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淘集集暴雷,看社交電商企業抗風險能力有多低?

從淘集集暴雷,看社交電商企業抗風險能力有多低?

淘集集的暴雷,社交電商創業熱潮遇冷,揭露了社交電商行業存在嚴重的問題。

傳統電商流量紅利殆盡,社交電商借助社交網絡實現低成本引流,互聯網為電商和在線社交的發展和普及提供了支持,社交與電商的結合,使得購物信息可以通過社交渠道滲透到生活中,當購物資訊在社交中頻繁出現,引起口碑傳播,也就能激發後續的購物行為。

在此條件下,出現了眾多社交電商平臺,如拼多多、雲集、小紅書、淘集集等,而拼多多的成功,使得社交電商這塊蛋糕誰都想來分一塊,這個行業內的競爭也越發激烈。然而淘集集的突然暴雷,社交電商創業熱潮遇冷,也揭露了社交電商行業存在嚴重的問題。

用戶增幅迅速 卻是虧損加劇

淘集集是上海歡獸實業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個社交電商平臺,於2018年8月上線,憑藉低價主打下沉市場,希望儘快佔據三四線城市的人口紅利。據公開資料顯示,在淘集集出事前,用戶規模已達1.3億,僅用一年時間,就達到如此數額的用戶量。

淘集集APP的首頁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一些“瘋狂補貼”“一元拼團”“虧本上新”之類的文字,用比拼多多更低價的模式面向大眾,還要求商戶壓縮商品利潤,促進銷售量的增長,吸引自然流量。

從淘集集暴雷,看社交電商企業抗風險能力有多低?

如今眾多社交電商活用裂變營銷,淘集集也不例外,借鑑拼多多的拼團砍價功能,要分享給好友來幫自己砍價,好友為了瓜分現金紅包開始註冊購買,甚至淘集集有一個“一元集市”,必須兩小時內為平臺拉來新用戶才能完成購買,“賺賺”功能也充分將裂變發揮到極致,通過拉人頭獲得佣金,並在之後他們消費後都可以賺到賞金。但是這些給用戶帶來利潤的“紅包”和“佣金”又來自哪裡呢?剛上線的淘集集主打低價優勢,並不能給平臺帶來很大利潤,還要花費一大筆資金在吸引用戶上。

據《財經》雜誌報道,今年至今,淘集集已經虧損近12億元,上半年淨虧六個億,淨資產負6億元,目前每月虧損超2億元。在淘集集創始人張正平發給商家的致歉信中寫到淘集集目前超過1.3億註冊用戶,獲客成本高,虧損主要集中於此。淘集集的嚴重虧損,反映社交電商燒錢圈地的模式即使在短期內獲得很大規模的用戶量,沒有合理經營,也只能是曇花一現的虛假繁榮。淘集集僅靠燒錢,運營模式在大量的社交電商紛紛上線的時代,並沒有獨特的優勢,也只能得到如今的結果。

淘集集的低價戰略雖然使註冊用戶量巨幅增長,但是低價條件下帶來的產品質量無法保證的問題讓眾多消費者失望。有不少消費者投訴淘集集的圖片與實物嚴重不符,收到的商品質量太差,虛假髮貨,頻頻寄錯地址客服卻不解決問題,退貨後沒收到退款。淘集集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也反映社交電商不能一味的靠低價吸引用戶,重要的是後續如何留住用戶,低價卻不注意品控,也只會讓吸引來的用戶失望離去。

筆者認為,“下沉”市場和砍價拉人頭的營銷方式為是淘集集用戶迅速增長的重要原因。但是這種砍價需要經常“騷擾”好友的模式也會引起很多人的反感,僅用低價吸引用戶,用戶粘性不高,更多的是衝動消費,期待值不高,對產品甚至平臺也會產生比較負面的印象。即便擁有1.3億的用戶量,但是真正經常在淘集集消費的用戶又能有多少呢?

坑慘供應商 霸王協議無人接盤

在淘集集官微下有不少商家投訴淘集集拖欠款項,也有商家在黑貓投訴平臺投訴淘集集申請的退店申請通過了,但是退店保證金遲遲未到賬,10月12日,大批供應商堵在淘集集總部樓下要欠款。

正如淘集集創始人張正平在道歉信中所說,過多的時間花在了融資身上,但是在6月初只拿到口頭OFFER,卻沒有什麼後續,讓淘集集延誤了最黃金的自救期,最後融資失利、資金鍊斷裂,淘集集拿用戶付款和商家貨款,動用商戶資金用來拉新用戶,引入商家入駐,燒錢換得用戶增長,最後欠下眾多商家債款無法償還,出現20億的資金缺口。

在商戶集體維權後,淘集集迫於壓力拿出了一份《債務重組協議》

從淘集集暴雷,看社交電商企業抗風險能力有多低?

其中第一條是甲方應當在收到某大型集團公司支付的收購價款後一個月向乙方償付債務金額的20%,第二條中寫到剩餘債務延期至當甲方與某大型集團公司重組後的目標公司估值達到20億美元或上市時再支付剩餘的80%債務,也就是說商家要等到有公司接盤後上市或者估值達到20億之後才能拿到全部的款項,但是協議裡並沒有說明由哪家公司會收購,也沒說什麼時候重組成功甚至估值到20億美元,沒有給商家明確的消息,這份協議也只是一張空頭支票,商家追回債務也似乎遙遙無期。

筆者認為,從淘集集道歉信看出,淘集集的暴雷表面上是新的融資沒有到位,其實也是獲客成本太高,花了過多時間在融資上並且選擇繼續虧損獲取用戶,甚至挪用商戶資金,過度在意吸引用戶,過度重視融資,才在融資失利後走向暴雷。

淘集集沒有找到符合自己的盈利模式,為了獲取用戶持續虧損,在融資失利後走向暴雷,給社交電商行業敲響了警鐘。在眾多社交電商紛紛上線後,只靠獲取用戶流量而不考慮後續經營想要在這個行業出頭實屬不易,沒有其他優勢的情況下只能靠融資,融資失利便很可能如淘集集一樣走向暴雷。

淘集集的暴雷,反映了社交電商的抗風險能力低,揭露了社交電商盈利困難,獲客成本高,用戶留存率低的問題,僅靠燒錢拉新用戶並不是出路,社交電商應該開發適合自己的獨特的模式,提高自我造血能力,而不是隻靠資本驅動,重複別人的路,僅靠一些微薄利益難以留存用戶長久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