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轉行的護士都幹嘛去了?

那些轉行的護士都幹嘛去了?做了什麼工作?

以前常常有護士在我耳邊吵著說:“今年,一定要轉行,做什麼都好,就是不要熬不完的夜班和日益憔悴的黑眼圈。”往往,回頭看看一家老小嗷嗷待哺,只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當我轉行時,把她們嚇了一跳,眼見著馬上熬出頭,步入管理崗位,我卻轉行了,遇到了一群轉行的護士姐妹,今天就和各位聊聊那些轉行的護士都幹嘛去了。

護理老師

我曾經是ICU的一名護士,最髒最累的活全乾過,也沒想過辭職,直到遇到一個很愛的軍官,他對我說:“為什麼要當護士,不能照顧家庭。”

當時被愛情衝昏了頭腦,問他:“那什麼職業最好呢?”

“老師”。

為了這句話,於是我努力準備教案,試講,放棄了穩定,甚至是未來的護士長崗位,跳槽到大專院校當老師。

當了教師後才發現,最熱愛的還是臨床,也發現愛你的人不會因為你是護士就不愛你。

當了老師並不能放棄臨床,每當寒暑假也會派老師去相應的實習單位進修,唯一的好處是週末。專科教師工資待遇當然不如護士,但是轉行幸福指數有四顆星,難度是要讀研,喜歡教學有耐心。

現如今,是網絡時代,出現了眾多公眾號,例如:華醫網、華醫護事等,需要護理編輯。

之前,她是XX醫院婦產科的護士,後來因為一個人在外,感覺孤單想回家,又不想回醫院重新開始輪科,就做了護理編輯,做這一行,每天都在為頭條擔心,就怕粉絲不喜歡,閱讀量上不去,需要不斷的和粉絲溝通交流,查閱萬方、文庫等等,真的是做一行才知道一行的辛苦。

當然作為護理編輯,長時間的積累寫文章碼字速度超於常人,也不需要上晚夜班,雙休,工資待遇與大多數護士持平,前提是本科文憑,幸福指數三顆星。

那些轉行的護士都幹嘛去了?

銷售代表

因為學校需要買操作消耗品,我認識了花兒。

花兒一看就是那種能說會道,善於交際的人物,她以前是XX醫院的護士,因為科室常年接受肺結核病人,而她的體質相應較弱,經常感冒,所以辭職和朋友一起做了銷售代表。

這一行,需要口才能力佳,和醫院以及學校物資部關係良好,但是和商人打交道也會很累心,行業競爭壓力較大,有銷售任務,工資好壞全憑個人本事。

花兒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如今徹底告別了夜班,每天美美噠,其中也是吃了不少苦,算是苦盡甘來,轉行幸福指數四顆星,待遇當然超過護士,難度是臉皮要厚,內心強大。

帶孩子,做微商

之前,在醫院時,手術室缺一個護士長,大家也很看好小潔,她生完孩子後,回來只上了一個月班就辭職了。

在之前上班時,小結就開始跟著家人做微商代理,每個月的收入扯平均和護士差不多,如今,為了兒子,她放棄了工作。

微商,很多護士姐妹們都有過這種想法,只是和銷售代表一樣,一定要會和人打交道。

心理學家曾經說過:“臉皮越厚的人,越容易成功。”不管是賣內衣,或者是賣酵素,大家都是為了生活。

當然,這也是轉行幸福指數最高的職業,陪著孩子健康成長,是每個母親的願望。

還有的朋友考公務員去了衛生局,有考教師資格證成為了初中語文老師,有漂亮的去當醫療美容顧問,還有回家開店當老闆娘的······

當然,也有很多同學即使當護士,也不用上晚夜班,像同學小玲已經是科室的科研護士了,平時就是做科研數據,與患者進行調查交流,還有以前的同事佳佳和琴子也成為護士長,雖說壓力較大,但總歸不用上晚夜班了。還有的同學待在護理部當幹事,或者去了醫院的科教科管理實習見習生,不管是在醫院還是已經離開了醫院,我們曾經作為護士,“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有什麼可以打敗我們呢?

歡迎您到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臺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