“禮”上往來,禮貌≠不拒絕

上述故事中家長對孩子的禮貌教育是存在誤區的:禮貌≠不能拒絕。

上述家長的行為很容易讓孩子混淆“物品所有權”的概念,讓孩子認為我的東西其實也並不“屬於我”。

對於禮貌的誤區在於,讓孩子錯誤理解,只有答應別人的請求,才是禮貌的體現。

☒誤區二

——強迫孩子打招呼

作為過來人,我小時候就是那種被大人誇獎的,遇見大人主動問好的“有禮貌”的孩子。但事實是,我一開始是非常抗拒這件事的,但是家長卻對我要求:“見到叔叔怎麼不打招呼呢?這很沒禮貌。”

“禮”上往來,家長讓孩子“有禮貌”地讓出玩具,實則傷害孩子

尤其是在我被要求打招呼,別人家的孩子不打招呼卻被老爸允許,心理會產生大的落差感,關於見到生人打招呼我到現在都是非常排斥的,但作為成年人我需要強迫自己具備良好的社交能力,只是內心的本能排斥是不可磨滅的。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強迫孩子與陌生人打招呼示好,是在破壞孩子的安全感,一味地強迫孩子有禮貌的與陌生人打招呼更容易讓孩子變得膽怯。

☒誤區三

——給你了就拿著吧

在成人的交際中,接受別人的善意是一種禮貌,但有時候別人的好意並不是我麼所需要的。長此以往的強迫孩子接受來自外界的好意分享,從表面上看也許可以培養孩子的禮貌和好人緣。

“禮”上往來,家長讓孩子“有禮貌”地讓出玩具,實則傷害孩子

這並不是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而時常做出與內心想法相反行為,很容易引起孩子愛撒謊的行為。

賢爸小結:

教會孩子懂禮貌尊重他人,家長需要先學會尊重孩子的意願,並理解懂禮貌並不是選擇全部接受。

尤其是在教孩子禮貌是,家長在那個也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禮貌。家長的言傳身教是孩子學會懂禮貌的最自然的滲透教學方式。

禮貌是一種態度,並不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制度。


好爸爸就是我,我就是小賢爸爸。關注我,和您一起聊一聊關於育兒經驗和親子相處的問題,育兒之路不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