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雷英雄杜富國負傷後首回排雷地,公益行助力麻栗坡脫貧攻堅

杜富國回來了!

11月9日,“排雷英雄戰士”、“時代楷模”、 南部戰區陸軍雲南掃雷大隊四隊戰士杜富國回到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開展脫貧攻堅公益行動。

這也是杜富國去年10月在麻栗坡縣天保口岸附近壩子雷場進行掃雷作業時嚴重負傷後,第一次回到麻栗坡。

應杜富國的特別委託,11月7日至9日,東方衛視《我們在行動》節目組來到“英雄老山聖地”麻栗坡縣開展脫貧攻堅公益行動。

排雷英雄杜富国负伤后首回排雷地,公益行助力麻栗坡脱贫攻坚

11月9日,杜富國回到麻栗坡縣,受到熱烈歡迎。 本文圖均為 東方衛視《我們在行動》節目組 圖

最牽掛的還是村民的生活

11月9日上午,杜富國在父母及戰友的陪同下出現在麻栗坡縣天保鎮芭蕉坪自然村。當地村民夾道歡迎,為英雄獻上鮮花。

杜富國離開這片土地已一年有餘。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南部戰區陸軍雲南掃雷大隊四隊在麻栗坡縣猛硐鄉老山西側進行掃雷作業。危急時刻,掃雷戰士杜富國擋開戰友,自己卻被一顆加重手榴彈炸傷致殘,失去雙眼、雙手。

一個多月後,南部戰區陸軍雲南掃雷大隊官兵用手拉手徒步檢驗的方式,把麻栗坡縣老山西側壩子雷場的最後一塊已掃雷場移交當地百姓。至此,當地群眾可以放心地在腳下的土地上勞作,再也不用擔心被地雷炸傷。

此次得知杜富國要來,55歲的麻栗坡縣猛硐鄉村民盤金良坐著麵包車前往離家三四公里的芭蕉坪自然村,提前在路邊等候。

這也是盤金良與杜富國的第一次相會。“其實知道他受傷之後我就想過去看看他,但是一直沒有機會。”盤金良說。

杜富國也牽掛著盤金良。當被問起他最想念誰時,杜富國叫出了盤金良大爺的名字。盤金良從人群中走到杜富國面前,兩人擁抱在了一起。

盤金良說,杜富國為他們負傷,他很感激,也很難過。他告訴杜富國,他和戰友掃過的那塊地,已經種上了草果和茶葉,三五年後,就能有收成。

盤金良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杜富國負傷的雷場,就位於他承包的果草地裡。因此,他總是認為,杜富國是為了他、為了當地的村民受的傷。

盤金良半輩子籠罩在地雷的陰影下:1993年,他在地裡耕作時被炸斷右腿;2016年,他在同一片地裡摘草果時,又被炸斷左腿。“家裡三分之二的地都有危險,幾十年不敢進去。”盤金良說,2017年,掃雷戰士的出現讓他看見了希望,危險的雷區在戰士們的不懈努力下,終於變成了維持家庭收入的草果地。

排雷英雄杜富国负伤后首回排雷地,公益行助力麻栗坡脱贫攻坚

杜富國與盤金良擁抱在一起。

“我從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本站,東方衛視《我們在行動》製片人陳蓉、音樂人高曉松、演員楊蓉、歌手連淮偉及企業家郭盛共同以麻栗坡縣“新村民”的身份走進具有光榮歷史的天保鎮帳篷小學,聆聽某邊防連戰士的愛國主義教育課,並在掃雷排爆戰士的引領下走訪了部分遭受雷患的貧困村民,深入瞭解當地在特殊歷史背景下目前真實的生活、生產情況,同時幫助當地百姓出謀劃策,共同尋求產業發展的致富之路。

杜富國在發言中說:“我是一名普通的掃雷兵,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但黨和人民卻給了我很高的榮譽。”

他說:“雖然,我再也不能擁抱親愛的媽媽,再也不能看見心愛的妻子,再也不能和戰友並肩戰鬥,但我從不後悔自己的選擇,我覺得這樣做是值得的。現在,我的戰友們征戰在新的掃雷戰場,履行著我未完成的使命,我等著他們勝利歸來,在這裡向他們致敬!”

杜富國還與村民們分享了他剛甦醒時的心路歷程:“大家都擔心我做傻事,經常鼓勵我,不要悲觀放棄,要對生活有信心。我時常想起長眠在麻栗坡烈士陵園的年輕英烈,想起雙目失明的安忠文、雙腿截肢的王曙光等戰鬥英雄的深情鼓勵,想起各級領導、社會各界對我的關心關愛。我抱定一個決心:戰士要有戰士的樣子,面對艱難困苦永不言敗;男兒要有男兒的擔當,用自己的堅強支撐家庭的希望。我雖然失去了雙手,但我還有健全的雙腿,可以繼續為夢想奔跑;我雖然失去了雙眼,但我有信仰的明燈,可以繼續照亮我前行。”

排雷英雄杜富国负伤后首回排雷地,公益行助力麻栗坡脱贫攻坚

《我們在行動》製片人陳蓉(左三)與杜富國的戰友劉貴濤(左一)、“獨腿鬥士”駱祥健(左二)在交流。

客商現場訂單累計6464萬元

11月9日上午,在“軍民攜手·同心築夢”幸福鄉村推介會現場,五位“新村民”、縣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代表共同見證了麻栗坡縣域扶貧品牌——“人生至味”禮盒的隆重亮相發佈,禮盒中包含當地的六種特色扶貧產品:三七、蜂蜜、古樹茶、草果、雲純咖啡、姬松茸。下單環節,客商們踴躍舉牌下單,最終現場訂單總額累計達5464萬元,他們用產業扶貧、渠道幫扶、技術支持等多樣形式切實助力麻栗坡脫貧攻堅。

據介紹,《我們在行動》欄目是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發起、製作,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和中國扶貧志願服務促進會指導的全國首檔精準扶貧公益紀實節目。

該節目在前三季節目中走訪拍攝了18個貧困縣,發佈了20款扶貧產品,總銷售額突破1億元。目前第四季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中,已經完成銷售額達到7.3億。在此過程中,節目組已在雲南省拍攝了6站,分別是玉溪市新平縣、紅河州金平縣、楚雄州武定縣、紅河州綠春縣、臨滄市滄源縣、文山州麻栗坡縣,6站累積銷售扶貧產品超過1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