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 • 格雷厄姆:人生短暫?是的!但你還可以這樣做

你每天的生命都是如何度過的呢?是否有太多無意義的事情牽扯著你的精力?是否總是在錯過的時候才驚覺你還沒來得及開始那些最要緊的事?

人們常說人生是短暫的,但是生活的方式可以影響到生活的長度。今天帶來硅谷創業之父保羅 • 格雷厄姆的人生哲學,談談如何才能更有意義地生活,延長生命的長度,拓展生命的廣度。

保羅 • 格雷厄姆:人生短暫?是的!但你還可以這樣做

保羅 • 格雷厄姆,硅谷創業之父,哈佛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在個人網站撰寫了許許多多關於軟件和創業的博客,是公認的互聯網創業權威,這些文章中,也有許多關於當下時代和人生旅程的見解。他期冀讀者真正思考:我們,該怎麼做?

人生譬朝露

人人都知道人生短暫。我年幼時琢磨過這個問題。人生真的短暫麼?還是我們其實只是在抱怨生之有涯這個事實?如果我們的壽命能延長十倍,是否還是會照樣抱怨人生短暫?

有了孩子後,我居然找到了一條解答的方法,得到的答案是,人生真的太短。

身為父母的體驗,教給我如何把時間這個連續值轉換為獨立的分離值。你和你的兩歲孩子呆在一起的時間,統共也就 52 個週末。假定孩子只會在 3 歲到 10 歲之間把聖誕節看成有魔力的日子,那麼你也只能看著你的孩子體驗 8 次而已。

好吧,這麼說人生確實短暫。知道這點,那又如何?

剪除扯淡

這個認識對我大有影響。它意味著類似「對於某某事情來說人生太短」這樣的論點平時對我們影響太大了。這種論點不僅僅是一種修辭法,也不僅是為了討人嫌。 如果你發現自己正在想著「對某某事情來說人生太短」,你最好能儘量消除這種想法。

當我自問就我所想「對於什麼事情來說人生太短」,有個詞跳進了我的腦海—-「扯淡」。我領悟到,這個答案簡直就是同義反復的。人生對這東西來說實在太短,這幾乎也就是「扯淡」的定義了。而「扯淡」確實也有其明確的特點。它給人一種贗品的感覺,它就是人生經歷中的垃圾食品。

如果你自問,你把自己的時間花在上面的那種「扯淡」是什麼,你可能就已經知道那個答案了。無用會議、無謂爭論、官僚主義、矯揉作態、處理他人錯誤、交通堵塞,還有令人沉溺卻無益的消遣。

這類東西用兩種方式來進入你的生活: 強加給你,或者引誘你。某種程度上你只能默默忍受環境強加給你的扯淡,畢竟你需要掙錢,而掙錢總是包含著各種各樣的無聊差使。

事實上,供需定律決定了這一點,哪種工作回報越高,反而就會有人越便宜地搶著幹。不過,這種強加的扯淡並沒有你以為的那麼多。一直有那麼一些人,選擇跳出這種日常的磨坊,而去過更為本真的,雖然(在世俗意義上)也是機會較少的生活。這種趨向會越來越普遍。

你不用大費周章,也可以在較小的程度上做到這一點。僱主不同,你不得不花在扯淡上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數大機構(還有不少小機構)充滿了這些東西。但是如果你有意識地避免扯淡,把這看得比金錢或特權之類更重,那麼你還是很有可能找得到比較不會浪費你時間的僱主。

如果你是自由工作者,或經營個小公司,你可以通過對一個個顧客的取捨來做到這一點。迴避了那些有毒的顧客,你會減少收入,但更會減少你生活中的扯淡。

那些能誘使你浪費時間的玩意兒,必然長於欺瞞之道。

有個大家很熟悉的例子,就是在網上爭辯。如果有人反駁你,某種程度上他們確實是在攻擊你,而且有時看起來相當明顯。你的本能讓你在被攻擊時自然地自我保護。不過和其他頗多本能一樣,這種天性並不是為我們今日生活的世界而設計的。

雖然反直覺,不過大多數情況下還是不要自我辯護。不然這些人實際上就控制了你的生活。

保羅 • 格雷厄姆:人生短暫?是的!但你還可以這樣做

在網上爭吵只是有時會讓人上癮。還有遠遠更危險的東西。我以前寫過,技術進步的一個副產品,就是我們喜愛之物會變得更令人沉溺。就意味著我們要有意識地不斷作出努力來避免上癮 ——

讓自己跳身其外,問道「這就是我想把時間花在上面的東西嗎?」

追求要緊事

避免扯淡的同時,我們應主動去尋求真正要緊之事。但是不同的事情對不同的人意義自然不同,所以大多數人得去學會到底什麼對自己最重要。

有些幸運兒早年就知道他們喜歡數學、照顧動物、或是寫作,並找到法子來把更多時間用於所愛之事。但是多數人的人生起步時,要緊之事總是混雜著無謂之事,他們只能慢慢地學會如何區分。

特別是對於年輕人,這種混淆多半是要歸咎於他們所在人為環境的誘導。 中學時代,其他孩子們對你的看法好像就是重中之重。但是當你問起成年人他們在少年所犯錯誤,他們差不多都會認為,那就是把其他孩子對自己的看法看得過分重要了。

有個區分輕重的做法頗有啟發,那就是問問自己,在將來還會不會對此加以關注。那些乍看起來重要的贗品,一般都有個看似重要的峰值。這就是它的詐術。曲線下的區域其實微小,但是它的鋒利峰形卻像別針那樣刺入你的意識深處。

真正要緊的事情,並不一定就是通常人們所謂的「重大事宜」。和朋友喝咖啡就很要緊。你事後並不會覺得這是浪費時間。

保羅 • 格雷厄姆:人生短暫?是的!但你還可以這樣做

品味已有時光

如果人生短暫,可以猜想它的短暫會嚇我們一跳。實情如此。 你本來把很多事情的存在不當回事,而它們有一天就真的消失了。你覺得你可以一直有時間寫那本書,爬那座山,諸如此類,然後有一天你意識到,這個機會窗口已經關閉。

最悲哀的窗口關閉就是他人之逝。他人的生命也很短暫。家母過世後,我才懊悔本該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她。我曾經以為她會永遠存在。而她也以她的平和安靜鼓勵了我的這個錯覺。但錯覺就是錯覺。我想很多人正在犯和我一樣的錯誤。

保羅 • 格雷厄姆:人生短暫?是的!但你還可以這樣做

避免窗口出其不意關閉的通常方法,就是始終有意識地感知這些事物。過去年代,生活更為朝不保夕,人們會更多地意識到死亡,那種強度放在我們今天簡直就是病態的。我也說不好,不過我多少也覺得,總是提醒自己頭頂上盤旋著的死神影子不太好。也許更好的法子是從問題的另一端來看。培養對自己想做之事的不耐之心。現在就去爬那座山,去寫那本書,去看望母親,不要等待。不需總是提醒自己為何不要等待。但是就是不要等待。

更注重所擁有的時間,你還會更有所得。時間容易匆匆流過。幻想者如此鍾愛的時光之流,有個陰暗的側面,用日常生活中的俗務和虛驚的泥流來妨礙你停駐下來品味生活。我讀過的最震撼人心的句子,不是來自某一本書的內容,而是來自它的名字:詹姆斯 • 索爾特的《焚燬歲月》。

保羅 • 格雷厄姆:人生短暫?是的!但你還可以這樣做

要是能感受到你已經從某些經驗中榨擠出所有的教益,也會有所幫助。我為母親去世感到悲哀的原因,不僅是因為思念,還因為我想起所有我們本應一起做卻沒有做的事情。我的長子快 7 歲了。雖說我還挺懷念 3 歲時的他,但至少不會有什麼遺憾。我們曾經共度過爸爸和三歲孩子的最好時光。

無情地剪除扯淡,不要拖延要緊之事,品味擁有的時光。人生譬朝露,此乃應為之事。

編譯自 |

原文:http://www.paulgraham.com/vb.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