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帶德國部長訪華,這樣不一般的訪華團陣容說明什麼?

上週,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值得注意的是,這位法國總統帶領的隨行訪華團中有德國部長和歐盟官員。

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領導人訪問其他國家,隨行人員都是本國官員與企業家等,但這次馬克龍帶領的訪華團卻有一些“非法方”人士,包括德國教育和研究部部長安婭·卡利切克以及歐盟農業委員菲爾·霍根,這位愛爾蘭人也將是歐盟下一任貿易專員。

法国总统带德国部长访华,这样不一般的访华团阵容说明什么?|天方夜谈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4日在滬會見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部長安婭·卡利切克

這樣的訪華團陣容顯然有些特別,不過考慮到馬克龍一直所期冀的“歐洲領袖”的角色,也不算讓人太驚訝。

馬克龍是否已經是“歐洲領袖”?這個問題仍有爭論。但不可否認的是,馬克龍有成為“歐洲領袖”的雄心抱負,同樣不可否認的是,若還不能說馬克龍已成為“歐洲領袖”,這位法國總統在歐洲的影響力也已經是數一數二。

馬克龍也是運氣不錯。這幾年,歐盟其他幾個大經濟體自顧不暇,正好給了馬克龍這樣一個當歐洲領頭人的機會:英國要“脫歐”,直到現在還沒擺脫“脫歐”泥沼,馬上又要進行4年裡的第三次大選了;德國總理默克爾曾是歐盟的定海神針,也被視為歐洲領袖,但因為移民政策,其不可撼動的地位在2016年遭遇極大挑戰,至今沒有恢復過來,10月底其所在的政黨再次遭遇選舉慘敗,“默克爾時代”即將落幕;而在英國脫歐後,即將升級為歐盟第三大經濟體的意大利也是政局動盪,今年9月剛組成新政府,避免了一次提前大選;西班牙則將在下月迎來4年來的第四次大選……

外部條件很有利,而馬克龍自己也夠有心。還在競選法國總統時,馬克龍就將目光瞄向了歐盟,稱一旦當選,要加強歐盟建設;當選法國總統後,馬克龍提出了一系列重塑歐盟的建議主張,其中包括建立“歐洲軍”;今年3月,馬克龍還以自己名義撰寫“致歐洲同胞書”,呼籲建設“自由、保護和進步”的歐洲。

不止於願景與規劃,行動力也十足。比如,稍早前的歐盟高層人事更迭,馬克龍就在其中起了巨大的影響力。最後的幾大人選都如他所願,甚至有媒體稱,這完全是一支法語團隊。新任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是法國人,下一任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是比利時人,法語是這兩個國家的官方語言,而在馬克龍力挺下出任歐盟委員會主席的馮德萊恩也說著一口流利的法語。

法国总统带德国部长访华,这样不一般的访华团阵容说明什么?|天方夜谈

■候任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資料圖)

在筆者看來,馬克龍此次訪華團的陣容,既表明在一定程度上馬克龍已經成為歐洲領頭人,也凸顯了其重塑歐盟的決心。所以,訪華期間,當馬克龍多次侃侃而談中歐關係,而不是中法關係時,也不會覺得太意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