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難助己,無人“拯救”孫宇晨

“助人”難助己,無人“拯救”孫宇晨

吹了一股子政策的暖風,低調的孫宇晨突然變得很忙,忙著對羅永浩和王思聰噓寒問暖,口頭上施以援助。

11月3日,老羅被法院限制消費的消息傳來,互聯網似乎一下子又熱鬧起來,而這種熱鬧也傳染到幣圈。前腳孫宇晨剛轉發了老羅的自白,並稱“願以100萬人民幣一年聘請羅永浩擔任其公司的創業精神代言人”,後腳徐坤又向羅永浩拋出了橄欖枝。緊接著又來了一個張漾斌。

幣圈為老羅的前途操碎了心,奈何老羅“不解風情”,委婉地結束了這場千金一擲的戲碼。但是孫宇晨“助人為樂”之心未泯。

老羅之後,網傳王思聰被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瞬間上了微博熱搜第一,當時人民法院還沒有出來闢謠,孫宇晨一馬當先,稱要替其還債,似乎全然忘記了幾個月前王思聰罵其傻逼的事。

孫宇晨“慷慨”的底氣來自波場幣的逆風翻盤,不過在這個關鍵時期,圍剿幣圈空氣幣的論調甚囂塵上,如果一個不小心被波及,不知到時會不會有人來拯救“風頭出盡”的他呢?

槍打出頭鳥

論熱點營銷、博取眼球,幣圈無人能及孫宇晨。一個“90後馬雲門徒”的標籤和魔幻主義的暴富故事讓其迅速在幣圈走紅,一場跌宕起伏、被安排地明明白白的巴菲特飯局,令其在全球幣圈人士面前露臉,如今蹭著老羅和王思聰的輿論熱點,他似乎又在高調宣佈自己和波場仍然活的很好。

可與幣圈其他大佬保持低調的態度相比,這倒顯得孫宇晨尤為格格不入。

近來,幣安趙長鵬自顧自地導演著支持支付寶、微信充值的戲碼,吳忌寒則被比特大陸爭權奪利的內鬥搞得焦頭爛額,李笑來算是明白人之一,只說了句“不要瞎興奮,國家支持的是技術,不是幣”。唯獨孫宇晨,“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的消息一出,他便立馬自詡為踐行國家戰略佈局先驅,開始公然講家國情懷了。

10月28日,波場幣成為全球第十大虛擬貨幣,他在微博寫道:“這是一支勇於拼搏的國人團隊,他們團結奮進,在世界區塊鏈舞臺展現著華人價值,他們樂觀向上,在區塊鏈寒冬保留國產公鏈第一火種,他們堅信,從中國出發,走向世界!”

明明身在幣圈,卻要打著區塊鏈的幌子“為國奮鬥”,孫宇晨真乃偷換概念的神人也。不過,對方領不領情就是另一回事了。

波場一直定位於區塊鏈行業的公鏈,而底層公鏈是區塊鏈世界的基礎設施,一旦我國開始正式搞區塊鏈建設,越是基礎的越應該被國家把控,正如王欣的建議,“不要搞與幣有關的公鏈,這是國家要做的事”。所以,建立在公鏈基礎上的波場幣無疑頭頂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更關鍵的是,波場Dapp應用過度側重於競猜,稍有風吹草動,可能就會踩到政策紅線。

據Dapp數據SpiderStore網站統計,波場所有Dapp應用中,72.89%是競猜類,而其中最活躍的前三十個應用裡有24個競猜類,比例達到80%。其實所謂的競猜很大程度上指向博彩,縱觀這兩年國家對博彩類遊戲和公司的態度,波場的境遇並不樂觀。而這個時候,孫宇晨的活躍只會吸引更多的目光。

尤其是如果正規軍入場的第一件事真的是“剿匪”肅清,那一個完完全全由幣圈瘋魔催生出的、靠著營銷上位的典型“暴發戶”,可能是一個相當顯眼的靶子。

孫宇晨沒有朋友

當孫宇晨以一場鬧劇的形式結束了巴菲特午餐,外界對其中的原因議論紛紛,有消息說他被邊控、被立案調查,也有人稱“可能他覺得吃飯不如不吃來得轟動,乾脆不吃了”,還有一個理由更令人忍俊不禁,就是被邀請的陪同人打了臉、沒胃口吃了。

早在午餐前一個月,孫宇晨就放出話,邀請吳忌寒、趙長鵬、李林,以及V神和萊特幣創始人Charlie Lee ,共赴巴菲特午宴。可緊接著,李林回應,將“委派火幣高管代表我參加”,而趙長鵬的理由更是沒譜:太遠了,至於其餘幾個甚至連個迴音也沒有。當時外界也很好奇,孫宇晨和V神曾經鬧得不可開交,他是如何以為V神會赴一個被自己稱為騙子的人的飯局。

“助人”難助己,無人“拯救”孫宇晨

巴菲特午餐是孫宇晨一個人的獨角戲,但也側面反映出他的人緣真是少見的不好,尤其是圍繞這次營銷事件,“反孫派”和“挺孫派”對立,王小川、朱嘯虎、李論、何小鵬等人言語鋒利、炮火連連,而李林、趙長鵬、王峰等幣圈人士更像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甚至還攛掇著來場公開的大辯論,只有一個陳偉星,尚且保持著對孫宇晨的讚譽。

說到底都是割韭菜,你割得多了,我就賺少了,幣圈哪來的真朋友?

高調張揚、過度營銷的孫宇晨,在幣圈基本上算是個“孤家寡人”,而鏈圈的一些區塊鏈創業者又極度鄙視他,認為他的存在給行業抹黑,造成了劣幣驅逐良幣。但或許更要命的是,他一張嘴得罪了半個互聯網圈,對於一個以前自居90後互聯網創業者的人來講,這幾乎等同於自斷退路。

且先看巴菲特營銷事件的“反孫派”,王小川、何小鵬是已經功成名就的互聯網創業者,他們及他們背後的人脈代表著整個互聯網最具話語權的一部分人,而朱嘯虎一定程度上代表看人多於看項目的投資方,三言財經、億歐網等創始人則意味著互聯網媒體。

換句話說,孫宇晨的一場營銷,引得互聯網經濟的三個關鍵角色站在同一條戰線上懟他,這似乎已經註定了這場營銷會翻車。

事實也是如此,如果說此前孫宇晨身上還披著從小鎮青年到億萬贏家的逆轉光環,如今輿論倒像是對其人人喊打了,而且再往長遠了想,除非波場幣能永遠活在幣圈,不然有朝一日他不得已重新踏上互聯網創業之路,這段黑歷史估計要令不少投資人和合作者避而遠之。當然,有爭議就有流量,可空有流量到最後依然會很慘。

鏈圈“打敗”幣圈

儘管整個鏈圈創業者和互聯網媒體都在試圖向輿論傳達,區塊鏈應該與虛擬貨幣區分開來,但事實證明這似乎很難。

自區塊鏈被公開認可後,首先狂歡起來的不是鏈圈,而恰恰是幣圈。在美股上市的區塊鏈概念股迅雷,一夜之間暴漲107%,比特幣則在短短12個小時內暴漲40%,價格突破1萬美元大關,孫宇晨的波場幣也一掃陰霾,短短五天時間內,暴漲接近100%。仔細看一下曾經沉寂了幾個月的區塊鏈微信群,也可以發現他們又開始大張旗鼓地活躍起來。

金色財經創始人杜均稱,10月25日是區塊鏈圈子裡的春節,不過真正把氣氛從行業推向全民高潮的,還要歸功於隨後開動的“造富機器”。我們不得不承認確實如此,如果沒有波場幣的高漲,孫宇晨哪來的勇氣叫板老羅、王思聰。

但換個角度想,目前無法和炒幣割裂的區塊鏈,要想真正上升為國家的核心技術,對幣圈採用強制手段也就成了必要,甚至也不排除對個人發幣“一刀切”的可能,而這點從當下最受認可的“剿匪”論已經可以看出民心所向:“正規軍”進山第一件事就是要先“剿匪”。

“助人”難助己,無人“拯救”孫宇晨

當然,幣圈之所以能沾區塊鏈政策支持的光,原因在於目前區塊鏈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確實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不然相關公司早就成為投資者的香餑餑了,哪能輪得著發幣的狂歡。

但與此前不同的是,藉著政策的東風,互聯網科技巨頭的入場顯然對幣圈和鏈圈關注度失衡的局面有所影響。

截至今年10月,國家網信辦公佈了2批(第一批197個、第二批309個)共506個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項目,據中證報初步梳理,溯源、確權、防偽、供應鏈金融等方面的應用服務比較多。而在這些區塊鏈應用項目提供主體中,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360等互聯網公司覆蓋多個項目,中國平安、萬向控股、恆生電子、浪潮信息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金融、能源、物流等應用領域也有佈局。

或許未來將如業內人所期盼的那樣,“我們國家要做我們自己的數字貨幣,這是金融行業裡的大銀行和少數科技巨頭做的事,少數真正有區塊鏈解決方案的技術領先的小型初創公司有機會以局部技術解決方案的方式來參與”。

屆時,炒幣催生出的經濟泡沫消失,發幣者也就自然而然喪失了存在感。至於孫宇晨,他會成為區塊鏈蠻荒時代的印記,可如果沒有新的轉機,未來也終將失去屬於他自己的舞臺。

不混幣圈的孫宇晨,恐怕窮得只剩錢了。

錦鯉財經,深度有趣好運氣。本文為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