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減、搶購、預售陷阱多“雙十一”你真的省錢了嗎

本報記者李君

預付立減、滿減滿折、定金膨脹、購物津貼這些醒目的字眼疊加在一起,更是催促著消費者提前開啟搶購模式,今年參與“雙十一”的商家們依舊用“預售”的方式打開了消費者們的錢包,也有不少消費者紛紛吐槽,“雙十一”購物規則越來越複雜,與往年主要靠拼手氣、拼網速的玩法不同,今年“雙11”期間,“剁手黨”們要想買到物美價廉、心儀已久的產品,還要比拼智力、體力。

購物規則複雜

玩法越來越多 便宜越來越少

“蓋樓”贏紅包、領喵幣、組團、“雙十一合夥人狂撒20億紅包”……今年的“雙十一”新玩法兒真是不少。“我加入了‘蓋樓’互助群,群裡約有300人,但這已經是我加入的第四個蓋樓互助群,截止昨天活動結束,紅包數額從幾毛錢到幾十元不等,最多的有人拿到了兩百多元。這些紅包的使用限制較少,不用絞盡腦汁解讀各項購物規則,只要是淘寶、天貓的商品都可以使用。”市民範女士說。

範女士告訴記者,她從10月21日,開始每天都會簽到,分享給好友,讓他們幫忙助力,個人滿級或蓋樓隊有6顆“星星”,就有機會參與20億紅包抽獎活動,最高可獲9999元。“雖然活動持續了20天,但互助群裡很多人只拿到一二十元的紅包,還有人靠助力‘蓋樓’、“收樓”賺錢,雖然玩法很多,但似乎變了味。”。

“去年,我在不同商店加購了鞋子、大衣、羽絨服等,並算好了在使用購物津貼、可疊加優惠券、店鋪紅包及滿減券後,大概需要支付1600餘元。但是十一號零點一過,付錢時發現需付近1800元,100元的滿減券不能用,第二張50元的購物津貼也不能使用,太坑了。”石女士介紹,她購買的幾件服裝在不同的活動裡,加入購物車後被生成了不同的訂單,一直不能湊夠所需要的滿減金額,“為了能夠滿減,又不得不想方設法的‘湊單’,買一些自己並不需要的東西,實際上並沒有省錢。”。

“購物津貼必須實付金額滿400元才能用,當時沒注意,以為訂單金額滿400元就可以用,結果付款時兩個單都是訂單金額滿了400元,但在店鋪優惠後實付金額380元。這樣看來購物津貼對我一點用也沒有,想使用津貼不僅要湊單,還得會對商品進行排列組合。”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每年雙十一都是一次奧數比賽,想買的東西沒看好,得先做上幾天算術題,她更懷念以前半價優惠的“雙十一”打折方式。

預售“套路”陷阱多

理性購物,避免衝動消費

“明天就是‘雙十一’了,我已經陸續加購了不少商品。”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為了搶到自己心儀的商品,他已經提前預付了近300元的定金。

記者打開淘寶、天貓等知名電商平臺發現,許多商品都參加了預售活動,要交付的定金也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對於部分特定商品,只需要付部分定金,就能享受11月11日當天的特別優惠折扣,引發了不少網名的衝動消費。記者瞭解到,定金雖少,想退卻不容易,由於此類預售商品往往設有規則限制,一些消費者在支付前沒有關注預售規則,很容易引發不必要的糾紛。

“今年‘雙十一’打算訂一份全年雜誌,而且支付定金後即可獲贈三期雜誌和精品玩具,於是就支付了30元定金,在下單不久後,我又想退訂,但客服人員表示,付過的定金一概不予退換,就算是支付尾款後退款,定金也不能退還。”薛女士表示,當時確實是衝動消費,自己多次與客服溝通無果後,只能當是買個教訓。

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去年“雙十一”,他在網上看中了一套原價1599元洗手檯組合櫃,在支付70元的定金後,即可享受1399元的優惠價。另外,前五十名付款還能再減50元,“雙十一”零點一到,他就立刻支付了1279元的尾款。“沒想到半個多月以後,這套洗手檯組合櫃的價格又變為1359元,忙活了半天,我只是省了10塊錢。”

價格明降暗升、預售方式“燒腦”、預售定金不能退、郵寄地址不能更改……成了每年“雙十一”特定的預售“套路”。對此,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雙十一”期間,消費者應理性對待促銷,避免衝動消費;瞭解活動規則,避免消費糾紛;留好交易憑證,及時有效維權。

滿減、搶購、預售陷阱多“雙十一”你真的省錢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