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草龜)人工如何養殖

烏龜也稱草龜,是水陸兩棲的爬行動物,養殖技術成熟,市場需求穩定,經濟效益好,養殖有前途。一、烏龜的生物學特性

  

烏龜(草龜)人工如何養殖

(一)烏龜的生活習性

  烏龜屬半水棲、半陸棲性爬行動物。主要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池塘及其它水域。白天多陷居水中,夏日炎熱時,便成群地尋找蔭涼處。性情溫和,相互間無咬鬥。遇到敵害或受驚嚇時,便把頭、四肢和尾縮入殼內。烏龜是雜食性動物,以動物性的昆蟲、蠕蟲、小魚、蝦、螺、蚌、植物性的嫩葉、浮萍、瓜皮、麥粒、稻穀、雜草種子等為食。耐飢餓能力強,數月不食也不致餓死。烏龜為變溫動物。水溫降到10℃以下時,即靜臥水底淤泥或有覆蓋物的鬆土中冬眠。冬眠期一般從1月到次年4月初,當水溫上升到15℃時,出穴活動,水溫18℃~20℃開始攝食。

  (二)烏龜的年齡與生長

  烏龜壽命究竟有多長,目前尚無定論,一般講能活100年,據有關考證也有300年以上的。烏龜的生長較為緩慢,在常規條件下,雌龜生長速度為:一齡龜體重多在15克左右,二齡龜50克,三齡龜100克,四齡龜200克,五齡龜250~350克,六齡龜400克左右。雄龜生長慢,性成熟最大個體一般為250克以下。

  (三)烏龜的繁殖習性

  1、雌雄鑑別:

  烏龜的雌雄區別

  特點 個體大小 軀幹部 龜殼顏色 背甲紋路 龜 尾  體 味

  雄龜 小    長、薄 黑色或暗  不明顯  尾柄細長 特殊臭味

  雌龜 大    短、厚 棕黃色   明顯   尾柄粗短 無異味

  2、性成熟年齡:自然條件下5齡以上的烏龜性腺開始成熟,7齡成熟良好。從體重看,一般雄龜150克,雌龜250克性開始成熟。

  3、交配受精:每年的4~5月,當月亮剛上樹梢時,在塘埂湖邊,便可見到烏龜在相互追逐。有時一隻雌龜後面跟著1~3只雄龜。起初,雌龜不理睬,隨著時間的推移,力大、靈活的雄龜便騰起前身撲到雌龜背上,用前肢抓住雌龜背部兩側,後肢立地進行交配。如在水中,則雌、雄龜上下翻滾,完成交配。

  4、產卵期:熱帶地區烏龜可全年產卵,我國長江流域一般4月底開始產卵至8月底,5~7月為產卵高峰期。一年中雌龜可產卵3~4次(窩),每次間隔10~30天,每次產卵5~10個。水溫、氣溫27℃~31℃最佳,超過35℃,則停止產卵。

  5、產卵習性:烏龜的產卵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選擇穴拉。到處爬行,以選擇土質疏鬆有利於預防敵害的樹根旁或雜草中。土壤的含水量約為5%~20%。第二階段挖穴。卵穴口徑約3~4釐米,穴身稍有傾斜,深約8~9釐米。第三階段產卵。把卵產在穴中,每產完一個卵,即用後肢在穴內排好。每間隔2~5分鐘產一個,產完一批卵需要30分鐘左右。第四階段蓋穴。用兩後肢輪番作業,把穴外的泥土一點一點地扒往穴內,且每放一次土,就用後肢壓一下。把土蓋滿卵穴時,再用整個身體後半部腹板用力壓實。整個生殖過程約需8小時,其打穴、產卵、蓋穴時間比例約為6∶1∶3。

  6、胚胎髮育:卵產下約30小時,殼上方有一白點,即為受精卵。產後30天,受精卵變成淺紫紅色,70天后,卵殼變黑。整個孵化需80~90天稚龜才能出殼。

  二、人工繁殖技術

  (一)親龜的選擇與放養

  親龜應體質優良,外形正常、活潑健壯,體膚完整無傷。雌親龜宜500g以上,雄龜150-250g,如市場收購的龜作親龜,宜在夏秋季節進行。雌、雄比2.5-3∶1。親龜的放養密度不宜太大,每畝控制在500kg以內。

  (二)親龜的培育

  要使親龜性成熟早、年產卵次數多、卵數量多、卵質量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飼料條件。小魚蝦、泥鰍、蚯蚓、螺螄、河蚌、家畜家禽的內臟、蠶蛹、豆餅、麥麩、玉米粉等,這些都是烏龜愛吃的食物。動、植物性的飼料的比例為7∶3。在天然飼料缺少的地區可喂人工配合飼料。產卵前、產卵期間要多投蛋白質含量高、維生素豐富、脂肪含量低的飼料。開春後,水溫上升到16℃-18℃時,開始投餌誘食,每隔3天用新鮮的優質料,促使親龜早吃食。水溫達20℃以上時,每天投餵1次,鮮餌料投餵烏龜體重的5%-10%,商品配合飼料投餵體重的1%-3%。龜池水質要求肥、爽,保持中等肥度,水色最好呈茶褐色,透明度25-30cm,經常注入新水,保持龜池的清潔衛生,並要定期進行藥物消毒。

  (三)龜卵的收集

  在整個生殖季節,應每天檢查產卵場,檢查時間以太陽剛出、露水未乾時為宜。如發現親龜已產卵,要將洞口用泥或其它東西蓋好,不要隨意翻動或搬運卵粒,待產出後30-48小時,其胚胎已固定,動物極(白色)和植物極(黃色)分界明顯,動物極一端出現圓形小白點,此時方可採卵。每一天產的卵用不同顏色的竹片做好標誌,以便採卵時分別。

  採卵時用桶、盆、箱收卵都行,一般先底鋪一層2cm厚的細泥沙,沙上放一層卵,卵上再蓋沙,如此反覆可放4-5層。

  收卵時,根據標誌依次將洞口泥撥開,把卵取出。並剔除未受精卵、受精不良卵、畸形卵、殼上有黑斑的卵及殼破裂卵。收卵完畢,應整理好產卵場,天旱時適量噴些水,便於龜再次產卵。

  (四)龜卵的人工孵化。

  1、常見的孵化設備有以下幾種:一是室外孵化池,二是室外孵化場,三是室內孵化池,四是其它,如地溝孵化池、木製孵化箱、改進的恆溫器作孵化器等。總之龜卵的孵化設備,基本同甲魚卵的孵化設備差不多,能孵化甲魚卵的設備就能孵化龜卵。

  2、龜卵孵化用砂有兩種:一是甲魚卵孵化用的石砂,二是泥土曬乾搗碎拌河沙,經比較後者較好。卵的排列:自下而上依次鋪放粗卵石(卵徑0.5-1釐米)、粗砂(砂徑2-3毫米)、中砂各3-5釐米。再放受精卵2-3層,卵的白點(動物極)向上為好,卵與卵相距1釐米左右,上下層之間呈“品”字型鋪放。卵上再依次鋪放5釐米中砂和1-2釐米厚的細砂,細砂主要用於保持溼度,防止水份過快蒸發。

  3、龜卵的孵化主要掌握三個條件:溫度。最適為28℃-31℃,不得高於34℃,不得低於26℃。溼度。最適為80%-82%,砂子含水量最適為7%-8%,不得低於5.3%,不得高於25.0%,孵化期間,應每天定期檢查沙子的溼度。檢查時,可用手輕輕扒開沙子,觀察含水沙層離表面的深度。如果直到靠近卵才出現溼潤沙層,則用噴霧器在沙子表面噴水,使細沙層(5-6cm厚)略帶溼潤即可,切不可在高溫下大量灑水。一般2-3天灑水1次。通氣。孵化期間,應防止表層板結而使卵不通氣而悶死。

  4、龜卵孵化臨近出苗時,用小耙疏鬆表層沙土,以利稚龜出殼。出殼的稚龜有趨水習性,這時要在孵化池的一端安置一個盛有半盆水的臉盆,便於稚龜爬入盆中。剛出殼的稚龜重3-7g,背部帶土黃色,粗看似古代銅錢。待稚龜臍孔封閉、卵黃吸完後可放入稚龜池飼養。

  三、養殖技術

  烏龜是變溫動物,對環境溫度要求嚴格,技術要求強度高。所以烏龜越冬是一難關。

  (一)稚龜飼養

  1、稚龜暫養

  剛從龜卵中孵出至當年冬天的龜叫稚龜。稚龜從龜卵中孵出後,體質脆弱,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差,不宜直接放入池中,可先讓其在細沙上自由活動,待其臍帶幹脫後,再將其放入室內器皿中暫養。頭1-2天的稚龜因共卵黃尚未被吸收盡,不需攝取外界營養。兩天後開始投餵水蚤、蚯蚓、熟蛋黃,一日投餵數次、每次以吃飽和下次投餵無剩為度,稍後投餵絞碎的魚蝦肉並摻少量的米飯、麥粉等混合餌料。每天換水2-3次,保持容器內水體清潔。

  2、稚龜飼養

  室內暫養一週後,就可轉入稚龜池飼養。稚龜入池前要用40ppm的高錳酸鉀溶液或2-3%的鹽水浸泡消毒10-15分鐘。放養密度以40-50只/ m2為宜。餌料要求精、細、軟、鮮,以動物性的錢、蝦、螺、蚌畜禽內臟等餌料為主,輔以植物性的瓜類、穀物等餌料。在投餌方法上應做到“四定”,使其養成定時、定點攝食習慣。

  3、稚龜越冬

  由於當年稚龜個體小,一般只有10克左右,體內貯存物質少,在較長的越冬期間體能消耗多,如管理不當,越冬死亡率很高。當室外水溫降至12℃時,,需將稚龜從室外轉入室內池越冬。室內池預先要放入泥沙,並用清水或自來水將沙沖洗乾淨。稚龜潛入泥沙後,池上需加網罩,以防敵害侵襲。泥沙要保持一定溼度,要求捏能成團但又不積水。當泥沙過分乾燥時要灑水溼潤,水的溫差不超過士2℃。室內越冬池溫度,要保持0℃以上,防止池水冰凍,稚龜有機體達到冰點會出現死亡。氣溫過低時。可在池上加蓋稻草簾。稚龜越冬時不餵食,一般密度為100-150只/m2。

  (二)幼龜越冬

  稚龜越冬後,翌年即2齡以上,性腺尚未成熟的龜稱幼龜。幼龜抗低溫能力也不強。如留在室外自然池中越冬,密度不宜過大, 20-30只/ m2。水深1m以上。池底放10-20cm厚的淤泥,池上搭防寒架,架上放塑料薄膜,留1-2個通氣管,薄膜上蓋草簾就可越冬。

  如在室內水泥越冬,越冬方法和稚龜相同。具體方法:在避風向陽地方,挖50-60cm深的土池,大小視幼龜數量因地制宜。池口用木棍或木板搭好,為防凍土,再用草簾鋪蓋,用泥堆實。四周挖好排水溝。池口向陽處留2-3個通氣孔,就可使幼龜安度寒冬。

  (三)親龜越冬

  1、為使產卵後的親龜體質能均衡地恢復,越冬前加大投餵一些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高的飼料。鮮活動物性飼料和配合蘭飼料等同步投放。在飼料中,適量添加賴氨酸、蛋氨酸、多維等,使越冬親龜體內貯存一定量的營養物質。為達到無病早防目的,可在每50kg餌料中加一些紅藍花、菊花、甘草、板藍根等中草藥各20-30g煎汁拌餌投餵。

  2、越冬池應選擇避風向陽安靜的地方。池底要有20cm厚的淤泥,讓龜潛入淤泥中越冬。為使龜冬眠甦醒後有良好的水體環境,越冬前,對飼養池水消毒,用生石灰100-200g/m2,8天后換清水備用。

  3、越冬前,對親龜嚴格挑選、檢查。要求親龜體色正常,體質健壯。鉤釣、叉捉、電捕、體表傷殘,爬行遲緩的龜,應單放,不能入池越冬。

  4、霜降後小雪前,在飼養池中投放池面積的1/3的水草,草不宜過多,過多影響光照。飼養池四角應用作物秸稈搭臨時性擋風牆,以防寒流突然襲擊。

  (四)成龜養殖

  成龜的養殖方式有四種:一是加溫養殖,加溫時間為自然養殖的越冬階段。二是塑料棚保溫養殖,其特點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可延長兩個月養殖時間。三是常溫露天土池養殖,分為單養和魚龜混養兩種,四是庭院養龜,一般選擇房前屋後、有水源、陽光充足,溫暖安靜的空閒土地開池或已有的水面進行養龜。下面重點介紹魚龜混養的養殖模式。

  1、放養前的準備:

  進行龜池的修整與消毒,包括清塘、消毒,檢查防逃牆,進出水管,並進行修整等。清塘藥物以生石灰最好,但在鹽鹼地魚池宜用漂白粉。同時在龜种放養前應對幼龜用40ppm的高錳酸鉀溶液或2-3%的鹽水浸泡消毒10-15分鐘的消毒。

  2、龜种放養:

  放養時間:池塘經清整消毒,並等毒性消失後,便可放養龜、魚。一般在開春後,當水溫穩定在15℃以上時,放養龜種,而魚的放養時間可在春節前進行。

  放養密度:放養體重50-100克/只的幼龜500-800只,套養春片鰱魚300尾,鱅魚80尾,草魚120尾,鯉鯽魚40尾。

  3、飼養管理

  (1)飼料投餵

  飼料種類:龜的動物性天然飼料有螺、蚌、魚、蚯蚓、小蝦、禽畜加工副產品等,以及蛋白質含量為40%的人工配合飼料。天然飼料和加工副產品飼料,飼料係數一般為8-15,而人工配合飼料為2.0左右。在實際應用中,每一份(乾重)人工配合飼料,加1%~2%的蔬菜,加3.5份~4份(溼重)的鮮魚肉或禽、畜下腳料等,充分混合,製成團狀。按上、下午各1次,定點投餵。

  投飼方法:飼料的增減一般根據以下原則:隨龜的體重逐步增加而增加投飼量;當水溫穩定在30℃和晴天時應適當增加投飼量;陰雨天則酌情減少等;如遇到陰雨連綿,最好在飼料臺上方搭遮雨棚,以保證龜的正常攝食和飼料的投餵。生長期旺盛的6、7、8月份,儘可能投餵活鮮飼料,以保持營養上的均衡。當水溫降到18℃以下時,應停止投飼。投餵的餌料應新鮮適口,動物性餌料的日投量約為龜種總重量的5-8%,配合飼料一般在2%左右。一般每天投餵1-2次,即在高溫季節每天 上午9-10點、下午4-5點各投一次;在低溫季節或非攝食旺季時,可每天上午10點左右投一次。

  (2)水質管理

  成龜的高密度集約化養殖,水體小,自淨能力差,故對水質的調控要特別注意。常規條件的魚龜混養或單養,一般池塘較大,水較深,水生態系中的生物多樣化程度較高,水的自淨能力較強,水質容易控制。在高溫季節,一般情況下,在水質過肥和黎明時容易缺氧,應及時注入新水或開動增氧機增氧。每隔10-15天加施生石灰(10-15mg/L)或漂白粉1-2ppm。成龜池水位,應保護1m左右,並視天氣好壞而增減。過深,龜上下呼吸運動中消耗體力太大;過淺,水質多變不穩定,池的四周要留有較多的陸地供龜曬背休息。

  (3)堅持巡塘,預防病害

  龜魚混養池要做好 巡查工作,做到 早、中、晚三次巡塘,觀察龜、魚的攝食情況,檢查防逃設施是否完善,檢查龜、魚的生長情況,並注意水質變化。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加以解決。對餌料臺要經常清掃、消毒,每天清除殘餌,發現龜、魚有病時,應及時檢查診斷,對症下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